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拟态环境理论的多元化趋势

2017-06-21 19:11胡旋
牡丹 2017年12期
关键词:拟态网络媒体话语权

胡旋

拟态环境理论作为最早的传播学理论之一,在理论研究、现象解读等方面贡献尤为突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拟态环境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很多新时代的特点。

一、拟态环境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他认为拟态环境有以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真的客观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些许偏差,并不是镜子式地摹写现实环境;另一方面,拟态环境是以现实环境为蓝本,并没有割裂自身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有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在后天形成的此种主观现实,需要以象征性现实为中介,以固有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为基础,这样形成的主观现实已不再能镜子式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一种产生了一定偏移的拟态现实。

李普曼还提到,由于社会环境愈来愈纷繁复杂,人们只有借助各种媒体去知晓那些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情,如此这般,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会对大众媒体所营造出的拟态环境产生反应,其对客观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已经不再是真实和客观的,而拟态环境也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在人们的媒介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受众通过网络媒介接收绝大多数的信息。在面对与现实生活环境相差巨大的网络环境时,由于固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网络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受众对网络信息不再一味地全盘接收,而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处理。因此,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拟态环境理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新媒体环境下,拟态环境的多元化趋势

(一)更加透明,更趋近真实环境

拟态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环境,而网络的互动性决定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受众既可以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这样的双向传播模式直接决定了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也影响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人们将更趋向选择接近真实和现实的信息。而这又将影响大部分专业媒体工作者,他们在进行信息选择和编辑时也会更青睐于真實和全面,加强对信息的整合和深加工。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消除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偏离程度,网络拟态环境更接近真实环境。

(二)内容被聚合与重构

由传统媒体主宰的大一统式的信息格局正被网络微内容逐渐取代,微内容主要是指由个人用户生产的、小规模的、低成本的信息传播内容,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以微内容为基础,通过聚合、重构这些内容,最终构成整个信息网络。以微内容为基础的网络传播模式能够立体地、大量地反映现实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舆论集散地以门户网站为主,网易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大型门户网站将众多资讯和信息进行整合和重构,其中多以论坛、新闻、微博等为主。较分散的信息而言,被聚合和重构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深度,与此同时,大量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利用也满足了众多用户的多样需求。这样的信息聚集,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拟态环境的保真度、现实还原度,这样的信息才能称得上实用信息。

(三)话语权优势转移

话语,即指社会某些成员为确定其社会地位在某些规则的前提下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传递给其他人,并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为了保证表达自我意愿的权利,即话语权,就必须制定一种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来保证话语权的真正实施。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话语权的表达力量和效果,人们不仅拥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还应该让别人倾听自己的意见。

1.话语权由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移

网络对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网络空间追求平等、自由和开放。以微博为例,虽每条信息的发布必须在140字以内,但并没有限制发布内容的类别,可以是广告信息、个人心得,也可以是心灵鸡汤。自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大众更多的话语权,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参与意见决策的机会和平台。网络媒体的意见环境的建立和完善,本就是由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完成,因此,网络媒体的意见环境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真实和客观。基于此,网络媒体有着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众领域,网络媒体拥有着比传统媒体更明显的话语权优势。

2.话语权由精英阶层向大众转移

网络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以往由传统媒体主宰的传播格局,也改变了由社会精英左右社会意见环境的局面。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话语权由精英阶层向大众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传统媒体所接触的通常为社会的精英阶层,而网络媒体关注的更多是与自身接近的“草根利益”,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网络传播的门槛也更低,不似传统媒体有着很多限制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公平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四)扭曲加重,更背离现实环境

传统媒体上所刊载的信息必须由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和媒体人编辑,这样信息的来源就更加真实和可信。网络媒体却截然相反,除了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文字编辑和信息发布之外,网络上的很大一部分信息则是由受众传播的。特别是很多突发事件的报道,记者并不能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无法进行最早的信息传播,而现场的普通民众因为目击了整个事件的发生,他们更有可能成为第一信息发布人。记者甚至需要借助民众的信息来进行报道,而为了抢夺更多的发行量,把关这一环节就会出现问题,放松把关的尺度甚至是完全放弃把关。作为快速发布信息的平台,网络确实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也是虚假消息的聚集地,这就加大了把关的难度。此外,网络信息传播范围广、受众多,使得网络信息呈现出无规律流动的特征。受众长期依赖网络媒介进行信息接收,难免会忽视其他信息接收渠道,这样势必会弱化大众传媒环境监督能力,使得拟态环境背离真实环境。

(五)网络媒介受众易呈现碎片化特点

网络信息时效性强且纷繁复杂,更新快,受众更多地用一种快餐式的方式来处理信息,随时随地地快速阅读,碎片化信息趋势尤为突出。尤其是手机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地接收和处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体现了非连续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因此,网络媒介在一定程度上给网络受众创造了一个碎片化的虚拟信息接收环境,而受众本身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态度以及身处的社会大环境都致使其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逐渐加重,以致受众也最终呈现出碎片化特点。

(六)更加混沌,受众在网络拟态环境中自我迷失

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网络拟态环境呈现巨大化、复杂化的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易发生认知障碍。因为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受众需要面对和处理比现实环境更多的信息,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很多负面信息会对受众造成干扰,影响受众对网络的正常使用,导致其无法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甚至有可能获得错误的信息,在网络世界中失去方向,忘记最初的目的。与此同时,网络拟态环境会产生各种诱惑,受众很容易经受不住而跌入网络黑暗的泥潭,不能自拔,有多少青少年因为网络创造的虚拟游戏环境而深陷其中,迷失自我。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拟态网络媒体话语权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