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
【摘 要】本文从新课改下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作用入手,着重分析了新课改下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并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学科教学积极创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要求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学科教学正积极构建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新课改下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且对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着深刻意义。
一、新课改下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作用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因此,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使个人参与到社会之中。并且,在社会发展中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接收信息并根据信息来规划发展方向。而信息的接收与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能够正确理解信息,筛选出信息中的关键点,进而运用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来制定发展规划。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使个人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而且能够帮助社会主体制定发展规划,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及培养策略
(一)核心知识
首先,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指语文学科中客观的知识,包括文化常识、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文字知识等。陈述性知识是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陈述性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而在核心的陈述性知识有语言知识、文章知识和文学知识这三个方面。语言知识主要指常用汉字的音形义、词语的使用方法、句式的使用以及修辞技巧的使用。文章知识主要指文章的题材、主体、结构、段落、线索、表达方式、风格等知识。文学知识主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叙述角度、形象以及意象等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掌握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构成知识系统,进而结合教材对陈述性知识进行讲解。另外,陈述性知识内容繁杂,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掌握,需要学生坚持长期积累。
其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包括言语知识、标点符号知识、句读知识、工具书知识。言语知识主要包括语言的使用规则、语境知识、词语知识、文体知识等。标点符号知识主要指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标点符号的意义。句读知识主要指文言文中的断句和标点。工具书知识主要指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例如,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等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掌握需要语文教师对具体的程序性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学习部首查字法时,教师在讲解基本方法之后,可以提出具体的汉字,让学生自主查阅,加强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运用。另外,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的不断练习,在练习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开展针对性训练,进而实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
(二)核心能力
首先,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不单单指文本读文本的能力,而且还包括读人和读现象的能力。读文本能力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筛选出读者所需要的信息,并推理筛选信息中蕴含的语义信息。读人能力指学生对社会中的人以及人性进行品读,认知到人的高尚与卑劣,不断反思,完善自身人格。读现象能力主要指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够判断社会形势和社会现象,准确辨识真伪和善恶。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向人和社会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人的行为和性格,加强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读人能力和读社会能力,并在了解人和社会的基础上,认识并改进自身存在的缺陷。
其次,交流能力。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写作能力主要指学生对事件的叙述能力、人物描写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情进行艺术加工,进而凸显人物和事件的个性,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听说能力主要指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接受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学生只有在接收并理解对方信息之后,才能够根据对方的信息进行语言组织,进而表达自己的观念。并且,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的技巧,既要满足交流的需求,又要达到交际的目的。例如,当一轮话题结束之后,学生要考虑结束话题、继续话题或者转换话题,进而选择合适的语言。
(三)核心态度
首先,认同度。认同度主要包括学生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情感,明确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学生认知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为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发展观念,加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其次,热爱度。热爱度指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的自爱,在语文学科上体现为对汉语语言文字、语文学科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重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了解,积极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学生的精神培养。另外,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
[2]张蕾.彰显学科特色,突出核心素养——试论“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窦桂梅,胡兰.“1+X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