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角度下中外抗战影片共性与个性对比研究

2017-06-20 13:44李石友芳媛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叙事学对比研究共性

李石友+芳媛

摘要: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主要以南京大屠杀为例,分析了中外抗战电影中存在的异同点,并分析了原因。如外国电影多采用个体视角展开叙述,追求真实感,而中国电影则多从整体视角入手;中国电影多为讴歌战士的英勇,歌颂人性的光辉,批判野心家的不堪,而外国电影多触及人性、历史、政治、经济、民族等多元的反思。

关键词:叙事学 中外抗战电影 共性 个性 对比研究

一、叙事学概述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实际上,在此之前,叙事学的研究设想和理论轮廓已经非常完整,它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考察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而不是从历时性角度、历史的演变中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叙事学(法文中的“叙述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这种定义经不起深究,因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叙事作品”的界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

电影叙事学研究是指依据文学叙事学或符号学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结构的理论,沿袭传统小说叙事学的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故事的情节安排、行为动机、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基础之上的电影叙事学,突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研究的界限,力求在影片的一般技巧元素中抽象出电影叙事的量化系统模型。电影叙事学从文学叙事学中获得了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文学叙事学推动了电影叙事学的研究和发展。电影叙事学借鉴和自创的理论模型包括:普罗普从俄国民间童话中总结出的31种功能和7种故事角色、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素”和二元对立逻辑结构、罗兰·巴尔特的叙事作品三层次(功能层、行动层和叙述层)、杰拉尔·热奈特的五个叙事概念和“调焦”分类(全知型的零调焦、叙述者所见的内部调焦、叙述者只能观察人物外部表象而不潜入人物意识的外部调焦)、阿·格雷马斯的叙事学模型、克·麦茨的八大组合段、美国电影理论家爱·布拉尼根的视点论、弗朗索瓦·若斯特的“目视化”系统(摄影机与人的目光相关的内部目视化和与人的目光无关的零目视化)等。

二、叙事学角度下中外抗战影片共性与个性对比

在战争电影中,中外文艺工作中有些共同的叙事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下面,笔者以对南京大屠杀的叙事为例,分析了中外抗战影片的共性与个性。

1.叙事学角度下中外抗战影片的共性

中外抗战影片叙事背景与叙事内容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在时间上,两者都是对同一个事件的叙事。南京大屠杀是以1937年的南京为背景,因为南京政府已经撤离,城内仅存少数中国士兵以及大量手无抗击之力的无辜百姓,他们面临的是惨绝人寰的屠杀,在叙事内容上,两者也基本相同。中国影片《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与国外影片《拉贝日记》《张纯如》的叙事内容大致相同,都叙述了日本的杀戮与奸淫、受害者的悲痛与无助、西方人的英勇与善良等内容。

2.叙事学角度下中外抗战影片的个性

中外电影中,南京大屠杀的叙事差异主要表现在叙事艺术的差異和叙事主题的变化两个方面。

(1)叙事艺术的差异

从叙事学角度看,中国电影的视角比较多维度,不是某个个体角度的展现,而且从多人视角去反映历史,特别是在战争电影中尤为突出。战争电影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全方位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受到的苦难。而西方电影在战争描述上多采用个体视角去展现,用某一个人的,即主人公的眼睛,去展示大屠杀的残酷。《张纯如》与《拉贝日记》两部电影都采用了传记式,通过表现个体的英勇和无畏反映了民族、信仰等更深刻的问题。

在战争表现方面,西方电影常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展现,有时用黑白写实的纪录片形式,极具真实感。如《拉贝日记》是根据拉贝先生的日记拍摄而成,真实感非常强;《张纯如》是用百分之百的真实镜头反映各方经历,它将演员的拍摄、手机的录像、真实的报道等多方串联,构成了具有历史性和真实性的纪录影片,所以它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电影更加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与情节的浪漫性相结合。如《南京,南京》用黑白纪录片的写实镜头表现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金陵十三钗》是以一个女孩的自我陈述展开,叙事手法十分巧妙。

(2)叙事主题的变化

在表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时,从叙事学角度来看,中外战争电影的主题有一定区别。在表现战争题材时,中国电影多为歌颂革命军人的英勇精神,表现革命军人舍生取义的革命主义传统,对敌人是无情的批判与讽刺,如在《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等多部中国电影中有效体现出来;在涉及战争题材时,西方电影除去对人性的批判之外,更多的是从多角度,如政治、经济、历史、民族等,分析战争产生的原因,最终是对战争的反思,如《拉贝日记》与《张纯如》等电影。

此外,中国战争电影更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更多展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于西方国家在二战中给予中国的帮助虽有提及,但比重较少。如《南京,南京》主要情节是日本残酷的杀戮、国人英勇的反抗以及人性的复苏;《金陵十三钗》叙述的是中国特殊群体曲线救国的过程。而西方战争电影更多反映的是不断地反抗,寻求正义的实现,注重场景的重现,电影也表达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帮助和对屠杀的认知,很少描述中国人的抗争。如《拉贝日记》的情节是拉贝如何设立安全区保护难民;《张纯如》则是从多个视角真实反映和分析大屠杀的历史及影响。

三、造成中外抗战影片差异的深层原因

1.经济原因

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自给自足,老百姓比较容易满足,这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至今,在抗战电影中也有所体现。如在影片《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南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电影场面非常悲惨,最后能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屈指可数。然而,依据中国人的心理,只要有一个人存活下来,就有了希望。可见,中国人的心理是极其容易满足的。但是,在西方国家战争电影中,由于他们属于资本主义商业社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寻求向外扩张,他们抱负更大、野心更大。从《拉贝日记》可以看出,国外人的思想不是想要拯救一个两个人,而是拯救一群人。

2.政治原因

中外电影因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表现形式上也产生了差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信仰共产主义,所以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上不能有悖于基本政治制度的要求,而且电影属于宣传手段,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具体反映在战争电影中情节都涉及爱国主义的宣传与传播。而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张民主自由等精神,在抗战电影中就会体现出民主、自由等。

3.文化原因

文化差异也是导致电影表现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人是无神论者,只有少数虔诚的信徒,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而西方国家多为基督徒,所以在战争电影中,西方电影中除了描绘战争场面以外,还体现了忏悔和救赎的意识。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天人合一,电影中常常通过环境的渲染表达情感,而西方战争电影强调实际,比较直接表达想法,这就造成了中外电影表现方式的不同。

4.环境原因

中国地大物博,有广阔的疆域领土,地理跨度大。基于这一地理环境,中国人自古以来缺乏开疆辟土的传统,再加上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人比较安于现状。这样的自然环境反映在电影中,就是中国电影中主角多出身平凡,是普通人中的一员。

西方国家为临海国家,土地资源受限,只能面朝大海,所以他们具有冒险精神,勇往直前。因此,在外国电影中常常出现英雄人物最后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拉贝日记》就是其英勇主义的一种讴歌,拉贝先生拯救了数万名中国百姓,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

参考文献:

[1]封洪.视点与电影叙事──一种叙事学理论的探讨[J].当代电影,1994,(5).

[2]韩振华.另一种叙事:影像中的1946~1949[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侯西岳.极致长镜头——影像叙事的另一模式[J].声屏世界,2010,(9).

※本文系2015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镜头叙事学之中外抗战主题电影对比研究》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編号:YG2015096。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叙事学对比研究共性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喜爱音乐的物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