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勋
摘 要:柑橘是农业中经济效益较好的果树,也是能有效提高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作物产品之一。目前我国的柑橘种植面积还在扩大之中,面对种植过程中时常出现的病虫害现象,科研人员需要针对影响产量和质量的角度深入柑橘病虫害综合方式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09
农业生产中柑橘的病虫害会让其生长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严重下降,有害生物让柑橘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包括植物的代谢和品质都会受到恶劣的影响,给区域农业的经济价值造成很大的损失,也影响了柑橘种植农户的利益和收入。
在我国柑橘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是具备一定效果优势的手段,对生态环境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种植柑橘的农户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但是我国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部分地区还没有推广开来,很多种植户都使用传统农药反复且多次的喷洒柑橘,以期达到防止病虫害的目的。但是经常使用同一种农药会让害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在使用剂量上也会呈现上升趋势,不仅浪费资源和资金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我国农业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用自然可控的病虫害治理方式为柑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1 柑橘病虫害特点概况
根据柑橘的生长特点,可以总结出柑橘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金龟子和卷叶蛾的虫害现象通常出现在春季,而叶甲类和溃疡病症会在夏季出现,这些病虫害都会影响到柑橘的质量和产量,给农业的经济效应带来一定危害。据调查,我国的柑橘容易出现的病虫害为螨虫类,因此加强柑橘植株的引进检疫过程,用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柑橘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柑橘的经济效益。
2 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概况
2.1 预防病虫来源
柑橘很多病虫害都是在预防过程中没有完善造成的,如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柑橘根结线虫病、柑橘线虫病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病原因都是检疫对象病害未到位导致的。因此在种植柑橘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检疫工作,并对涉及到柑橘生长过程中的所有材料和苗木进行充分检疫,严禁从新区和无病区等病区引进苗木和接穗,控制好病虫害的蔓延程度,对新引进的苗木和接穗实行消毒处理。还需要将整个种植园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创造无病无毒的柑橘生长环境,积极培育无病苗木,建立无病苗圃,地点应选择无柑橘病虫害发生过的地区。对虫害可能发生时节的植株进行监控和预测,合理借助配合生态环境的手段降低病虫害给柑橘的影响。在冬季的时候做好清园和修剪工作,将冬季的病虫害源头切断,有效降低病虫害高发期对植株的影响。正确的预防和监测工作可以帮助柑橘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当以预防环节为主。
2.2 加强培育管控
很多地区的柑橘种植都是在其他地区引进植株后再进行繁殖,因此引进植株的是否可以安全培育成为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点。根据柑橘引进的原则,经过调动和寄送的柑橘植株、种子、接穗、果实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檢疫过程,以证明该品种和批次的柑橘不携带危险病虫害,并经过无毒处理才能运送到种植园培育。培育柑橘的种植园也需要远离病虫害的传播地区,还需要靠近交通发达的位置,满足园区无毒无害的情况下又具备浇灌条件。在选好可以培育的无病虫害的母株之后,需要对柑橘培育过程进行持续性的监管。在有病株出现时判断好病虫害的种类并及时采取消毒或药物防治处理,在必要时需要对病害植株进行挖除和烧毁,以免虫害蔓延影响其他柑橘的生长,促抽梢整齐,缩短幼果嫩期,减少病菌侵染的范围扩大影响整片园区。
2.3 有机手段配合
农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业部门影响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增加具备物理性质的有机病虫害防治手段提高柑橘的经济效益。害虫通常具备有有一定的趋光性和趋味性,因此利用光和气味吸引并杀死害虫才是环保和提高产量的科学做法。在实际的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可以将频振灯悬挂在柑橘园中,如果种植园中有水塘还可以将其悬挂在水面上方,在害虫被频振灯电晕后可以直接落入水中淹死,达到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其诱杀的效果。而飞蛾更喜欢味道较重的物体,因此将味道较大的物体和电子杀虫器结合起来同样可以防治虫害。
3 结束语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对柑橘产量提升和环境友好的种植必要环节,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病虫害防治科学实践。通过进行科学的预防、培育和治理柑橘植株,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柑橘的产量和质量,从周期性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对柑橘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段诗运,刘进.柑橘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浅谈[J].浙江柑桔,2013(01):21-23.
[2]成玮,蒋飞,武向文,等.上海市柑橘病虫害的种类和分布调查初报[J].上海农业学报,2015(03):152-156.
[3]卢杨信,梁毅,周凤丽.浅谈桂中地区柑橘疫菌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10(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