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初探

2017-06-20 00:42方坚满胡澍如林嘉锐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方坚满+胡澍如+林嘉锐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 广州 528000)

摘要:该作品改变传统的研究视角,从学生对创新能力养成的自身诉求出发,对学生提升自主创新思维的对策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生为本”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探讨,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并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应该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实现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53-03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以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教育是我国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然而,当今国内的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对指导者的依赖越发严重,这正是缺乏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表现。就此,我们从学校以及教师的角度出发,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方面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二、“以生为本,还学于生”引导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以生为本,即是学校在办学行为上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工作;还学于生,即是从以教为主导向学为中心来进行转变。从主要依靠教到主要依靠学的改变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1.以生为本,实施比例式差异化教学。现今,大多数教师以自身为中心,注重考试分数,忽略了牢固树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没有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和兴趣特点因势利导,无法真正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即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天生智力上的差异和非智力因素如性格、学习认知等差异,使得在班级教学中学生对同一位教师讲授的同一个内容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消化,而教师也很难在授课过程中将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换多种说法一再讲授。从学生角度出发,无法以生为本,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便更谈不上创新性思维的自我养成。因此我们建议高校应实施比例式差异化教学。比例式差异化教学是对现行差异化教学的一种优化。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就制定了差异化教学,并将其发展到世界前列。尽管如此,它仍有不足,例如要如何平衡差异化教学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同时满足学生及家长考试成绩的需求。所谓的比例式差异化教学,就是在对学生学科知识结构予以系统培养基础上,承认学生的差异,在课程学习上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比例式差异化教学,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得以自我养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希望学校不管在办学行为上还是在教书育人方面都应以生为本,并顺势让我们的学生沿着各自的优点发展开来。以生为本,实施比例式差异化教学是实现以教为主导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重要第一步。

2.还学于生,推进“以教为主导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黄莹教授认为差异化教学强调的是“教”如何更好地为“学”服务。说明在当今的教学体制中,应慢慢地将以教为主体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然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教育仍多多少少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至上,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工作,忽略学生本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教师应试授课,使学生在大学教学中仍处于被支配地位。学生早已习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上文提到以生为本,实施比例式差异化教学是实现以教为主导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重要第一步,那“还学于生”,就是“以生为本”的一个延续。若只是以生为本单方面的行动,尽管实施了比例式差异化教学,也无法完全让学生养成创新能力。在谈到“还学于生”,关键是要让学生主体觉醒,要为自己读书,为兴趣读书,以学为上的理念来引领推进“以教为主导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迈出重要第二步:还学于生,确立学生的核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再加上学生本身从“我得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了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有效引导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以如何落实“还学于生”,更好地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为主要问题,从学生角度思考并做出以下讨论。根据我们在网上做的调查数据,同学不愿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因大致有二种:缺乏实践经验(占62.69%)、一些项目具有强制性和高挑战性,引起学生逆反(占50.75%)。对此,我们提出“百研斩”这一概念。其想法来源于一款英语单词学习的手机APP——百词斩,与其类似,“百研斬”就是将一个科研项目按照学生自主的设置分成若干个小的科研任务,通过每天的跟进和修改,完成每一个小科研任务,从而最终完成最后大的科研项目,以达到“化大为小”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实践经验,并将高挑战性的项目化成几个低挑战性的小科研任务,以此来实现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以生为本,还学于生,两者相辅相成,紧紧相扣。“比例式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优势,“百研斩”在比例式差异化教学的支持下落实还学于生,共同推进以教为主导向以学为中心进行转变,促进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三、构建实践教学新平台促进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创新,是当今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然而,创新离不开实践,所以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实现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对创新能力自我养成的一个有效方法。

1.构建课外实践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有学者研究指出,对学生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所有的重要的事或活动,大约有4/5是发生在课堂外的。也就是说,我们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牢固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结合实践活动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仅有理论没实践的教学是空洞的,纸上谈兵只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不出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从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观念来看,不能仅仅表现为通过专才教育获得较强的专业能力,应该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从强化实践能力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亲临其中,基于理论知识进行课外实践,在课外实践中又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促使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我认为我们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创新培养基地,着力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可有效引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在给予我们新动力的情况下促使我们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2.构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信息化。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与时俱进,通过网络来构建实践教学新平台,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实践教学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水平,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中都遵循一个基本程序“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反复练习”,但这种模式其本质仍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它存在着某些缺陷:(1)学生数量多,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2)教学时间少,学生难以充分模仿练习;(3)难模仿现象存在,通常教师实践后,学生容易忘记操作要领,课后无法在空闲的时间进行模仿练习。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相比较,“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学从教师主导、知识本位向学生为本、能力本位的转变。利用网络空间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具体体现在:(1)学习时间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自由安排时间学习。(2)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地点、提高学习效率。(3)可随时反复观看来巩固知。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实践过程,直到学会。可见,构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是释放学生创新活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好课内理论的同时,结合课外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再借助网络实践教育平台来增强大学生本身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四、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化,合力促进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实现学生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为目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大力为社会活动服务。

1.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促进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教育科研相辅相成,坚持以教研带动科研,以科研推促教研,其研究成果直接受益于学生,服务于社会。所以实现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成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大学中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模式,能促使老师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通过建立学科教研中心组,对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带动学生一起展开讨论,逐步改进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在科研方面,教师带着学生搞科研,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在提高个人教学育人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自我养成;教学科研形成良性互动的同时,教师与学生也互相提高自身水平,教师通过接受社会委托培养,培养社会中所需求的专才,并进行技术指导,开发科技产品等社会服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创新型专才,服务于社会;而社会服务又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并改善了教学科研的条件。因此,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2.推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模式,提高大学生整体水平。当今我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并没有普及到所有大学,其原因在于:(1)当今大多数大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经验,无法与教师形成很好的配合,能力上不能与教研科研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相适应;(2)自身经费不足,难以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1)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应该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联系起来,让老师带着学生走以教育为中心,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并结合社会实践的道路,使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此模式下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专才。(2)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社会服务项目与自身所从事的教学科研任务相结合,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知识产业从而获得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所需要的经费,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社会服务中又利用自身优势获得经费,再利用所得经费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使之更有利于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身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网络化社会的今天,我們应该本着以生为本并还学于生的原则,实施差异化教学并推进以教为主导向以学为中心进行转变。构建室外及网络实践教学平台,与课内理论知识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改进教学理念,让教师带着学生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道路,让学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实现自身价值,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促使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

参考文献:

[1]黄莹.英国差异化教学政策及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黄莹.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相关研究[J].文教资料,2010,(10).

[3]贺武华.“以学习者为中心”理想下的大学生学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3,(3).

[4]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

[5]周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4,(1).

[6]吴清一.国家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5.

[7]黄岩松.基于网络空间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设想与应用策略[J].长沙明政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19)2.

[8]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OL].中国电化教育,2001,(8).

[9]梁树颖.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实现教育教学新跨越[Z].2007.8.20.

[10]闫学玲,赵恒章.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8.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