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姝
摘要:目的 分析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6例。对所有受检对象均应用阴道镜进行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镜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34%(70/116),相差1级诊断符合率为89.66%(104/116)。对比金标准,有16例(13.79%)患者诊断过度,30例(25.86%)患者诊断不足。检验认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单独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尚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下活检诊断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诊断治疗的同步完成。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诊断;宫颈环形电切术;活检
大量报道指出:宫颈上皮内瘤变中15.0%~20.0%比例患者可能发展为宫颈癌病变,且宫颈癌疾病的患病可能性与宫颈上皮内瘤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1]。本研究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6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阴道镜图像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为观察时间段,收集该时间段内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6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70岁,平均(41.2±1.3)岁,58例患者以白带异常为主要症状,42例患者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症状,16例患者以宫颈糜烂为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初筛为鳞状细胞异常。
1.2方法 对所有受检对象均应用阴道镜进行检查。检查仪器为Welch Allyn 电子影视阴道镜检测系统。受检对象在非月经期内进行检测,借助于内窥器充分暴露宫颈组织,由操作者用无菌棉球初步擦拭宫颈表面分泌物并进行观察。然后选用浓度3.0%冰醋酸棉球对宫颈组织进行湿敷,维持1.0 min后对转化区、柱状上皮区、以及鳞状上皮区颜色、形态、血管变化进行观察,寻找阴道镜异常图像。最后均匀涂抹复方碘液,在前一步骤中所确定异常转化区内取1~4块病例组织,对疑似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处理,分瓶用浓度10.0%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并送病理科进行进一步诊断。
1.3观察指标 对受检对象在电子阴道镜检测下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电子阴道镜诊断依据为:有醋酸白色上皮(颜色自半透明白色转化为轻微暗白色)加点状血管二联指征,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期标准;有醋酸白色上皮(颜色呈浑浊灰白色,消失速度缓慢)加镶嵌二联指征,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Ⅱ期标准;有醋酸白色上皮(颜色呈浑浊灰白色,消失速度缓慢)、点状血管、以及镶嵌三联指征,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期标准;移行区内可见醋酸白色上皮、粗点状血管、粗镶嵌、以及其他异型血管症状同时出现,可作为诊断宫颈癌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选择成组设计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阴道镜诊断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对照见表1。阴道镜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34%(70/116),相差1级诊断符合率为89.66%(104/116)。对比金标准,16例(13.79%)患者诊断过度,30例(25.86%)患者诊断不足。检验认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来有报道中认为[2-4],一般炎性感染或HPV感染均可能导致阴道镜下宫颈上皮出现异常征象,因此单纯使用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诊断的特异性较低,常见过度诊断的问题。
本研究中以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为及标准,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结果进行分析,数据显示:阴道镜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34%(70/116),相差1级诊断符合率为89.66%(104/116)。对比金标准,有16例(13.79%)患者诊断过度,30例(25.86%)患者诊断不足。检验认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单独采用本方法确实存在诊断特异度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活检诊断。主要原因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多点病变,分级变异性大,阴道镜下活检仅选取4~5个点进行观察,难以完全覆盖宫颈上皮组织,无法确保最严重病灶受检,特别是对宫颈癌变的诊断价值不佳,需要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下活检诊断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诊断治疗的同步完成[5]。
综上所述,阴道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单独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尚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下活检诊断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诊断治疗的同步完成。
参考文献:
[1]赵群,陈志恒,朱小玲,等.湖南省24817例体检妇女筛查宫颈病变结果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4):435-438.
[2]洪威阳,胡敏.HPV、TCT、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瘤变及宫颈癌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6):1272-1274.
[3]王晖,张长虹,张晓萍,等.阴道镜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68-1569,1572.
[4]李秀,杨姗姗,安然,等.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644-1647.
[5]黄艳红,苗雪莲,王建民,等.阴道镜图像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26):46-48,51.
编辑/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