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月英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而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组织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教育学生学习和思想道德的执行者。班主任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组织教育管理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職业道德。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学生的情况不同,管理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和修养
班主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对学生起着榜样的作用,广博的学识和精深的业务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多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班级经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强化自律意识,端正职业态度,完善自身人格,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陶冶学生。
二、制定严格的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报到的第一天,班主任就要将学校的有关规定告知学生。
1.请假制度
由于现在生源素质较差,一些学生谎话连篇,所以请假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一般的事情比如过生日等不准假。如果确实需要请假,家长跟班主任取得联系才可以。一是确保学生确实有事,二是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事离开学校。请假还会与每个月的学生考核挂钩,事假病假会适当扣分,最后得出每个月的德育量化成绩。
2.上课纪律
中职学生坏毛病很多,如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等。规定学生课堂中不允许睡觉、玩手机、聊天等,如果有则扣掉学生的平时成绩,班主任也会扣掉学生的德育分。
3.晚自习纪律
中职生自控能力差,晚自习时间不是在学习,而是互相说话、打扑克、玩手机等。为此,班主任安排一名学生管理纪律,让学生轮流管理,看谁管得好,给予奖励,这样学生的晚自习情况能有所好转。
三、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
学生之间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起矛盾,班主任要及时掌握情况并且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以免引起大的纠纷。还有的学生在家里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到学校后处处找麻烦,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想办法帮助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果不能及时帮助疏导,有的学生会对一些问题产生偏激的看法,甚至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耐心,通过交流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引导学生走出阴影。这样多次开导学生后,学生自己也学会了疏导的方法,不会自己钻牛角尖,渐渐由问题学生转变为大家都喜欢的好学生。
四、关爱学生,恩威并施
班主任要爱自己的班级,爱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关心爱护,让他们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这样学生会有班级意识,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尽自己的力量为班集体争光。学生扬长避短、互相帮助,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形成。如果学生没有班级意识,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认为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说明班级已经出现问题了,班主任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班主任要常和学生交流,聆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思想上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和班主任交流。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明知故犯的错误,班主任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威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应该受到惩罚,还要引导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及时总结、改进,确保班级管理顺利展开
当班级管理机制形成后,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处理完后自己归纳总结工作方法与不足之处,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出改进的方法。班主任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同学之间交流较多,所以互相比较了解。班主任通过与学生多交流后,可以总结出更好的学生管理方法。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件琐碎的事情,而且学生每天的突发情况很多,班主任必须灵活处理,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在管好班级的同时,让学生喜欢上班主任,这是班主任最大的成功。笔者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要继续摸索更好的班级管理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