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华
摘 要 大学英语考试改革对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应在总结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大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运用能力,让改革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文化交际 听说能力 网络运用
目前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我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阅读和做题能力还可以,但他们的听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很差,这就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但应用语言的能力不够。导致这一现象有很多原因无不与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机制、课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有关,这些已不能满足新时期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人们逐渐对中国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察觉,许多英语教学者和教育专家都对我国非英语专业教学课程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本人认为在设计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幾方面的问题。
1 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也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某些人看来,学语言,如英语,就是把一个个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最后把它们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母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忽略了词汇的深层内涵,很难达到用词准确。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利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的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可见,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就必然会造成语义上的差异。因此看来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文化意识。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所以说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实践当中缺一不可。
2掌握教材内容,加强听力口语练习
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而教师对教材内涵的挖掘程度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后,授课时,能够注意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则以主导者的身份,适当地讲解,适时地创设语言实践情景,使学生在模仿、实践中形成运用英语的技能。英国英语教学专家Harmer(2000)也指出,成功地外语课堂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投入(Engage);学习(Study);运用(Activate)。语言学习者是否积极投入是有效学习的必要前提。
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必须创设听英语的环境,让学生养成听英语的习惯。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创设听、说英语的环境,让学生多听英语,多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是最省时的听力训练方法。口语提高的关键在于“练”,熟练才能生巧,“自说自话”是极有效提高口语的一种方法,另外大量阅读地道的英语阅读材料或者书籍,也是提高口语的根本途径之一。
3运用多媒体,克服英语学习障碍
当今时代,大学生见识广,思想新,学外语也要有不断的新的输入方式、新的输入源,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学习途径的单一势必使学习者感到枯燥厌烦,从而失去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网络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手段,多媒体外语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们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融为一体,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用形象化的、动态的方式加以表述,实现了学习的多通道、多元化,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更好、更快、更扎实。
总之,以上论述只是本人对非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一点看法。也就是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应在总结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大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和运用能力,让改革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408.
[2] Jack C.Richards.1986.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张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