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
潘天寿先生是浙江宁海人。说他霸悍,好像有些与通常人们对于江浙人的印象相悖。但实际上,在这里所指的霸悍,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
一位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必定与其人生经历、性格、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过亲友、同行、学生的回忆,作为后辈的我们也能够对这位大师所秉承的“一味霸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潘天壽的儿子潘公凯曾经撰文写道,父亲“一辈子都像一个农民那样生活着”,他自己动手炒年糕,每天早起扫院子。关于这一点,从流转下来的很多老照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来,布衫、元宝鞋似乎是老先生的穿着“标配”,与那个时代艺术圈的不少前辈画家一样,感觉是一位生活简单、朴实的人。
接触过潘天寿的人都说,他很谦和,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校长,说话慢悠悠的,话也不多。但据作为家庭成员的潘公凯描述,父亲其实有着神经“大条”的一面,而且刚毅:“我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刚毅的人,胆子非常大,完全不怕死。抗战的时候逃难,日本人丢炸弹,别人要逃到防空洞,他觉得防空洞太闷气,不肯进,就在旷野上走来走去。他这个人的神经是比较健康粗壮的。他逃难的时候骑马,要走很远的路,非常疲倦,他竟然可以在马背上睡着,掉到地上,还在睡,没醒。我当时在整理他的东西的时候,就想到一点,他当时学了画,走上了艺术这条道路;他如果进军校,一定是个将军。他不是文弱书生那样的人。”
笔者个人认为,潘老的这些往事,反而是很“南方”的一种表现。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对于南北差异的认识存在某些误解,在他们看来,南方山清水秀,小桥流水,这样的环境必定养育出来的也是一群性格文气柔弱的人。但仅举一个例子就能看出来,翻翻近现代中国史,每一场社会的变革,往往都少不了南方人的身影。因此所谓霸悍,并不在于待人接物气势要有多么高调,而是心中对社会、对生活、对自我的一种态度坚守。尤其是潘天寿所处在的那个战乱年代,面对社会民生愈是无力,人内心的这种爆发力愈是强大。
和齐白石、黄宾虹等人一样,潘天寿并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同样是靠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靠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此外,他所受到的教育也多了更多的现代性。走这种艺术成长路线,与他内在的强烈个性是很投合的。他在浙江第一师范的老师李叔同书赠的偈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不正是一种写照吗?
在查阅众多与潘天寿有关的资料、回忆文章,时笔者注意到,观之后来的研究学者、评论家给予潘天寿创作的诸多赞誉,他自己似乎更看重的是美术教育。他曾说过:“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1923年,师范出身的他到上海,后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教师,讲授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课程,并与诸闻韵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国画系,这是他涉及中国传统画艺术教育的一个起点。1928年他被聘为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中国画主任教授,自此都未曾远离。
作为一名内心气质强烈的知识分子,这种“霸悍”、大气在他的教育理念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他在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中说道:“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绝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绘画如果画得同西洋绘画差不多,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取消。”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愈演愈烈,对于传统国画的批判甚嚣尘上。他愤慨而起,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谁说“中国画必然淘汰”》一文,扛起了中国画的一面大旗。
他的学生吴冠中先生曾回忆,1940年前后,吴茀之、张振铎、潘天寿担任授课老师。三位老师合租一家民房,共请一个保姆做饭。“吴茀之老师喜欢吃甜年糕,张振铎老师喜吃汤年糕,潘天寿老师则爱吃炒年糕。”三种口味透露了三位老师当时的艺术气质,其中潘天寿的画口味重,汤汁都浓缩了。他常说,“要辣不要甜”,要“古”。那“浓、辣、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吴冠中说:“他毫不可惜地扬弃外形表面的琐碎变化,不爱玲珑爱质朴。说得通俗简易点:‘古是追求造型的单纯洗练;‘浓是缘于用墨的集中与酣畅,而运笔的直劈要害令人感到泼辣得痛快。
吴冠中还说,潘天寿常以围棋的布局来比喻画面的构图,特别重视空间的占领,以少胜多。严格控制面积,出奇制胜。
显见,这种“硬汉”精神,在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注:本文配图为中国美术馆“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