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与李白洞庭诗的巅峰对决

2017-06-21 09:46上海张立华
金秋 2017年6期
关键词:君山洞庭刘禹锡

文/上海·张立华

刘禹锡与李白洞庭诗的巅峰对决

文/上海·张立华

刘禹锡一生不仅挑战过诗魔白居易,还挑战过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当然,挑战李杜不是像挑战白居易那样面对面地“斗法”,而是挑战先贤创造的历史纪录。因为刘禹锡出生的时候,李白已经去世十年,杜甫也已去世两年。这次先来说说刘禹锡是怎样挑战李白的。

长庆四年正月,唐穆宗李恒逝世,16岁的太子李湛在灵柩前即位,三月大赦天下。八月,刘禹锡由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转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中秋前,刘禹锡到了洞庭湖。佳节游名胜,诗豪焉有无诗之理?然历代骚客洞庭之作夥颐,其中不乏诗坛大鳄。倘若不能超越前贤,倒不如不写。

盛唐诗坛的一号种子选手李白,关涉洞庭之作就有十多首。其中,最著名是《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那么,刘禹锡会不会因此而搁笔?当然不会!那还叫诗豪吗?刘禹锡出手了,就是那首著名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为:湖水泛出的波光和中秋夜的月光两相融合,没有风浪的湖面,好像未曾打磨的铜镜一样。从远处眺望洞庭君山和湖水的颜色,好像白银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色的田螺。

“遥望洞庭山水色”这句,《全唐诗》等版本作“遥望洞庭山水翠”,误矣。作者将洞庭湖水比作“白银盘”,将君山比作“青螺”,明明是白、青两种颜色,而“遥望洞庭山水翠”只有一种翠色,显然不对。

李诗着意写君山和湖水,刘诗也着意写君山和湖水。李诗须“刬却君山”方“好”,刘诗则无须“刬却君山”亦好;李诗须“平铺湘水流”,刘诗则湖水业已平静。李白笔下是醉翁眼中的洞庭,是酡色的;刘禹锡笔下则是醒哲眼中的洞庭,是银、青双色的。李诗的情绪是愤青状,刘诗的情绪则是冷静的。

就写景的取象比喻来说,刘诗无疑更为精巧。作者为何用未磨的铜镜来比喻无风的潭面?原来古代的铜镜铸成后要经过精细打磨,才能清晰地照人鉴物。而未经打磨的铜镜,虽然大致平整,却因不够平滑明亮,只能隐约照物。洞庭湖面,平日里多是波涛汹涌,甚至浊浪排空。中秋时节,湖水清澈,虽潭面无风,但仍有细微波痕,明月下无风的潭面,远远望去很像未经打磨的铜镜。这样的比喻,不仅贴切,而且极为准确,足见诗人思维之缜密。

“湖光秋月两相和”,写的是夜初时分的景象。苍茫的暮霭尚未完全消尽,湖光与月光两相融和。时光渐渐推移,残余的暮霭完全消尽。月光下的洞庭湖水面一片银白,这银白色的湖水,映衬得湖中君山更加青翠。于是,诗人接连产生了两个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先将洞庭湖水喻为“白银盘”,然后再将湖中的君山喻为“青螺”,美哉!

就刘禹锡的《望洞庭》来说,如果没有“白银盘”似的湖水之“素”,那青螺似的君山也就无法“绘”出了。整个社会的教化也是如此,仁义以为“素”,礼仪以为“绘”,国家的政治才能步入正轨。八百里洞庭,在别人眼里,那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但在刘禹锡眼里,那不过是“白银盘里一青螺”而已。

许多鉴赏文章都说《望洞庭》“全诗纯然写景”,实则不然。“诗者志也”。刘禹锡赋洞庭,其志绝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别有一番意义在。不惟后二句有政治寓意,前两句也同样如此。湖光以喻臣子,秋月乃喻明君,君臣谐和,自然河清海晏,盛世太平。

当时,新君李湛即位,又大赦天下,刘禹锡对政治有了一点幻想。但由于自己被贬在外,对朝廷的内部情况并不了解,就像远望洞庭的湖光秋月,犹如未磨的铜镜一样隐隐约约。

同样,李白的诗也寄寓着政治之志。李诗作于乾元二年秋,这年春天,李白在流放夜郎的途中幸遇大赦放还。他立即买舟返至江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幻想着朝廷还能任用他。而当幻想再次落空后,他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他遇到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的族叔李晔。于是,两人泛舟同游洞庭,饮酒消愁。抬眼望去,见君山兀立于洞庭湖中,就像奸臣阻碍自己的仕途一样,这才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怒吼。

然而,君山难刬却,世路仍崎岖。诗人又突发奇想,这洞庭湖水原来都是无限的酒啊,秋季的洞庭山(即君山)全都醉杀了——君山上的树叶一片绯红的醉色!有的鉴赏文章把“醉杀洞庭秋”解作“在这秋季的洞庭湖上,诗人喝了太多太多的酒,简直醉杀了”。这可真是“点金成铁”之手!李白若作这样的诗,那还叫诗仙吗?

鉴定好诗的主要标准是创新和影响。就这两点来说,刘诗远在李诗之上。

猜你喜欢
君山洞庭刘禹锡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洞庭谣
桐君山
君山美学生活馆
赏牡丹
《星月一舡压洞庭》
《刘禹锡 陋室铭》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洞庭情缘(连载)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