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精神对唐边塞诗的影响

2017-06-21 10:43李静
牡丹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建功立业尚武功名

李静

在唐代的诗坛上,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诗人,以不同的笔调描写了当时塞外风光、少数民族习俗、边庭战事、征夫戍卒的日常生活,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形成了文学史上的“边塞诗派”。

虽然边塞诗只是唐诗中的一小部分,但影响不小。边塞诗为什么会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空前繁荣起来,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诗派呢?唐代尚武的社会风气,是促使唐代边塞诗繁荣的特殊原因。

一、唐朝尚武精神形成的原因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开始强盛时,统治阶级都会对外扩张,从而扩大自己的版图和势力范围。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国内各民族政权间的扩张与侵扰是常态。统治阶级追求“武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唐尚武精神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是造成唐尚武精神的首要原因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后,我国黄河流域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又进行了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北魏时,鲜卑的拓跋氏曾大规模地吞并土地,掳夺各族人口,后来鲜卑人两次南迁,此时一部分西域人也进入黄河流域。可见,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比十六国时的融合规模更大。直到隋唐,黄河流域的汉族,实际上已是融入了各少数民族的新汉族了。

唐朝开国后,内地的民族成分继续发生变化。由于战争等原因,新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迁居塞内。贞观四年,李世民大破突厥,致十万突厥人投降,唐太宗让群臣商议处理十万降民的办法,后采用温彦博的主张,使突厥降民居边境上。此后,少数民族向黄河流域内迁或因战争掠夺来的少数民族的事还时有发生。另外,还有许多汉人由于前朝战乱被掠塞外,到了唐朝日渐强盛时,这些人又重新回归内地。这种内迁及汉人的回归,必然与内地汉人在文化、生活、风俗上互相影响。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主要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少数民族对汉族“胡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间的某些生活习惯,甚至唐的宫廷也受到了影响。当时的太子李承乾极其喜欢突厥的生活方式,喜欢胡服骑射,以至宫廷士民皆竞胡服。

胡化的另一重要影响,是带来了来自这些融合进来的少数民族“尚武”的社会风气。唐代时汉族的生产方式最先进,而周围的北方少数民族,大多还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过着逐草而息的生活。另外粗犷剽悍的性情,喜欢角力斗狠、弯弓盘马这种习俗,肯定对北方人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尚武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唐朝的统治者好大喜功、大赏边功有关

唐朝初年,唐太宗的武功是卓越的,在对外的战争中,好大喜功的心理是有明显表现的。例如在645年,带兵亲征高句丽获胜后时写信给留守京城的大臣高士廉说:“朕为将如此,何如?”这种好大喜功的心理,影响了唐朝人民尚武的心理。唐玄宗对外“武功”虽与唐太宗相比相去甚远,但好大喜功之心并不逊色。

开元初年,姚崇、宋璟为防年轻好胜的唐玄宗穷兵黩武、好大喜功,采取了痛抑边功的政策。然而,随着开元盛世的到来,唐玄宗逐渐开始追求边功。盛唐时,边塞驻军的最高长官为节度使。他们拥有过大的权力,不但有兵权,还有财权、政权,并有任免地方官的权力,对自己的属官,更可以任意生杀任免。

为求边功,唐玄宗不吝对边将大行勋赏、封爵。在唐太宗时,一直延续一个传统:边将功名显著者可以入朝为相。唐玄宗也袭沿此例,并将不知书、不能为相的胡人边将封异姓王,如王忠嗣、哥舒翰、安禄山等。。幕府的属官、一般将士、士兵也很容易升迁。这就激励了一批底层将士建功立业、征战沙场来求取功名。唐玄宗好大喜功,追求武功,又大赏边功,更加刺激到了一些想建功立业的有志之士到塞外边关,通过武功求取功名的热情。这自然助长了盛唐尚武的社会风气。

(三)汉民族的民族复仇情绪导致了尚武社会风气的形成

隋唐以前,北方的汉族人民经受了“五代十六国”的战乱,长时期的少数民族变换执政,汉族人民遭到野蛮、黑暗的统治和残酷的压迫。连南方的居民也常常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造成了汉族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反感、恐怖、对立乃至仇恨的情绪。隋唐时期,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仍经常骚扰、掠夺中原地区,到了盛唐时,汉民族的唐帝国空前强大起来,特别是经过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大,因为曾被欺凌的历史和复仇的心理,汉族人民必然拥护国家对外打击少数民族的侵扰,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汉族人民格外关心边境战况。赴边从戎、英勇战斗、杀敌立功、出塞建功立业就成为热血男儿的英雄梦。

二、唐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比较主要的题材,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例如,一些边塞诗人自己就有边塞生活经历或本来也是想建功立业的热血将士,因自身经历和见闻产生的切身感受来写作;还有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新的内容,旧瓶新酒。边塞题材的诗空前繁荣,前代所未曾见。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基调多昂扬奋发,颇具艺术性。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是初唐写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涵盖了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将士思乡等内容,题材开阔、格调高亢。此后还有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了很多边塞诗。创作边塞诗蔚然成风。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和玄宗大赏边功是分不开的,边塞诗独自成派,其中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为代表。特别是七言长篇歌行体现盛唐边塞诗美学特点,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白雪歌》和《走马川行》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著称。

题材广阔也是边塞诗的一个特点,有写边关将士建功立业的壮志,有写边塞艰苦的生活,还有沙场争战的酷烈的、将士的思乡情绪的,也有写边塞风光、民族风情、民族融合交往等的诗作。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的居多。而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如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关山月》等,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兵車行》等,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代表作的一部分。另外,王翰的《凉州词》,王之涣的《出塞》,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等皆是传世名篇。

边塞诗也以其基调昂扬、气势流畅、意象宏阔、奇情壮景、体裁兼善、富有崇高感,以律绝、歌行而独具一格,皆有佳作。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巅峰时期。此后中晚唐由于国势渐衰,尚武风气渐减,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也有一些佳作传世。

三、尚武风气对边塞诗思想内容的影响

唐代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当时社会形成了尚武的风气。诗歌作为当时最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必然以自己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

(一)赞美剽悍尚武的精神

黄河流域居民成分的变化,直接带来了尚武的社会风气,于是赞美少数民族英勇剽悍、横行斗狠的性情和尚武轻生的精神风气直接影响了汉族男儿的价值观,这便成了边塞诗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例如,李颀的《古意》:“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啼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诗中把一个胡须如猬刺般的坚硬男儿,从小過军旅生活,在战场上,敌人为之远离,自己却把生死置之度外,短短几句就把一个轻生尚武的青年形象描绘出来,作者以欣赏的笔调,歌唱了这种尚武的民俗风情。此外,在大量的边塞诗中也有很多赞美“胡儿”“阴山儿”“少年”“男儿”勇猛剽悍、能骑善射、舍生忘死、步行夺马的诗句。这些诗句,也是当时尚武风气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

(二)颂扬出塞乐与求取功名

唐代边塞诗中很多都是颂扬出塞求取功名。岑参笔下的塞外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地方,雄奇壮观的景物,变换的气候,都令人神往。而高适诗里则告诉人们塞外有功名。这种思想正是唐玄宗好大喜功、大赏边功的行为映射。边塞便成了不甘寂寞的男儿们取功名、觅封侯之地。高适还有相当数量送友人出塞的诗,对于出塞者,高适高调勉励他们于万里塞外求取功名。在《独孤判官部送兵》里,高适鼓励独孤说“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期待他早日成功,塞外是可以立功封侯之地。总之,在高适等诗人笔下,那些出塞者因“取功名、觅封侯”所以慷慨临边、乐于出塞。

(三)颂扬边伐争战

在唐边塞诗里,大量的赞扬、歌颂边战的诗,写得很出色。边塞诗人除了为了迎合唐玄宗和边帅等人好大喜功的思想,也普遍热烈地歌颂边伐争战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面说的汉民族的民族情绪。

歌颂边伐争战的诗,有歌唱出征之师及边战胜利两类。其中歌唱出征之师的,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最为著名。诗人描写走马川一带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来衬托英勇无畏的出征将士。全诗像进行曲一样激越豪壮,行文如流水,气势豪放,节奏急促有力。欢呼边战胜利,歌唱凯旋之师的诗,大多写得格调欢快,如《九曲词三首》是歌颂哥舒翰收复吐蕃,为其大唱赞歌,洋溢着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军队无坚不摧而骄傲自豪的情感及收复失地、战胜敌人的喜悦之情。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建功立业尚武功名
明在“知不足”
剪纸大师齐秀芳
吟诗误功名的孟浩然
病后弃政从文
以生产经营任务为中心引导女工发挥“半边天”作用
大名县政协开展“我为大名超常发展建功立业”活动
中华尚武魂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晚清学人的“尚武”思想探讨
《洛神赋》企慕主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