试谈东亚地区合作机制与领导权模式

2017-06-21 19:13孙一博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利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东亚地区的合作机制与领导权模式:东盟小国集团领导模式,多样的无领导模式,日本领导模式,中国领导模式,中国领导模式。分析了各种领导模式的利弊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日混合领导模式,同时不能忽视美国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认为这一模式在目前比较适用东亚地区。这一观点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但也不失为一家之言,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利益;领导模式;东亚一体化

目前学术界议论的东亚一体化领导模式多为以下几种观点:东盟小国集团领导模式、多样的无领导模式、日本领导模式、中国领导模式、中日合作领导模式。对于这几种模式有一家独大的,这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北美自由贸易区应该属于这种,这种形势很好,表面上很容易就问题与计划达成一致,但在实际当中却容易引发弱势小国的不满,最终也会影响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在过去类似中国的朝贡体系,前提是你必须一直保持强大。还有一种属于合作领导模式,比如东盟。它们没有绝对的领导,一般的问题都是以一种协商的方式或者少数服从多数达成,对于这种模式照顾到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可是就一些关键性因素又很难达成一致,看上去十分松散。再有一种属于双重领导,大国一致,这一模式有点类似联合国和欧盟,但又不是绝对的一样。这种模式领导国家为不止一个,它们之间相互协调一致,利益让渡共享,其他国家在它们的领导下服从,这就要求领导国家们的公正和诚信。这在一定情况类似现在欧洲大陆的法德模式,自从英国退出欧盟以后,这一模式更加明显,不过至于稳定性,理论上应该比英国在的时候更好,至于实际就得走一步看一步了,毕竟在实践中人的主观预测还是经常性失误的。下面主要介绍东亚可能出现的五种模式。

一、东盟小国集团领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东盟十国为主要领导核心,用东盟集体所形成的组织力量带动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通过东盟以及各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外以东盟为代表的组织形式。其中优势在于东盟主动推动东亚一体化建设、小国平衡、弥补美中日韩的分歧。但是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它对待问题只管不理,缺乏行动力。域内外大国对领导权的争夺和幕后谋划。十个国家都一致对外这毕竟只是理想。没有领导广大东亚的绝对政治经济势力,且自身经济增长能力对大国依附性极大。

二、多样的无领导模式

这是一种不同于现今状态的无领导,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自助合作模式,更加强调的是各参与国的主观动能与意志。区域各国互敬互让,对外交流更加灵活自主。这一模式要求各国有较高的合作精神,互信互利是基本前提。如今的东亚各国合作有点类似这种,多数为自发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动寻找合作伙伴。东盟内各国合作、东盟10+3、10+1乃至10+7都是这种为利益自发联合,没有绝对的领导组织。除此之外东盟各国也同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南美等产生合作,这都属于这种无领导多元自发合作。但这种合作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一旦出现问题,没有解决的途径,只能在双边多边贸易中自发解决。对各个国家的道义要求很高。

三、日本领导模式

日本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在东亚地区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日本通过贸易与对外援助等形式积极参与东亚事务,与东亚地区有广泛的金融和货币业务往来。2009年的“东亚共同体”理念更是表明了日本的区域大国雄心。而且,2012年美国的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更可以说对于日本是如虎添翼,日本可以说是最适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代理人。然而,日本在东亚一体化领导权的地位争夺上仍然举步维艰。

首先,美国的亚太政策的确是其全球霸权的重要一步,可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赶超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历历在目,美国不可能为了日本的亚洲利益而扶植出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美国的确需要代理人,因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东亚绝不是它的绝对利益所在,只是它怕失去这个地区的利益,在这个地区出现一个比它更强大的对手让它猝不及防。所以从表面上看它通过对美日同盟、《日美安保条约》的重新解读进一步突出美日关系,让亚洲的其他国家知道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日本再有实力也需要美国老大哥的照顾。

再有一个原因笔者认为就是对待历史的不反思态度,这对于二战中受到日本侵略的东南亚国家以及为中韩等国家伤害极大。欧盟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法德和解,可日本对于它所伤害最大的中国、韩国等國,到现在也没有给出一个认真的道歉,这样的国家怎么去领导东亚。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大国地位与作用,宜以深刻反省那段历史、求得亚洲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前提。”再有,日本天然就不是一个大国,仅有一个民族的国家自古就没有成为一个大国的包容性。狭隘的民族主义、岛国文化,面对东亚这个面积广阔的地区是没有可能成为领导的。

因此,无论从地缘角度、民族文化角度还是从现实意义上日本缺乏成为一个真正领导国家的必备素质,当然如果它们自己能够认清形势,正确对待历史,继续以这种创新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热情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为,在东亚这片广大的地域上它们还有自己的发展前途的,只是不是领导。

四、中国领导模式

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大国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在这里有着最大的地理面积、最多的人口规模而且也是这一区域的最大经济体,优势地位明显。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也是政治大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而且,中华文化对东亚区域自古以来影响广泛,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传承深远。

中国经历过近代的百年磨难,新中国成立后奋起直追。在对外关系上更强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之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东亚地区积极履行自身义务,热情的参与到东亚的一体化建设之中,并且与东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取得了一系列值得称赞的成就。

然而,与此同时的“中国威胁论”也相伴而生。许多东亚区域国家,当然也包括一些域外大国害怕中国的崛起,害怕中国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因此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和抵触。中国的确具备一定的领导优势,但霸权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经历过对外抗争的苦难,也就更明白独立自主的涵义。现阶段中国的主要工作重心仍然是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国民的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得更幸福。中国单独领导东亚的模式并不符合实际情形。

五、中日合作领导模式

所谓中日合作领导模式就是把东亚共同体的组织领导权力交给中国和日本,其他国家积极参与。这两个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强大,联合发挥作用符合东亚地区实际当然,相互弥补与牵制,谨防一家独大。当然,这些优势都是在能够形成合作模式的情况下提出的。中日之间要想真正去合作而不是去对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中日东亚领导权之争也好,中日合作进行东亚一体化建设也好,这些都离不开美国的利益和身影,忽视美国是绝对不对的。当然,尽管是代理人,没有其他情况,大多数时间,在这一模式下,我们面对的还是日本这个伙伴,那么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理解和谈判是绕不开的,加上在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经济上人均GDP的落差、经济结构的不同、政治体制的异样也会使得合作困难重重。因此,从这个方面讲中日合作的可能性成为东亚一体化成败的关键一节,如果能够突破这一个节点,那么在这一模式下实现一体化将会更加容易和可期待。法德和解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经验,中日是否可以为东亚地区创造新的历史,作为今天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陈玉刚著.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

[2] 李晓鹏著.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1.

[3] 顺丽妹.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作者简介】

孙一博(1992.1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亚合作机制与一体化建设.

猜你喜欢
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I Love You, Dear China
漫画
浅议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协调问题
浅析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寒鸦和鸽子
人生无非是“利益最大化”?
公司利益第一,股东利益第二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论利益衡量在民法适用中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