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梅
[摘 要]
随着泛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普及并不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思维的要求相比还有其不适应性,需要从党务工作主体、传播内容、载体方式等方面做出有效回应,以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互联网思维;高校学生党建;因应之道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6-0053-03
马克思曾说过:“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1]“生存的社会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与之相对应的“思想方式”、“世界观”的变化,高校学生党建也不例外。俗话说“改变从思维开始”,本文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涉主体、内容、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其相对于互联网思维的不适应性,并据此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或多或少借助互联网谋求转型提升,但更多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还属于“+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尚有差距。下面主要从高校学生党建所涉工作主体——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等专职党务工作者,以及传播内容、载体方式等三方面予以分析。
(一)主体权威弱化。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活动,教师权威既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也是维系师生关系的法则。以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等为主体的高校党务工作者,他们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知识、道德和法理等权威的综合。[2]在传统教育生态中,学生对于党建内容、方式的选择都处于被动状态,党务工作者憑借自身相对学生而言的知识优势、资料占有优势、与名人接触的机会优势等,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综合权威。但在互联网生态中,这种建立权威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因为学生只需通过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百度、检验上述主体所授与党建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百度和慕课,与不同党建专家“交流对话”;可以通过网络论坛、QQ群、朋友圈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虚拟社群。这种情况下,党务工作主体相对学生而言的传统优势日渐趋弱,综合权威受到挑战,学生的“向师性”必然趋弱,学生党建工作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内容相对固化。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传统党建教育内容是稳定的,其强调、崇尚和传播的信仰也是以稳定为基础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够。比如“两课”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和党建知识的主要来源。一直以来,这个体系相对稳定,内容审核严格,但其单调冗长、内容枯燥、缺少变化与互联网快速迭代、加速更新的要求存在不相容性。对学生而言,当这些既有的书本知识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鲜活的社会现象时,他可能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僵死原理和教条应付考试,而与自己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的养成割裂开来。
(三)方式仍较传统。随着互联网技术、平台、应用、商业模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快速演进、新应用层出不穷、新业态蓬勃发展,工具属性、媒体属性、社交属性日益凸显,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加速拓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4]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普及率达到53.2%。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又远远超过平均速度,手机网民占比达95.1%,与2015年相比提高5个百分点,选取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的网民同比增长84.8%。身处校园,我们也不难看到:现在入学的大学新生,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比如Kindle)几乎已经成了标配四件套。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落后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节奏。一方面,相关党建内容还主要依托纸质载体,网络内容开发不够,路径上还主要通过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开大会、读文件等传统形式;另一方面,即便党建内容传到网上,但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主要还是基于固定终端设计,专门针对“互联网”移动化而开发的党建内容和传播手段不多;二是虽然有针对移动终端的考虑,但实质上并没有按照互联网思维和逻辑运作,仅仅是将新媒体和互联网要素简单融入传统模式,还只能算是上文提到的“+互联网”。
“社会结构已经为互联网所改变。要适应这个结构,你必须遵循互联网本身的逻辑。”[5]针对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适应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应对措施。
(一)工作主体:塑造开放、平等、协商背景下的新型权威。面对时代发展要求,传统意义上先定的、自上而下命令型的权威,必须要向互联网思维要求的“后致性”、协商性的权威转型,高校党务工作者需要通过开放的思维和平等的意识,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人格魅力,塑造与互联网思维相适应的新型权威。
开放的思维。哈耶克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指出:“承认无知乃是智慧之源……要认识社会我们就必须首先意识到我们对许多有助于人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东西必然是一无所知的。”[6]随后又进一步指出“‘已被承认的人类无知将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加大……那些陶醉于知识增长的人往往成为自由的敌人。”[7]哈耶克在半个世纪之前就论证了人类对客观世界存在着大范围的无知,所以人类需要对无知世界进行没有限制的、自由的探索性实践。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知识折旧不断加速,全球性知识库加快形成,再加上普罗大众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无论是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还是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等,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快知识更新,保持好奇之心。
平等的意识。“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并相信“在新的课程概念中将出现一种新的教育秩序,并形成一种新的师生关系。”[8]尤其是方便“4A”(Anytime、Anyplace、Anyway、Anypace)学习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务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交互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更应该是一个常态。党务工作者应从内心深处放弃居高临下姿态,树立“用户为中心”、“学习者则用户”的理念,成为学生有关党的知识、党的观念、党员意识有效形成的引导者与关心者,而非传统党建工作中的绝对控制者、命令的发布者,从而建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型施教——受教关系,更好地担当起多尔强调的“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9]之角色。
(二)传播内容:实现开源理念下的随时而新。要体现时代性。党建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建知识和理论能够解释现实问题的程度。这就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传授的党史党建理论知识,不仅要能解读过去,更要能体现多姿现实的时代特点与可能的未来。即便是传授过去的、历史的知识,也要以当下的、全球的视野去分析和比较,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死”的知识,更从中得出“活”的可以启发现实、指引未来的规律。并且在党建内容生成过程中,可以借鉴互联网的迭代思维和去中心化特点,在与学生的协商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内容,既把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最快地融入学习内容中,也大大地降低了相关内容的生产周期。这即是“内容為王”的互联网思维要求,也有助于克服机械讲授书本知识、读文件、听报告的弊端。
要做到来源开放化。前文介绍了互联网思维的开源理念。高校党务工作者也可以借鉴这种开放性的党建内容生成模式,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党建活动的执行者,还是党建内容的研究者与实施者,实施时要创造性地开发党建内容,使党建工作本身成为一个动态的、多方交流的、发现与发展知识与文化的过程。但在内容生成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必须坚守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这与互联网的开源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要提高针对性。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曾批评过宣传工作中的“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他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0]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塑造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党性修养的主渠道,更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传输内容,在完成普遍要求的党建知识基础上,按照互联网思维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适当推送一些个性化、差异化内容,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也为及时把握学生需求和兴趣,快速进行行为分析和趋势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工作方式:注重互助探讨和线上线下一体。要互助参与代替单向度灌输。教学活动要顺应信息化时代教学理论新的范式和要求,从“学”的需求出发设计“教”[1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亦应如此。在进行党建教育时,应改变单纯由党建工作者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模式,多采用对话、论坛等方式,与学生平等讨论,从单向度的观念灌输者,逐渐转变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党史党建知识习得,向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知识习得方式转变。这样既容易抓取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倾向性意见和典型说法,又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疑点难点,掌握问题的特点、原因和变化规律,激发其内在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
要从线下到线上线下一体。当前人们学习知识、传播观念有两个转变趋势:一是从依托课本、教室等纸质媒介和物理空间向基于电子媒介和虚拟空间转型;二是从依托一般互联网向基于移动互联网转移。高校学生党建应将相关内容和活动转化到网络上,通过“微内容”“微视频”“微党课”等形式,不同程度实现“互联网+内容”,使党建活动可以线下线上一体,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尤其是要顺应终端的移动化趋势,利用移动互联网打造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共同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包括手机党务杂志、党务WAP、党务APP、党务微博、党务微信,把宏大的理论讲解适当转化为“短”、“小”、“实”的内容,在各类移动终端上承载展示,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接受创造条件。此外,还可以把党建融入对学生人生成长的服务中,将QQ群、微信群、校园吧、论坛等互联网社交媒体进行系统整合,从心理辅导、人际交往、情感支持到职业咨询,在为学生提供服务与帮助的过程中达到回顾党的历史、传播党的思想、弘扬党的精神,以及增强学生党性思维、提高学生党性素质的目的。
人类的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变革,近现代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追随者。而在这次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可以说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很多领域甚至有创新和领跑的可能。在互联网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结合中亦是如此。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互联网的思维,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涉及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载体等关键要素入手,推动高校学生党建从传统党建生态向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党建生态转型,更加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高校学生党建就一定能够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又弥补其不足和缺欠,有效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2]黄庆丽.教室权威的丧失与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16(3):18-2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15/c1001-29024126.html.2017-01-15.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com.cn/. 2017-01-22.
[5]朱珉迕.“+互联网”,还是“互联网+”?[N].解放日报,2016-11-16(2).
[6][7][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4. 49.
[8][9][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238.
[10]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78.
[11]郑太年.教学范式转型是否可能[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34.
作者系上海开放大学杨浦分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卞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