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生需求评估及满足路径

2017-06-19 23:39彭泼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转型评估学校

彭泼

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承载体的地方高校而言,转型不仅是办学的大趋势,也是契合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一致的战略思路。该文通过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为出发点,着力分析在转型过程中,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思路都应放在教学主体的学生之上,让刚性的管理和弹性的人才培养相结合,将管理型学校向服务型学校转变,实现学校与地方建设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地方院校转型 需求层次 服务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26-03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以后,以迅猛的势头保持旺盛发展趋势。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为1129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在校生2308.51万人,毕业生608.16万人。时至2015年,统计数据有了明显变化,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已发展为1219所,本专科共招生737.85万人,在校生2625.30万人,毕业生680.89萬人。除去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院校外,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共有646所,占到本科院校总数的85%[1]。在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中,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料开发的主力军。如何让地方院校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切实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提升竞争力和实力,这不仅是行政和教育部门思考的问题,也是关乎国家未来战略发展的问题。基于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务院在2010年5月5日,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文件规定了教育的主体性和战略性地位,并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该纲要对地方性高校转型有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优化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上,要求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要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水平、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是地方性高校转型的基本思路,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今后生存的价值所在。

该文将以《纲要》为依托,分析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和可实施路径、改革过程中学生的需求维度,以及为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提出满足学生需求的建议。

1 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路径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高等学校(2001版)》的统计,在普通高等学校(1033所)中,4个直辖市拥有138所,28个省会城市拥有417所,占我国全日制高校总数的53.73%。截止到2001年,我国1033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地级城市高等学校占478所,占整个高等学校数量46.2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分布的不均衡性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垄断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地方性高等教育发展则受到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挤压和辐射双重作用[3]。

地方性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载主体[4]。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性高校的改革方向是改革的重点,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不同学者就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等不同方面展开探讨,虽学者意见不尽相同,然而关于转型方向的讨论是大致统一的:地方性高校改革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旨在培养能够直接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5]。

以实践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师资队伍、办学理念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多重配合。教师队伍需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夯实教学行为的理性基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知识的应用性;与此同时,创新高效管理体系,精简机构冗员,切实为学生服务成为地方性高校转型的重中自重。此外,切实确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关系,强化地方性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技能,只有在这种多元结构的配合之下,地方性高校转型才能顺利开展。而在上述路径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核心,如何以多元的学校组织和社会组织结构巩固学生的中心地位、满足学生的独特需求成为地方性高校转型不可避开的重要话题。

1.1 转型中的高校学生需求评估

需求理论及需求层次。需求最早作用于社会福利研究范畴,意旨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一定的生命历程中的匮乏状况[6]。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将会损害个人生命的意义。社会需要是个体需要的集合,它同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关,同需求供给的制度性结构相关,同物质匮乏相关[4]。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社会需求有不同的评估标准。马斯洛认为人的共性需求分5个层次:生理需要、人身安全的需要、社交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7]。Bradshaw[8]则认为社会需要包括以下四重范畴:规范性的需要、个人感觉到的需要、表达出来的需要和比较的需要。多亚尔及高夫提出了一个基本需要满足及社会结构的理论模型,认为身体健康和精神自主是人类的终极需要,其他阶段性和社会性的需要围绕该两大需要展开。

总而言之,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人类需求维度及需求满足的社会结构都有不同的期待,然而学者们都认同需求满足的必要性和体现政府职能的公共服务机构在需要满足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服务大体系下的一个子集,既有推进科学进步、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公共职能,又有和贡献社会的公益职能,其满足学生需求的任务是势在必行的。

1.2 现行的高校学生需求评估

现行的针对高校学生需求的评估体系方向众多,或侧重精神需求、或侧重生活和学习需求,并未形成一个一致的宏观评估体系。故而本文将借用Bradshaw[8]教授的四维度需求说来浅谈高校学生的需求评估体系。

(1)规范性需要。既组织管理者认同的被评估对象的需要。此时的评估主体是高校管理机构,他们根据长期管理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需求展开建构。在该维度下,学生的适应性需求和就业达成需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满足上述需求,高等学校通常会组织一系列诸如适应性小组、新生活动营、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旨在增强大一新生的适应性,使之更好地在新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皆建成了就业信息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意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求职培训和职业培训,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衔接。上述活动为满足大学生的适应和就业需求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

(2)个人感和表达性需求。前者指作为主体性的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又未表達出来的需求,后者则将主观感受组织化和具体化了。关于该层面的需求评估研究较少,并未有确切数据证实大学生作为需求评估主体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环境中的个人需求,因此该维度可以成为支撑高校改革的后续研究重点。

(3)比较性需要。既不同群体在对比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间不同办学理念的差异,都有可能促生学生的比较性需求。可惜的是,这部分需求在现有文献中研究较少,比较效应同需求的相关性和因果性并未得到实证验证,因而该需求也是值得学校和学术界继续探索的地方。

综上所述,现行的高校学生需求评估体系主要由以下两个不足:其一,现行评估以学校管理者作为主体的规范性需求评估为主,以学生作为主体性的评估体系还未得到校方重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个人体验、理解和认知情感变迁,以及学生切实感受到的同其他同类学校的差距并没有数据支撑,因而可以说学校政策制定是以管理者为导向的规范性管理形式,本应占据主体地位的学生需求被边缘化了;其二,现行评估维度较为零散,虽涉及面很广,然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化的宏观评估体系,因而在探知学生需求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架构和实证数据支撑,这也在客观上巩固了以管理者为导向的评估体系的形成。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大学生需求及满足路径虽没有具体数据支撑,笔者试图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评估框架,试图探究地方性大学在改革过程中的学生需求内容,并对每一维度中满足学生需求的结构化机制做出尝试性解剖,进而提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政策性建议。

(1)生理需求。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生的生理需求满足受到市场和行政双重力量的冲击,作为管理者的校方既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又要考虑维护基本生活措施所花费的成本,其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地方性高校在资金、资源和区位上同重点学校相比并不占优势,因而满足学生身理需求的举措可能相对较少。虽然如此,然而生理需求是五大需求之首,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校园活动的基础。作为管理者的学校可以克服传统的“大学生吃苦论”,让校园建设同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让基础设施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校园形象,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让其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积极学习,服务社会。因而在高校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后勤社会化进程,令市场力量代替行政力量满足学生多样的生活需求,使其作为消费者而非被管理者自由选择,笔者认为这是地方性高校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2)安全需求。大学生校园安全问题是校方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地方性高校在改革背景中如何应对校园安全问题更成为组织者考虑的重点。绝大多数地方性高校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安全事故,或者加强巡逻和安全知识教育,或者以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监测,这些措施对保障学生安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校园安全事故同社会安全因素、传媒因素等交织影响,更添复杂,因而现代高校除了在实质上保证学生安全外,更要积极应对安全事故中受波及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在安全事故负面影响下学校的公共形象问题。地方性高校应在紧抓安全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增加服务意识和公共形象建设意识,不仅积极保障学生安全,更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将维护校园安全同维护学校公共形象相结合,将服务学生同保护学生相结合,令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在学生和学校的双重层面降到最低。

(3)社会交往需要。作为正值青春的大学生,其社会交往需要较高中时更为强烈,社会交往的平台也更为多元和复杂。现行地方性高校采取了诸多积极措施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如联谊活动等,其对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改革倡导校企联合,尤其对地方性高校来说,就业是评判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因而作为组织者的学校可以相应地为学生搭建更多的社交平台,尤其是校内校外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企业相接处,耳濡目染之中学习企业的办事逻辑和做事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提高其社交的多面性,也有利于推进学生就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变化。

(4)获得尊重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成年不久、又距社会不远的群体,其获取尊重和认可的需求较其他年龄段来说更为强烈,学生也更容易因试图获取尊重而做出过激举动。作为管理者的高校虽不能在方方面面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然而行政机构提升服务意识,从服务提供者而非管理者来解读学生行为,将极大地减少学生同学校、尤其是学校行政机构的冲突。而提升服务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而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告知其获取尊重的适宜途径,使之明白获取尊重需要个人和环境的共同努力。

(5)自我实现的需求。工作岗位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主要场域,工作成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地方性高校旨在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因而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关键环节。为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校方可以采取多元措施,将技能培养同成就激励相结合,多鼓励学生从事有意义、能够获得成就感的生产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校方可以在教学中强调鼓励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另一方面,校方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校园竞赛场域,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趣味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实现自我。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性高校的改革应以学生为重点,以科学而实证的方式评估需求,掌握学生心理动向;与此同时,在不同层面上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令其感受到学校的人性化和服务化管理模式。而在需求满足过程中,增强地方性高校的服务意识,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成为满足上述多维需求的共性因素。因此,将管理型学校向服务型学校转变是需求满足的重中之重。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管理模式,切实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6.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 王保华.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

[4] 贾美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自我身份的重构——基于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96-99.

[5] 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8-71.

[6] 岳经伦.中国社会政策[M].上海:格致出版社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 Abraham Harold Maslow.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Z].1943.

[8] Bradshaw.J.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Z].1977.

[9] J·韦德·吉力.相互作用大学——美国重振活力之源[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10] 熊志明.广东高等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转型评估学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学校推介
沣芝转型记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