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临床分析

2017-06-20 11:16李树红
医学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血脂胰岛素血压

李树红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0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25名患者,然后对两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脂代谢、肝肾功和血尿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时,患者会出现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风险,且此时出现的几率要高于单一的糖尿病。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胆固醇值;三酰甘油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饮食的需求有了更大的变化,饮食结构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而且发展到今天,该疾病不断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也对一些中年人及青年人有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从临床来看,2型糖尿病往往和高血压一同出现,在高血压患者中,有20%合并糖尿病,而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1]。可见,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较为普遍。本次研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0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25名患者,然后对两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脂代谢、肝肾功和血尿酸进行比较分析。在选取的50例患者中,25例高血压组患者,包括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在(59.15±10.12)岁,空腹血糖(8.59±2.47)mmol/L;对于单纯糖尿病组来说,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在(57.31±8.72)岁,空腹血糖(8.37±3.22)mmol/L。同时,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排除了以高血壓、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肾功不全为第一诊断的病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对选取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进行测量。同时,要严格分析患者的体重指数,分析患者的腰臀比。同时,在患者处于休息状态时,测量其坐位右上臂的血压。同时,要有效汇总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信息。要在患者清晨空腹时,进行静脉抽血测试,抽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测定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的值。

此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合并高血压组25例患者选取口服格列美脲1 mg,qd或二甲双胍0.25 g,bid,也可以联合使用。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统计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用t 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

2结果

2.1两组病例基本资料对照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见表1。

2.1两组病例实验观察结果对照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TG和TC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救治效果 在25例合并高血压组中,予以专业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患者有20例(80.00%),效果一般患者有2例(8.00),效果较差者有3例(12.00),总有效率88.00%(22/25)。

3讨论

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发病率较高,病发症状多,因此治疗起来需要综合考虑,并且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监测,严格观察患者的体征,然后对症下药,提升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2]。从临床实践情况来看,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在很大几率下也会患有高血压疾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几率,并且也极大地提升了死亡率[3]。也正因为如此,2型糖尿病成为当前医学临床治疗的重要疾病。

从临床情况分析可知,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很大程度上同患者的肥胖程度有极大的关联,同时,一些发病因素与胰岛素抵抗及其后发病有极大的联系,进一步来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HDL的降低和LDL的增加情况,有很大的几率会造成高胰岛素血症[4]。而胰岛素抵抗在一定情况下会对跨膜阳离子的逆转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会造成细胞内钙水平的提升,进而出现血管收缩的问题,从而产生高血压病症。从实际情况分析来看,高血压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有遗传基因引发的[5]。也正因如此,想要在临床中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管控力度,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肾脏功能的检测力度,要实行定期检测的制度,有效记录患者的血糖情况。

对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来说,想要更为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就需要注重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注重有效提升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患者的高血压[5]。如果在临床中,患者确诊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此时,需要展开强化降压治疗,要在较大程度上让患者的血压下降,保证在130/80 mmHg以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避免或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进而很好地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50例病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成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经过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高血压患者比率更高,较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要高,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风险非常高,有2型糖尿病患者,其有较大一部分有合并高血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给与更高的关注。

同时,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TG和TC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时,患者更为容易出现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风险,相比单纯性糖尿病,其发病风险更高,而血脂异常以TG和TC均升高较多。可见,高血压的检出率和血脂异常有较大的关系,舒张压升高非常明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之后,其脂肪组织会相应的增加,但是此时,肌肉的含量却相对较少,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肥胖程度[7]。

不仅如此,胰岛素抵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脂蛋白酶的活性,这样就造成血脂升高问题的出现。此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伴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的紊乱,造成脂肪酸的游离,进而造成血中TG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与此同时,高血脂又极大地促使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如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没有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的话,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并发高血压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有效控制血糖,这样能够更好地预防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糖尿病在发病时,大血管也会带来一些病发症状,这些症状多由血压、血脂等因素造成的[8]。也正因为此,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肾脏功能进行严格监测,观察和分析这些器官功能及运行状况,然后深入分析实际情况,从其根本的病因胰岛素入手进行治疗,有效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另外,要有效把控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一旦临床中确定合并高血压,此时,就需要通过强化降压进行治疗,快速控制患者的血压,将其合理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这样一来,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或者延缓心脑血管和肾脏病发症状的出现[9]。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要求患者口服格列美脲1mg,qd或二甲双胍0.25 g,bid,或者联合使用,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非常好的疗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学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143-144.

[2]赵浩.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0,50(5):107-109.

[3]孫学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143-144.

[4]赵浩.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0,50(5):107-109.

[5]付翰林,王新良,王婷婷,等.浏阳市成年居民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2):1384-1390.

[6]张丽萍.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0):298-299.

[7]顾梅榴,朱秀国,徐先锋,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4):651-653,657.

[8]陶汉蓉.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82例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3):73.

[9]董美华,钱云,陈再芳,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0-13.

编辑/高章利

猜你喜欢
血脂胰岛素血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稳住血压过好冬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你了解“血脂”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