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彧之死与汝颍集团发展之关系

2017-06-20 17:13郭瑜琛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6期
关键词:荀彧

摘 要 曹魏政权中有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两大集团,荀彧是汝颍集团的核心。他自投入曹操帐下就受到曹操的重用,对曹魏政权的发展作用巨大。但建安十七年在曹操篡汉时坚决反对,之后自杀,荀彧死后汝颍集团发展良好。荀彧之死为汝颍集团消除了曹操的戒备,对其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汝颍集团 谯沛集团 荀彧 夏侯惇

作者简介:郭瑜琛,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31

一、汝颍集团

东汉末年分三国,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中原,曹魏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曹操起兵初期,主要活动区域是谯沛和汝颍地区,之后曹操政权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一为谯沛集团,为谯沛地区的官僚武人集团,主要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军事力量,二为汝颍集团,是汝颍地区的世族文人集团,主要把控了政治 。汝颍集团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后汉“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后,社会动荡,各处军阀与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而汝颍地区的世族则投靠了曹操。汝颍集团的主要代表人物为荀彧、荀攸、钟繇、陈群等,荀彧是核心人物,也是当时士大夫的领袖人物。

荀彧字文若,是颍川的颍阴人。颍川荀氏是汝颍地区当之无愧的世家大族。初平二年(191年),他从袁绍处转而投入当时在东郡为奋武将军的曹操手下,当年荀彧二十九岁,任司马,曹操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也” 。他是曹操帐下最为重要的谋士,运筹帷幄,为曹操制定军事和发展战略。建安元年,曹操曾向獻帝上表为荀彧求得嘉奖,请封其为万岁亭侯,《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注引《彧别传》有云:“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显而易见曹操对荀彧的高度认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为荀彧请增邑千户,为两千户,向献帝上表曰:“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 ,可见荀彧在曹操阵营的作用与功绩。荀彧不仅是曹操信重的臣下,也是曹操的儿女亲家,《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有载:“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后称安阳公主” ,荀彧在曹魏政权中地位尊崇。但是其结局却是饮毒自尽,不得不引人深思。

二、荀彧之死

建安十七年(212),时任司空祭酒的董昭向曹操提议恢复古代的五等爵制度 ,还建议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但是荀彧坚决反对。事后不久,“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以此看来,荀彧之死或是因为反对曹操改汉自立。但是,曹魏政权中另一重要人物在相似的情况下却有不一样的结局。《三国志》有载:“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惇固请,乃拜为前将军。” 夏侯惇自认为汉官,不接受魏官号,但曹操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结果与荀彧的结局大为不同。初平元年(190),“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 ,初平二年荀彧加入曹魏阵营“以为司马” ,这时两人地位相当。建安十二年春二月,曹操“大封功臣” ,对于夏侯惇“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 ,荀彧“复增彧邑千户,合二千户” 从封邑来看曹操此时对夏侯惇的信重要强过荀彧。夏侯惇是在曹操起兵之初就已经追随的,而荀彧初入曹魏阵营,荀彧新投入曹操帐下就与夏侯惇一个职位,但到此时荀彧的户邑由比夏侯惇多三百户而为比夏侯惇少五百户。夏侯惇为谯沛集团的代表人物,荀彧为汝颍集团的代表人物,现在出现这种逆转,不得不引人深思。身为汝颍集团的领袖的荀彧,在此时封邑转而比夏侯惇少,不能否认这是一个信号,是曹操对其以至于对汝颍集团产生戒备的一个信号。

荀彧曾经向曹操谈及兖州的重要性时,认为兖州对曹操的作用就如同关中之于汉高祖刘邦,河内之于光武帝刘秀;在劝说曹操奉迎汉献帝时,荀彧又用早年汉高祖刘邦为楚义帝披麻戴孝而得以将天下人心尽收做例子;在劝说曹操放弃仿效古代天下置九州的制度时,劝说理由是这样做的话天下将不会是那么容易图谋的了。单从这三处来看,荀彧将曹操比作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又明白的指出曹操的图谋是天下,显而易见,荀彧对曹操志向是了解的。建安五年,曾有衣带诏案,因此案“太祖以此恨彧” 。从此时到荀彧饮毒自尽,二人的矛盾逐渐明朗化。当荀彧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其话语权也越来越大,曹操是不能不对他芥蒂加深的。身为汝颍集团的领袖,荀彧对这个集团的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荀彧公然反对曹操进爵魏公,曹操想必是要担心在荀彧的领导下,汝颍集团是会引起曹魏集团的政治分裂的。这样,曹操必然会采取行动。

三、荀彧死后的汝颍集团

在曹操时期,汝颍集团掌握政治,担任卿相的多是汝颍集团的人物。但是自从曹丕称帝时起,以汝颍集团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的权力在上升中,以谯沛集团为代表的新官僚的权力则在不断下降中。这种升降,以曹操晚年王位继承问题表现最为突出。 在曹操立嗣问题上,两个有力的继承人竞争者就是曹丕和曹植。支持曹植的主要人物是丁仪和丁廙,而二人都是沛国人。当时曹植素有文名,深受曹操宠爱,且曹操立嗣不注重嫡长, 曹操好几次都几乎要立他为继承人。上自曹操,下到二丁,都属意曹植,故而曹丕对谯沛人产生了敌意。 当曹操在洛阳死去的时候,群臣进殿中发丧,有人又请易诸城守,用谯沛人,遭到徐宣的反对,徐宣认为现在远近都统一了,用谯沛人,会寒了宿卫者的心,曹丕十分高兴,称赞徐宣为“社稷之臣” 。曹丕对谯沛人的戒备之心在这显而易见。曹丕与谯沛集团不和,曹丕在继承人竞争中,有一个优势是其在当时兄弟中居长 ,曹丕又与谯沛集团不和,而颍川集团标榜儒教宗法、长子继承,曹丕自然倾向于汝颍集团,而汝颍集团人物也乘机极力拢络曹丕。

荀彧、荀攸之后,陈群成为了颍川集团的核心人物。曹丕对陈群特别信重,曹丕刚即位,就封陈群为颍阴侯,不久就晋升为司空,录尚书事。曹丕对汝颍集团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钟繇,也非常看重。魏国刚建立的时候,钟繇为相国。曹丕即位以后,使曹魏政权中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与军权无关的汝颍集团人物,不仅可以录尚书事干政,而且可以大担任将军手握军事大权。谯沛集团在政权中的地位大为削弱,对武装力量的垄断局面到此结束。曹丕成为魏王之初,陈群利用曹丕对他的信任,创立了九品官人法,这实际上是一种进一步巩固世家大族、儒学盛门的地位,排斥庶族和新兴官僚的制度。九品官人法是在州郡设立中正选取人物,定为九品,然后由吏部授官。定品的依据是士人的德才和门第,但到后来中正官由世家大族控制,定品全凭门第。借由该选举制度,以汝颍集团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政治势力不断上升,九品中正制对他们巩固政治地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荀彧虽死,但汝颍集团犹控制着曹魏政权的政治,在曹操立嗣这个问题上,汝颍集团坚定地支持曹丕。荀彧生前为汝颍集团的核心与领袖人物,但其对汉室的忠诚似未影响到在其死后汝颍集团的发展路线,曹操去世后汝颍集团拥立曹丕取代汉政权,通过了陈群提议的“九品官人法”,为世家大族控制朝政的门阀政治埋下了伏笔。这样看来,荀彧之死使得曹操减弱了对汝颍集团的会产生反叛的疑虑,从而为汝颍集团争取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荀彧之死,对汝颍集团发展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注释: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十.中华书局.1982.

卫广来认为改行五等爵制是为了曹操可以封公建国,若是按照二十等爵制,曹操的功绩只能封县侯,而不能封王,曹操颁布“求才令”也是为了摧毁汉室的二十等爵制。参看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九.中华书局.1982.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2.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

津田资久的《〈三国志·曹植传〉再考》在曹操立世子取舍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提出了曹操默认曹丕、曹植两派间的斗争,这是为了排除反对曹丕继承的异己分子,曹操“密访群司”并将结果透露给了曹丕,这也是他们政治上的谋略。参看津田资久. 《三国志?曹植传》再考.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一卷.中华书局.2011.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82.

邢颙、毛玠、桓阶、崔琰都曾向曹操表示应该立长为嗣。参看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周一良先生认为曹丕胜利与丕、植二人对曹操篡汉的态度有关,曹丕有代汉之心。参看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

猜你喜欢
荀彧
荀彧,别样的三国故事
荀彧殉汉
荀彧殉汉
荀彧:帮曹操攒出了完备的文官班底
坚壁清野
管窥《三国演义》中谋士“择君”过程及结果
王佐之才,悲不知所佐
军师联盟首席谋士荀彧的悲剧命运
浅议荀彧的人生悲剧
“汉臣”抑或“魏臣”:史家笔下荀彧身份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