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2017-06-19 23:02李艾婧
时代经贸 2017年3期

李艾婧

【摘要】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济南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促进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济南区域金融中心;金融聚集;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生态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互联网经济驱动之下,金融业正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201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金融业列为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之首,2013山东省政府金改22条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济南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2016年济南以凝聚金融力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和三年行动纲要,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

一、济南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意义

区域金融中心是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形成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枢纽。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金融资源集聚效应,使金融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南翼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地区,目前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而济南在多个方面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和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要成为区域性综合型中心城市,必须具有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辐射功能,金融辐射功能则是其中重要一项。

建立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将促使大量金融资本和由此携带的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济南,从而带动济南及周围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化济南作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能够直接促进济南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开放,促进济南金融业快速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因此,把济南市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对济南市金融业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果

济南市金融业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财税贡献率稳固提升、存貸款规模稳定增长、不良贷款率全省最低。2016年数据显示,济南市金融业增加值和税收均稳居全省首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9位。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方面,金融机构加快集聚,金融体系日趋完善,金融市场快速发育,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顺利迁址济南,村镇银行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小额贷款公司有序发展,典当行业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步入发展正规,外资金融机构,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及海康人寿、中英人寿先后入驻济南,金融组织体系得到极大完善和健全。根据山东省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上半年,济南市有法人保险公司2家、保险省级分公司8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51家、期货公司营业部22家、农信联社6家、银行33家、信托公司2家、资产管理公司3家,共有金融业从业人员约6万人。资本市场方面,到2016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总数32家,股票33只,新三板挂牌公司105家。济南市金融市场的资金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二)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济南市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进展显著,但要达到地区资金融通和聚散枢纽的地位,还存在—定的欠缺,表现在:

1、经济发展水平的辐射能力不足。与国内其他金融中心相比,济南的经济总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济南市GDP水平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等地位,另外,济南市的周边地区经济—体化程度较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2、政府扶持力度欠缺。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力。相比其他金融中心城市,济南的建设规划较晚,金融产业观念较为薄弱,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的政策尚不完善,地方政府集聚金融资源和金融产业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延缓了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发展建设。

3、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不强。虽然近年来济南市已进驻了大批金融机构,初步建成金融CBD,但相比成熟的区域金融中心,济南市金融资源仍较单一,金融产业集聚和金融市场辐射能力亟待加强

4、金融市场发展有待提高。济南市的银行业发展仍需要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力度,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有待扩大,保险市场的覆盖面和深度方面仍需加强,信用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较少,交易方式也过于单一,辐射面较强的金融机制及其相关的电子平台正待形成。

5、金融人才结构性短缺。目前济南高级金融人才匮乏,诸如金融产品设计人才、金融投资管理人才、、风险管控人才等高级金融人才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济南金融业发展,减缓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三、促进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壮大取决于区域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济南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首先应该大力发展济南市实体经济,提高城市的经济影响力。这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稳健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金融集聚提供坚实基础。

(二)合理定位,突出济南特色

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应该立足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特点,服务于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的金融发展需要,以山东经济产业为依托,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依托中央商务区,打造以资本集聚为核心,以银行、证券、保险、私募、众筹和财富管理为支撑的金融集聚新区,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金融—体化,扩大济南对周边城市的金融影响力。

(三)增强政府支持力度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强化组织规划力。根据《山东省“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相关政府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金融发展战略,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其次,应加强政策鼓励,以促进金融集聚。通过推出优惠政策和提供优良服务,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济南;再次,政府应依据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金融信息化水平。

(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发达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石。所以,济南市的金融市场发展策略应该包括:

1、促进银行业发展。银行业是济南市金融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支持驻济银行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丰富产品,完善服务;积极吸引国内外银行入驻;深化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充分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资发展,打造私募投资集聚地,尽快形成统一、集中、规模化的辐射全省及周边地区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

3、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发展。济南市保险机构应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政府也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保险业发展,提高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在金融制度创新方面,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基金管理公司之间应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联盟合作,支持中外金融机构之间开展合作;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借鉴、引进国际金融创新产品,诸如住房贷款证券化、多样化资产管理业务等。

(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包括:

1、优化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在全社会弘扬诚信意识,完善社会信用激励机制,加强征信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综合运用舆论监督、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强信用监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行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完善法律环境建设,提升监管水平。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地区金融市场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完善信贷市场法律法规,充分明确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强化对涉及金融债权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创造有序、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另外,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体系建设,落实授权制度,加强责任约束,保障金融发展秩序。

3、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金融合作。在金融基础设施有保证的前提下,完善金融业结算体系和电子银行票据管理系统,提升金融业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一行三會”和山东省金融办参与的金融机构协调体系,组织召开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促进区域信息交流。

4、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是金融机构资金聚集和融通的重要媒介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屏障。要大力发展会计、评估、担保、律师等各中介行业组织,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高中介服务水平,降低金融交易风险和成本。

5、大力培养和引进金融人才。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因此,济南市应拓宽培训资源,强化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提高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吸引金融高素质人员投入到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中。

综上,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健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推动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