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电影《荒野生存》是美国著名导演肖恩·潘所拍摄的一部电影,灵感来源于美国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Jon Krakauer)1998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在其小说中讲述了1992年发生的真实事件。电影《荒野生存》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孤傲的少年独自走向荒野生存的经历。并且,该部电影获得了第17届纽约哥谭奖“最佳影片”奖和第65届全球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电影《荒野生存》灵活的将自然生活和社会事件交替展现给观众,借此来凸显荒野生活的自由和单词,与男主人公追求本真的心灵理想相互呼应,在少年的眼中荒野就是他内心所追求的世界。也就是说,荒野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一、 出走荒野的物質化时代背景
克里斯托弗如愿离开了嘈杂都市,克里斯托弗妹妹在独白中说道:“他想要找到自我的价值和自我存在感,想要摆脱社会、家庭和物质对自己的束缚,它们的存在使得克里斯托弗的变得非常的渺小。”当克里斯托弗的父亲选择一辆豪车作为他的毕业礼物时,克里斯托弗直接且激烈的拒绝就是对物质生活的厌恶。人性的物质化、社会的物质化以及亲情的物质化,让克里斯托弗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彻底摆脱这种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克里斯托弗走出都市生活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克里斯托弗想要回归到个体生命,另一层意义是克里斯托弗想要寻找属于人类的真正童年记忆。[1]电影中引用梭罗的诗句:“不是爱情、不是金钱、不是名誉、不是信任、不是公平,我仅仅想要事情的真相。”克里斯托弗想要的真相就是逃离社会的利益、纠缠之后,单纯的生活在自己的王国中。然而,当下的社会中,教育也变得物质化。卢卡奇从一开始对商品的拜物教的批判到物质化现象的出现,他认为,物质化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表现在商品制造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所掩盖。在物质化的掩盖下,人类变成了物质的奴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利益化和物质化。在物质化教育的氛围下,人类只是被当作社会改造的工具和利益的追求者。
二、 出走荒野的生命理想
阿拉斯加是美国典型的荒漠地区,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却也是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托弗一心向往的国度。镜头随着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托弗的足迹给观众展示了荒野中奇幻的景色。电影《荒野生存》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类生存的意义有效的结合起来,让观众耳目一新。克里斯托弗是一个超脱现实向往自由的人,电影中所展示的荒岛景色不仅仅标志着美,更是作为男主人公生命的理想而存在着。一切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那样的引人注目,不是为了展示自己,也不是为了展现美,而且因为它所象征的意义是那样的美好。因此,导演在拍摄影片时,刻意的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色来给观众传递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的向往和个性。电影《荒野生存》中,借助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托弗妹妹的口吻和克里斯托弗的自言自语给观众展示了克里斯托弗托弗内心对自由和自我的无比向往,这也是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托弗一心想要去大自然生存的主要原因。[2]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电影出现了多个象征“自由”的场景,比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由飞翔的海鸥;在广阔的原野上悠闲自得的鹿群等,这些自然现象给观众展现出人类社会中少有的生命力和灵动,也是这些大自然的景色让克里斯托弗托弗千疮百孔的心灵得到安慰。电影中多次对其向往荒岛生活的话语进行重复“我想要去阿拉斯加”,在克里斯托弗眼中,阿拉斯加就是自己心中理想的王国。然而,众所周知,阿拉斯加是美国著名的一毛不拔之地,但是却远离都市的喧嚣和虚伪的社会,在这里充满了自由和真实,生活一切都那样的平静,真切。阿拉斯加是克里斯托弗理想的王国,是支持克里斯托弗托弗生存下去的信念。导演别出心裁地将克里斯托弗托弗入住荒岛的故事称作是“我的诞生”,这也意味着阿拉斯加是克里斯托弗托弗追求生活本真和自由的新开始。
三、 追寻荒野中的自由是生命的起源与归宿
老子曾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自然界并不会偏袒任何人。大自然伟大、宽容且慈祥,电影中克里斯托弗托弗猎到了一头驯鹿,非常高兴,为了回馈给大自然,克里斯托弗托弗将驯鹿的心脏奉献给自然。但是,克里斯托弗托弗还没来得及将新鲜的肉制作成熏肉,就被成群结队的苍蝇撒下了卵,人类主义再一次被大自然无情地摧毁,克里斯托弗托弗不由得叹息:人类,绝对不是万物的主宰者。所有有生命的个体都在享受这这个世界。难道这就是克里斯托弗托弗一心向往的国度吗?一个连生存都变得艰难的荒野,会成为他的家吗?这里可以看做是人类的家远吗?耶稣在荒野中遇到了撒旦,并且遭受撒旦的试探,最终耶稣向撒旦证明了自己的身份。释迦牟尼在荒野中的菩提树下顿悟,修练成佛。也就是说,荒野是原始宗教的开始,也是生命的起源,人们能够在荒野中感受到自由和真实。克里斯托弗托弗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庄严的皈依仪式,在木板上刻下自己钟爱的诗句,向着荒野宣布自己成为大自然的居民。荒野所呈现的自由和人类所追求的自由、荒野所呈现的文明和人类历史的文明,并不相互对立,也不相互矛盾,而是,荒野的自由引领着人类的自由,荒野的文明引领这人类的文明。
四、 克里斯托弗的死亡与存在价值的获取
在荒野顿悟之后,克里斯托弗自信满满地走向都市人群,但是,几个月之前,护送克里斯托弗平稳到对岸的大河,如今却变得异常凶猛,阻断了克里斯托弗回归人群的道路。阿拉斯加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克里斯托弗很快就吃光了身上携带的食物,饥肠辘辘,他到处寻找植物来充饥,但是,却误食了野土豆后中毒。赫拉克利特曾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来时的大河和去时的大河,已经不再是一条河流,一切都在变化,无物常在,也就是这“无常”教学是死亡的开端。死亡,意味着消失、黑暗和恐慌。但是,在这个荒岛上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却也是死亡,死亡凭借其强大的震慑力逼迫人们对其进行思考。克里斯托弗在荒岛中度过的几个月,接受了一生中最好的教育。在荒岛上,克里斯托弗放下了自己内心的愤怒、惶恐和绝望,拿起来大自然赋予自己的力量。于是,克里斯托弗从荒野出发,踏上了寻找人群的征途。尽管那条大河已经变得满目狰狞,但是,他已经领会到大自然的寓意。在克里斯托弗的遗言中,他写道:“只有在分享的时候,幸福才是最真实的。所以,我的一生非常幸福快乐,我感谢上帝。愿上帝保佑你们每一个人。落款是他曾经想要抹去的名字:克里斯托弗·约翰逊·麦坎德斯。”由此可见,克里斯托弗接受了自身的名字,也是对自身存在的认同,对生命意义的领悟。
五、 现代人渴望的潜在生存方式
电影《荒野生存》给观众预设了一个野外生存的方式,但是,在克里斯托弗身上并没有完整地展现出来,造就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不能说克里斯托弗的野外冒险是对现代人的教训,人们常常将這些追求自由而牺牲生命的事件认为不值得,但是,我们却从克里斯托弗的内心向往到实际行为中看到了人格的魅力,所以说,克里斯托弗的荒野之行是值得人们所赞扬的。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中,人们的感情变得更加的淡薄,缺少克里斯托弗这种敢说敢做的人。大多数人都是生存在恐慌的社会中,但是,在不远的以后一定会得到所想要的生活用品,然而得到这些并不是那样的容易,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就变得更加的专注;除此之外,可以从克里斯托弗身上看到不平常的畏惧——对自我的畏惧,难以正视自己。德国雅斯贝斯真切地讲出了人们生活的现状,人们的生命那样的短暂而又脆弱,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卢梭在很早就提出了“回归自然”的概念,当今社会有多少人想要回归自然,但是能够多少人敢于或者勇于踏出那一步,大多数人还是被困在人情圈和感情圈中,于是乎,“回归自然”就变成了一种内心的向往,即便是回归自然,也有可能已经到了老年的状态,因此来讲,“荒野”是现代人内心渴望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只有年轻的克里斯托弗敢于放弃自己的生活,勇敢的走向荒野。电影《荒野生存》不仅仅给观众描述了人类对自由、梦想的追求,更是给观众展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催热和人性的丑陋,在带给人们震撼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反思。
结语
电影《荒野生存》改编自一个发生在1992年的真实故事,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青年追求自由和理想,但是却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无比的脆弱和渺小,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克里斯托弗就像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异类,捐献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在荒野中生存。电影营造了一个悲伤的故事结局,借助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的死亡来引发人们对当今社会下如何寻找生存方式的一种思考,这是该部电影给人们最大的启迪,值得关注。最为重要的是,借助电影《荒野生存》所讲述的故事,引导观众进行思考,如何更加完美的诠释生命和尊重生命,具有丰富的人性哲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丁·杜森,曹昱.致命吸引:现代电影中的荒野[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4):63-72.
[2]彭彤.《荒野生存》飘荡在旷野的生命之诗[J].西南航空,2008(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