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洁 楼秀霞 宣志红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00
自拟参枯钩藤汤联合西药治疗肾性高血压54例观察
许丽洁 楼秀霞 宣志红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00
参枯钩藤汤 氯沙坦 肾性高血压 临床观察
肾实质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5%~10%,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一位。治疗时,在降压过程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自拟参枯钩藤汤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门诊和住院的肾性高血压患者10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25~63岁,病程4~15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28~65岁,病程3~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②初诊时或停用降压药物1周后血压值≥140mmHg/90mmHg;合并有肾脏疾病史,患者肾功能处在代偿期或者氮质血症期,血清肌酐浓度(Scr)男性>133μmol/L(1.5mg/ dL)、女性>107μmol/L(1.2mg/dL),血清尿素氮浓度(BUN)>7.14mmol/L(20mg/dl),无明显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③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1.3 排除标准:①有家族性高血压病史者;②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③有严重心、肝、肺及内分泌等原发性疾病史;④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接受免疫抑制剂和透析疗法;⑤服药依从性不强,影响结果判断者。
2.1 对照组:治疗前1周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片(科素亚,默沙东公司生产)50mg,每日1次。4周为1疗程。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枯钩藤汤。基本方:玄参、夏枯草、钩藤、生地、菊花、丹参各15g,白芍、红花各12g,泽泻10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牛膝;头晕四肢麻木者可酌加益母草等随证加减。水煎,分早晚2次服。疗程同对照组。
3.1 疗效标准:显效: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肾功能指标值明显下降;有效:血压虽未降至正常,但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肾功能指标值有所下降;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水平,肾功能指标值几乎无变化[1]。
3.2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BUN、Scr、Ccr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BUN、Scr、Ccr变化(±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Ccr(ml/min)39.36±4.12 49.21±4.76◇*38.65±5.42 40.39±4.27◇组别观察组(n=54)对照组(n=5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UN(mmol/L)12.45±3.26 7.31±3.19◇*12.38±3.42 8.92±2.99◇Scr(μmol/L)267.38±76.45 225.38±81.37◇*271.32±80.15 258.31±86.41◇
3.3 安全性比较: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5.5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经干预后均消失。
高血压既是慢性肾病(CKD)的原因,又是CKD的并发症,并且与肾脏疾病的预后不良相关,持续高血压可使肾功能更快丧失并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是保护肾功能的首要目的。目前临床在治疗肾性高血压病时首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药物,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期。
中医学认为,肾性高血压与肝风内动、肝肾阴虚、肾虚血瘀关系密切[2]。笔者自拟方参枯钩藤汤中玄参性苦寒,滋阴降火补肾;钩藤和夏枯草清热平肝;生地滋阴补肾养肝;白芍养血敛阴平肝阳,菊花疏风热清肝明目,泽泻通淋泄浊;红花活血利湿,丹参通络化瘀,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潜阳熄风、补益肝肾之效。
本文针对单用氯沙坦与氯沙坦联合中药组方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降压和保护肾功能方面中西药联合优于西药单用。疗效值得肯定。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31.
[2]黄胜强,徐建欧.自拟滋肾化浊汤为主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53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1):20.
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