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汉
【摘 要】在研学后教教育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课堂教学评价,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已达成共识。在教课堂中可以对学生的学生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往往能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差距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改进学习的效率,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研学后教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思考;方法
随着研学后教的逐步推开,小组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会遇到不同挑战,需要教师及时调整,使评价能引导孩子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让课堂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道,这就需要让小组评价内容、方式走向数学研究的本质。我认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首先要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理念。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以下理念:
(一)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毫无疑问,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而教,而且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教,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目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切的任务。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汁算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能力为重点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激励并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许许多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們自己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掌握高效、统一的固定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它还包括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并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新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强化学生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三)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贯彻“数学应用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创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创设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只涉及数学的一招一式,还可能涉及其它知识与能力。因此,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数学能力与其他能力(合作、实验、分析、推理、观察、交流等能力)应该协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自主思考判断的能力,让学生初步获得对数学学习与应用的正确看法。
(四)让学生成为研学后教中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简单的受业者,而是一个积极投入其中的参与者。因此,数学课堂不再是学生仅仅“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同桌间交流数学知识、建构自己有效的数学知识网络的场所。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所谓让学生主动学习,就是要强调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应该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研学后教这个大背景下,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只给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让学生自己以及同桌间多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性的活动。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位来安排教学过程,因为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学习才会发生。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不仅是重要的学习变量,而且也是重要的学习产物和“催化剂”。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行为的改变,而且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的过程。这些态度和取向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因此,数学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特别要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投入,提倡具有愉快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倡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丰富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多起来。
(六)教学目标的差别化
体现教学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数学教学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动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既要体现出统一要求,又要具有适当弹性。例如,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是否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下面举例介绍几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一)讨论的教学策略
小组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举出三种:第一种是小组主题讨论。即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在小组主题讨论时,小组成员每人负担一项工作,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课题学习。第二种是角色扮演。即针对某一项主题,模拟真实情境,由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情境中的各个角色。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通过模拟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第三种是“头脑风暴”的讨论。请各组成员尽量把想到的方法写下来,越多越好。然后,全班同学逐一讨论各组所提出的方法。这样,学生们可以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产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的教学策略
在研学后教课堂教育模式的背景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采用探究的教学策略,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和学生(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吸收知识,一起思考问题。因此,探究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历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主要是归纳探究。归纳探究的教学策略又分为引导式和非引导式两种情况。在引导式的归纳探究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从提出问题到指导探究,教师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非引导式的归纳探究中,则是由教师提出一种状况,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进行一些指导,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
(三)引导思考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考,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观点之一。引导思考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为思考而教学”。就是说,教师要刻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第二种是“思考的教学”。即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一些思考训练。这样的训练有两种方法:A.将思考训练作为一个课程内容来教;B.将思考训练融入其它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第三种是解决问题的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的思考有重大帮助。第四种是反思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反思的方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激励评价引领合作走向思维的交流
数学的本质是思维,数学小组合作的最高层次是思维的合作,那么如何通过激励评价实现呢?在实际操作中,对课堂每一次的申报、讲解、质疑、问难、补充的精彩之处,教师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唤起价值认同,肯定激励。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出示例题,学生自主研究后,申报板演不同的想法。教师引领:请默默观察,你对这些方法你有什么评价意见?(孩子们沉默片刻)有的说“化小数”好懂;有的说“化小数”有时行不通,并举例?×3就不好化成小数;有的说“变加法”麻烦,并举例?×100;有的说“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比较难懂;有的说这个方法比较易懂,并阐述自己的理解,等等。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引领孩子从朴素思考走向了思维的合作与分享。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而对课堂教学评价繁荣要求不应追求教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节末节上的精雕细刻,在新课改以及研学后教的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需要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参与小组活动与交流,进行必要的解疑,让有益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贯穿于始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参考[广州小学数学教研]:http://ps_maths.guangztr.edu.cn/index.html
[3]参考[小学课堂网]:http://www.xxkt.cn/shuxue/2008/3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