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摘要: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起步较晚,對国外成熟节目的借鉴学习一直伴随始终,节目引进模式成为了目前各大卫视炙手可热的首选方案。然而节目引进毕竟不是万能,在数十年的节目引进中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早期的益智类节目《开心辞典》作为案例,分析在火热的节目引进背后的本土化创作特征与全球化反思。
关键词:综艺节目;引进;开心辞典;本土化
一、中国电视媒体行业急剧发展
相较于西方发达成熟的电视媒体行业,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起步较晚。在六十年代,西方已经进入电视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同一时间,中国才相继建立电视台并开始制作电视文艺节目。最早的电视剧是1958年北京电视台制作的《一口菜饼子》,而最早的电视综艺节目一般可追溯至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距今天不过短短的三十多载。就是在这刚刚过去的的三十年里,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日均收视时长达到每人近三小时(160-170分钟),全国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达到116台,中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已经超过96.95%,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近些年相关数据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但电视作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主导力量是不容置疑的,电视依然是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媒介。急剧发展的市场,巨大的利益,以及并不完善的行业模式,驱使着大批电视从业人员努力探索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道路。模仿作为最原始的学习方式,节目引进便成了许多卫视媒体的首选方案。
二、综艺节目引进大行其道
电视综艺节目作为组成电视文艺的重要部分,与电视剧并驾齐驱,为观众在忙碌之时提供放松娱乐,通过收看电视综艺节目获得休息是中国观众普遍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现端倪之后,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随着中国体制改革开放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受到了欧美日韩等国外成熟媒体的直接影响。“节目引进”是指以国外成熟的电视节目为模版进行节目创作,从最初单纯的照搬克隆,到模仿借鉴,再到后来慢慢的自我意识崛起,努力创新并融入本土化特征,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却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形象可划分为四大阶段,即综艺表演、欢乐动员、益智访谈和真人秀。对国外节目的借鉴学习伴随综艺节目发展始终:从最早的《正大综艺》,到魅力不减的《快乐大本营》,再到风靡一时的《开心辞典》,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模仿甚至克隆的痕迹。随着版权意识的普及与国内外传媒合作的加深,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向购买版权甚至共同开发制作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真人秀时期,这种节目引进的方式更是如日中天,一时产生井喷现象,受到了普遍关注,前段时间的《奔跑吧兄弟》等节目,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也获得了业界的赞赏。可以说在每一时期,由节目引进模式制作而成的电视综艺节目总是能引领中国电视的娱乐潮流。收视率排名靠前的电视综艺节目也基本都是来自于国外节目的引进,由此可见目前节目引进模式在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中的火热程度。前一段时间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关于“节目引进”为主题也展开了讨论。从最早的由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引进制作的精品节目开始,蔓延至各省市地方的卫视传媒也逐渐大量引进节目进行制作。节目引进的国家也不在只局限于西方欧美等电视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有来自与我们具有相似文化的日韩等周边国家,早期的节目传播路径也非常直接:欧洲——美国——日韩——港台——国内。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腾飞,电视传媒行业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综艺节目从国外引进节目的数量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频繁。
三、节目引进中的经典案例分析
《开心辞典》是2000年7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花费40万英镑从英国引进的一档益智类综艺节目,其原型是在英美等诸多国家有着超高收视率的大型娱乐博彩节目《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百万富翁)》,由中央电视台在购买后进行重新改编制作。央视的这次的节目引进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旋即在中国开启了益智访谈类节目的蓬勃发展,因节目的知识科教作用和节目中竞争的激烈性,益智类节目受到了广泛欢迎。《开心辞典》一度跃居中央电视台收视率第一位,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取得双丰收,在国内被国内众多卫视媒体所效仿。中央电视台在改编制作《开心辞典》中融入了许多本土化特征,从两者之间比较不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中西在电视节目制作上理念的不同。
首先,《开心辞典》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在最终奖品的设置上。《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中引诱人心的最终大奖是赤裸裸的百万现金,消费主义泛娱乐化倾向一览无遗。《开心辞典》则是变成了表明相对应价值的实物用品,用实物奖品代替财富,隐去现金的资本性质。物件奖品暗喻肯定,带给选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感,远大于金钱的刺激。一夜暴富这种现象在中国从来就是被社会所贬低的,观众难以接受含有这一性质的电视综艺节目。其次,《开心辞典》在题目设置上独具匠心,避免枯燥单调;同时强调教化功能,在保留趣味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实用性,把教化功能暗藏于娱乐休闲中,甚至一些观众在关注题目方面超过参与选手、主持甚至奖品上。再者,《开心辞典》突破了以往节目单纯的知识竞赛,融入了等多趣味环节,以“人”为中心。在问题回答中,允许选手使用手机和互联网,这都给当时的单调的电视媒介形式注入了全新活力;节目允许个人自由报名,使得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普罗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把以往坐在电视前的观众拉倒节目之中,成为节目参与的主体。节目中更强调“人”的属性,“人”在节目中摆脱了机械答题的简单形象。最后,《开心辞典》提出“家庭梦想”的概念,参与者的感情常常是节目所着重渲染的地方。许多选手来到节目中常常是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节目中表现出的真情实感给观众留下了及其深刻印象。现场亲友团的加油助威、答题遇到困难时亲人的帮助支持、实现家庭梦想的勇气和执着,这些细节完美的实现了“一人努力全家开心”的口号,把传递亲情和共同圆梦的理念贯穿节目始终。
四、全球化与和本土化的问题
通过分析经典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我们看到了节目引进与本土改编之间的较为原始的微妙关系。近些年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快速发展,引进模式给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拿来主义”极大的减少了节目在制作时耗费的资金和人力,将风险规避到最小化。随着中国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综艺节目引进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逐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目前国内收视率排名靠前的电视综艺节目基本都是来自于国外节目的引进,难道我们真的就可以安心节目引进就可以高枕无忧?在呼啸而来的全球化巨浪中是否还有中国综艺节目自身特色的一席之地?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媒的力量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落,各地的人们密切关联,交流日益繁复,电视呈现的文化逐渐开始融合甚至单一。这种悄然的力量带来的改变因其隐蔽性而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自然演变,弱势文化面临着被消弱、同化甚至消解的困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不应该被我们忽视的。当时优秀的《开心辞典》,经历过多次改版,到今天也已经停播不见踪影。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虽是原因之一,但是引进节目中原本所蕴含的文化差异才是导致节目消亡的真正原因。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原有的禁欲苦行的生活传统一去不复返,西方文化中深刻的思想价值底蕴被表面的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所取代。《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本身就是西方博彩节目,在益智科教的外衣之下,节目中最原始的核心依然是宣扬人们对自我欲望的膜拜、鼓吹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贪婪攫取,助长人们的投机心理。这种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是西方工业文明给全球带来的副产物,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价值格格不入。正是因为文化之间有差异,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利用这种文化差异,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提高创新水平,将本土文化融入到节目之中,让中国电视节目从“节目引进”变成“中国智造”,从而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也未尝不可。
“全球化”被广泛提到的同时,“本土化”作为与它相对应的词汇被人们所关注。“本土化”是保证电视节目在制作时不被淹没于全球化中而努力展现自身特色的一把利剑:在节目制作时从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出发,注重语言、技术、文化等元素的把握,一切以观众的习惯和喜好作为核心,使受众在电视节目中感受到归属感的存在,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全球化和本土化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开心辞典》的成功与其节目本土化特色是分不开的,《开心辞典》的本土化改编特征依然能给当下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制作时带来示范和启迪作用。
节目引进只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一时之计,要想走向成熟,自主创新性和本土化是不可或缺的。最初的模仿并沒有错,但是在借鉴学习之后,是否能形成自身特色并将它延续下去保持活力?我们在对国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借鉴学习之时,去其糟粕取其精髓,努力保持民族化本土化特色,深刻挖掘观众的内在需求,才能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在全球化中迷茫的我们。本土化是一个值得一提再提的概念,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中国电视行业的不断成熟,电视综艺节目一定会迎来全新的黄金时期。
参考文献:
[1]韩青,郑薇.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陈序.娱乐模式:从明星到百姓——浅析中国点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J].新闻记者,2005(2):71-73.
[5]郭艳民,刘培.浅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模式引进与本土化改造[J].中国电视,2012(9):44-47.
[6]童庆炳.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学与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在民族性和开放性之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