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用苎麻“中苎 2号”饲草化刈割模式研究

2017-06-19 17:09王延周喻春明唐守伟戴求仲朱爱国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日产量苎麻时间段

王延周,喻春明,唐守伟,戴求仲,朱爱国,熊和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 410205)

原料生产·生态环保

纤用苎麻“中苎 2号”饲草化刈割模式研究

王延周,喻春明,唐守伟,戴求仲,朱爱国,熊和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 410205)

相对于饲用苎麻,纤用苎麻具有品种多、种植面积广等优势,因此开展纤用苎麻的饲草化研究可加快南方地区“麻改饲”的应用和推广。文章以纤用苎麻“中苎 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不同高度处理下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变化,进而确定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的饲草化的最佳刈割高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9月份之前,“中苎 2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高于苗期,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年风干物产量和粗蛋白产量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饲用品质和叶茎比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中苎 2号”在湖南长沙地区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牧草化的最佳刈割株高为:3月 6日 ~4月 22日阶段建议为 120~130 cm;4月 23日 ~7月 22日阶段为 100~110 cm;7月 22日 ~9月 2日阶段为 95~110 cm;9月 3日 ~10月 27日阶段可以在 60~65 cm收获,如刈割期提前超过 10 d,建议在 90~100 cm左右刈割。

苎麻;中苎 2号;饲草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是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的多年生宿根型草本植物[1],是我国特产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纤维品质优良的纺织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苎麻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 90%以上[2],苎麻起源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3],世界各地的苎麻均由我国直接或间接引入,故苎麻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草”[4]。苎麻又是一种湿草类速生型多叶植物[5],也可作饲料作物开发利用[6-7]。其嫩茎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8],可与苜蓿相媲美[6.9]。

目前的饲用品种比较少,但纤用品种很多。纤用苎麻品种综合性状比较优良,适应性广、产量性状高和抗逆性强。纤用苎麻虽然以追求纤维产量和品质为主,生长前期纤维含量可能会比饲用苎麻高,但作为饲草,对纤维含量有较为宽松的要求,因此可以从主推纤用品种中筛选适合做饲草的品种。根据苗期长势、发蔸能力强,茎秆纤维少,叶片多等饲用苎麻性状特点进行初步筛选,并进行多年刈割试验,可以快速获得综合性状较好的饲用品种,是推进“麻改饲”最便捷的途径之一。目前全国苎麻种植面积上,饲用苎麻种植面积小,而绝大部分面积是纤用苎麻。纤用品种一旦可以作为饲用品种,在麻区可以快速应用,同时可以“以点带面”快速推广。因此研究纤用苎麻“中苎2号”饲草化刈割模式的意义重大。本研究充分利用反刍动物对纤维的利用特性,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建立“中苎2号”适当的刈割株高,从而获得高产量和品质较好的饲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纤用苎麻品种“中苎 2号”,是从黑皮蔸 S2×圆叶青 S3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早熟纤用苎麻品种,该品种发蔸能力强,植株挺拔,茎杆粗壮,均匀一致,群体结构协调,在分株能力上尤为突出,在品比试验中单位面积的有效株数要比对照圆叶青高 40.93%[10]。

1.2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刈割株高设计 4个处理,以 20 cm为梯度,分别设计 H1(60~80 cm)、H2(80~100 cm)、H3(100~120 cm)和 H4(120~140 cm),每个处理 3个重复,共 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 3.5×2.5 m2,种植株距与行距分别为 40 cm和 50 cm,每个小区每行 8蔸,共 5行 40蔸。2012年 11月 14日覆膜移栽种植。田间试验时间为:2014年 3~10月。

1.3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国家苎麻种质资源圃,地处长沙市望城区星城镇。试验期间的田间管理主要为施肥、除草、抗旱和预防病虫害。在生长期间,视天气状况适时灌溉,雨天注意开沟排水防渍,每次刈割后,有杂草及时人工锄草。雨天注意开沟排水防渍。试验期间施肥情况如下:2013年冬培管理,施复合肥 375 kg/hm2和有机肥 7000 kg/hm2。2014年尿素施肥 5次,分别为 4月 1日、5月 4日、6月 20日、7月 16日和 9月 5日,施肥量分别为 187.5、187.5、120、120和 225 kg/hm2。2014年复合肥施肥两次,分别为 5月 30日和 7月 16日,施肥量分别为 225、120 kg/hm2。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生长速率与叶片数调查

以 H4刈割处理选择植株调查,随机从不少于 5蔸麻中选择不少于 12株的植株进行生长速度与叶片数目调查[11],每次调查从株高 40 cm后开始,标记并编号,每隔 3~4 d早上 9点左右进行测量,用卷尺测量植株基部到生长点的高度[12]。为了避免边际效应,所选麻蔸与植株不在边行。叶片数调查时,茎秆底部与顶部叶宽小于 2 cm叶片不计算在内,并进行底部黄叶调查。所测高度取平均值即为株高,叶片数取平均值即为植株叶片数。

生长速率(cm/d)=生长净增加高度(cm)/生长间隔天数(d)

1.4.2 产量测定

苎麻 90%以上植株高度达到处理高度范围内就可以刈割,刈割时留茬 5 cm左右。一般非雨天植株无露水的条件下进行刈割测产与采样。苎麻采样时,5行取中间 2~3行测定鲜产,测产前,按 5点采样法,采鲜样 1.00 kg以上(植株不少于 12株),准确称重后,65℃条件下用烘箱烘干后称重,烘干样备用测定营养成分。小区采取的样品,先测定株高,再叶茎分离,测定高度平均值为收获高度。根据测产小区的饲草鲜重、面积和样品鲜重、风干重,计算出每个小区的每公顷风干物产量。称重后根据叶风干重与茎风干重之比值和小区风干物每公顷产量计算每个小区的叶风干物质产量。结合风干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换算出每公顷苎麻的蛋白产量。小区日产量根据小区产量与收获时间间隔计算。

1.4.3 品质测定

风干样品充分粉碎并混匀,参照张丽英[14]的方法进行水分、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洗涤纤维的测定。与参考方法不同之处,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洗涤时间为90 min[15]。饲料相对值(RFV)计算采用现今 NFTA(美国国家饲草测试协会)所用的预测模型(以绵羊为动物基础),用干物质采食量(DMI)占体重(BW)的百分数和可消化干物质(DDM)占干物质百分含量来预测计算 RFV[16-17],从而比较各组之间的饲用品质。

式中:

1.5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2007进行数据处理,用 IBM SPSSStatistics 21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数据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均以 P<0.05为显著性水平检测,用 Duncan法多重比较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苎2号”株高、生长速率与叶片数变化动态

由表 1可以看出,“中苎 2号”在第 1~4次调查期内进入快速生长,第 5次调查期内开始阶段进入快速生长,中后期进入缓慢生长。第 1~4次调查期大部分时间内,“中苎 2号”生长速率明显高于调查前苗期,分别由 1.73、1.41、2.50、2.30 cm/d增加到 3.00~4.50、3.63~4.57、3.69~5.33、2.88~4.23 cm/d。第 5次调查期内,“中苎 2号”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前 4次,最高生长速度只有 1.96 cm/d,与调查前苗期的生长速率相比增幅不大。在调查期内生长速率增长趋势上,第 1~4次调查期内先增加后稳定再下降,在调查后期明显下降;第 5次调查期,生长速率略微增加后急速下降。第 1~5次调查期内,“中苎 2号”的生长速率分别在株高 90.6、72.6、68.4、75.1和 49.8 cm达到最高,为 4.50、4.57、5.33、4.23、1.96 cm/d。根据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中苎 2号”第 1~4次调查期内,生长速率和株高变化动态进入“积极生长”,有巨大的产量潜力,可以在株高为 115.5、 112.7、115.4、84.6 cm前,分别挖掘第 1~4次调查期饲草的产量潜力。“中苎 2号”第 5次调查期内,生长速率在 10月 13日(株高为 64.2 cm)急剧下降,在生长速率急速下降前进行最后一次刈割。

在叶片数变化趋势上,第 1~5次调查期内先快速增加并趋向稳定,在调查中后期达到最高值。第 1~5次调查期内,叶片数分别于株高 119.9、112.7、117.2、89.2、67.7 cm达到最高,分别为19.8、15.4、20.1、24.4、20.7 n/p。第 3~5次调查期后期植株底部出现黄叶,最后一次调查,叶片数分别为 2.1、2.2、1.1 n/p。第 4次调查期内,8月 28日,开始出现黄叶,叶片数为 1.5 n/p,9月 1日出现叶片数量剧减。根据叶片数目变化,同时考虑到叶片增大等因素,第 1~5次调查期内。可以在株高 119.9、112.7、115.4、89.2、67.7 cm左右挖掘叶产量潜力。

表1 “中苎 2号”株高、生长速率与叶片数变化Tab.1 Dynamics of ramie height、relative growth rate and leaf number of Zhongzhu No.2

2.2 不同株高“中苎2号”收获情况

由表 2可以看出,大部分处理的每次刈割基本上都按试验设计刈割,H3与 H4处理部分批次因为生长速率急剧下降,底部出现黄叶并开始掉叶而适当提前刈割。“中苎 2号”H1处理一年可以收获 6次,H2与 H3处理一年可以收获 5次,H4处理一年虽然收获 5次,但第 5次只在 70 cm左右刈割。

表2 “中苎2号”不同处理下的刈割株高和刈割时间Tab.2 Reaping height and time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Zhongzhu No.2

2.3 刈割株高对“中苎2号”产量的影响

2.3.1 刈割株高对“中苎 2号”年产量的影响

由表 3可以看出,“中苎 2号”风干物质和粗蛋白年产量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增加,其中茎风干物质产量随着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中苎 2号”的风干物质年产量中的整株、叶与粗蛋白年产量,H3处理与 H4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2处理。叶总蛋白产量明显高于茎,不同高度下,是茎产量的3倍左右。

表3 不同刈割株高下“中苎 2号”的风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t/hm2)Tab.3 Hay and crude protein annual yield of different reaping height of Zhongzhu No.2(t/hm2)

2.3.2 刈割株高对“中苎 2号”日产量的影响

由表 4可以看出,整株风干物质日产量上,第 1时间段,H4处理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第 2~4时间段,H3处理与 H4处理的整株风干物质日产量都比较高,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2处理。第 5时间段,H3处理与 H2处理的整株干物质日产量都比较高,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4处理。

表4 不同时期“中苎 2号”的整株风干物质日产量(kg/hm2·d)Tab.4 Total daily hay yield of different reaping periods of Zhongzhu No.2(kg/hm2·d)

由于苎麻的叶与茎相比,蛋白含量高,粗纤维低,营养价值高,所以挖掘产量时,叶生物质产量最大化是主要考虑因素。由表 5可以看出,叶风干物质日产量上,第 1时间段,H4处理最高,但只显著高于 H1处理;第2时间段,H3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高度处理;第3和第4时间段,H3处理与 H4处理的叶干物质日产量都比较高,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2处理。第 5时间段,H3处理与 H2处理的株干物质日产量都比较高,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H4处理。

表5 不同高率下“中苎 2号”的叶风干物质日产量(kg/hm2·d)Tab.5 Leaf daily hay yield of different reaping periods of Zhongzhu No.2(kg/hm2·d)

由表 6可以看出,整株蛋白日产量上,第 1时间段,H4处理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 H1处理与H2处理,与 H3处理差异不显著;第 2时间段,H3的整株蛋白日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第3、4时间段,H3处理的整株蛋白日产量最高,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2处理,与 H4处理差异不显著;第 5时间段,H3处理与 H2处理的整株蛋白日产量的都比较高,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H4处理。

表6 不同高度下“中苎 2号”整株的蛋白日产量(kg/hm2·d)Tab.6 Total daily crude protein yield of different reaping periods of Zhongzhu No.2(kg/hm2·d)

由表 7可以看出,叶蛋白日产量上,第 1时间段,H4处理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第 2时间段,H3处理的叶蛋白日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第 3、4时间段,H3处理的叶蛋白日产量较高,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2处理,与 H4处理差异不显著;第 5时间段,H3处理与 H2处理的叶蛋白日产量都比较高,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 H1处理与 H4处理。

表7 不同高度下“中苎 2号”叶的蛋白日产量(kg/hm2·d)Tab.7 Leaf daily crude protein yield of different reaping periods of Zhongzhu No.2(kg/hm2·d)

2.4 刈割株高对“中苎 2号”品质的影响

2.4.1 刈割株高与批次对“中苎 2号”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第 1次刈割时,出苗时间和栽培措施一致,影响因素少,可以用于研究高度对品质影响。由表8可以看出,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整株与茎的粗蛋白含量和叶茎比都在下降。H4处理,整株与茎粗蛋白含量和叶茎比最低,分别为 18.13%、10.57%和 0.718,显著低于 H1处理和 H2处理,但与H3处理差异不显著。叶蛋白含量不会随着高度而显著变化,因此,茎中的粗蛋白含量和叶茎比的下降,是造成不同处理整株粗蛋白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8 第1次收获不同处理“中苎2号”的粗蛋白含量(%DM)Tab.8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the first harvest of Zhongzhu No.2(%DM)

由表 8~9可以看出,“中苎 2号”在不同高度不同批次间,整株粗蛋白含量与叶茎比变化也比较大,分别从 22.49% ~12.81%和 0.789~1.808;不同批次内,随着高度增加,整株粗蛋白含量和叶茎比有下降趋势;H4处理第 1~5次都是最低粗蛋白含量,尤其是第 4次达到最低为 12.81%。叶茎比 H4处理在第 1~4次都是最低值,第 5次由于刈割株高为 72.1 cm,叶片中有花絮和种子,叶茎比才异常高。

表9 不同批次“中苎2号”整株粗蛋白含量与叶茎比(%DM)Tab.9 Crude protein content and leaf-stem ratio of the whole plant of different reaping batches of Zhongzhu No.2(%DM)

2.4.2 刈割株高对“中苎 2号”纤维品质的影响

由表 10可以看出,第 1次刈割时,整株的纤维品质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茎的粗纤维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着刈割株高增加,整株的粗纤维含量有增加趋势,茎、整株的 RFV有下降的趋势。叶的粗纤维含量和 RFV值随着刈割株高增加没有线性变化。叶的粗纤维含量在H3处理达到最大值,为 17.14%,显著高于 H1处理和 H2处理。叶的 RFV值在 H4处理达到最大值 158.47,显著高于 H2处理和 H3处理。在整株纤维品质中,H3处理与 H4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 H1处理和 H2处理。随着刈割株高增加整株的纤维品质下降,茎和叶茎比为主要原因,尤其 H1、H2和 H4处理之间。H4与 H3处理整株纤维品质差异不大,是因为两个处理的叶和茎品质的特点决定的。

表10 第一次收获时不同处理“中苎 2号”的纤维品质(%DM)Tab.10 Fiber qualit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the first harvest of Zhongzhu No.2(%DM)

由表 11可以看出,第 2~3次刈割,随着高度增加,整株粗纤维含量在增加,H4处理含量最高。第 4次略有不同,H2处理整株粗纤维含量位居第二高;第 5次,H4由于刈割株高为整株粗纤维含量,72.1 cm并不是最高,但前 3个高度处理,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2次刈割时,整株 RFV随着高度而下降,各高度处理间差别比较大;第 3次刈割时,整株RFV随着高度有下降的趋势,H1处理与 H2处理差异不大,H3处理与 H4处理差异不大,但前两者与后两者差异大。第4次刈割时,H1处理、H2处理和 H3处理,三者差异不大,但都明显高于与H4处理;第 5次,前 3个高度处理 RFV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H4处理由于刈割株高为 72.1 cm,RFV较高。

表11 不同批次“中苎 2号”的整株粗纤维含量(%DM)Tab.11 Crude fiber content and RFV of the whole plant of different reaping batches of Zhongzhu No.2(%DM)

3 讨论

3.1 根据纤用苎麻“中苎2号”的生长性能充分挖掘产量潜力

苎麻作为饲料作物,一般在株高 H1刈割。曾日秋[18]对 20份饲用苎麻资源进行饲用刈割,茎生长速率在 2.5 cm/d以上的仅 5份资源。熊和平等[19]在 4~5月期间测定“中饲苎 1号”在株高 65 cm前茎生长速率度仅为 2.20 cm/d。而喻春明等[20]研究报道,苎麻品种 7469在株高 40~100 cm生长期的长速率调查,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生长速率可达到 5 cm/d。汪红武等[21]在出苗后 10 d开始测定苎麻生长速度,第 1茬 30 d内生生长速率 2.83 cm/d,第 2茬为 4.84 cm/d,第 3茬为3.39 cm/d。由上可以得出,在株高 80 cm后苎麻还是处于快速生长。植物在其生育期内的生长速率变化一般是“缓慢生长 ~积极生长 ~缓慢生长”的动态过程,可以用 Logistic曲线进行拟合[22]。目前苎麻收割模式是苎麻“积极生长”初期进行刈割,没有充分挖掘产量潜力。本研究中也表明,苎麻在株高 80 cm后仍然保持很好的生长速率。“中苎 2号”在第 1~4次调查期内,株高 80 cm后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苗期。第 1~4次的调查前(苗期)生长速率在 1.73~2.30 cm/d,而“中苎 2号”分别在株高 115.5、121.1、115.4和 84.6 cm高于苗期。

生态因子与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影响植物生长动态的两大因素[23],第 2~4次调查期后期生长速率急剧下降与第5次调查期内生长速率降低,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月下半月多阴雨天气,其中 19~21、23~26日出现阶段性的阴雨天[24],对“中苎 2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影响。4月 19~22日生长速度锐减,从 4.43 cm/d下降到 1.47 cm/d,可能由于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的,期间 3日平均温度从 20.4℃下降了 16.1℃。这与熊和平等[19]的研究一致,在 5月 1日前后,平均温度从 17℃升高到 21℃,“中饲苎 1号”生长速率从 1.0 cm/d上升到 3.1 cm/d。7月21~24日生长速率锐减,从 3.69 cm/d降到 0.60 cm/d,可能是高温天气造成的,期间连续 3 d高温,3日平均温度从 30.3℃增加到 33.4℃。第 5时间段,“中苎 2号”出苗后就赶上适宜苎麻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苗期和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都很低,尤其是后期,生长速率仅有 0.4 cm/d。

9月之前,纤用苎麻“中苎 2号”在旺长期生长速率高于苗期,有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叶片数目随着高度而增加并趋向稳定,但到恶劣环境条件,生长速率急剧下降,叶片因出现黄叶而减少,因此可以在生长速率低于苗期,叶片减少时充分挖掘产量潜力。9月之后,“中苎 2号”进入繁殖生长,旺长期生长速率低于苗期,可在生长速率急剧下降前挖掘产量潜力。

3.2 根据风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挖掘“中苎2号”产量潜力

刈割株高是苎麻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主要决定因子[25]。研究表明,在株高 100 cm内,随着高度的增加,饲用苎麻年产量显著增加[26]。本研究表明随着高度处理增加,“中苎 2号”年风干物质产量也在增加,但是年粗蛋白产量在 H3处理达到最大值。“中苎 2号”随着刈割株高增加,刈割次数明显减少,这造成 H1与 H2处理的总干物质产量差异不显著,H3与 H4处理的总干物质产量差异不显著。从年产量的较度看,纤用苎麻“中苎 2号”刈割株高以 H3处理最好。

饲草地上生物量的生长速率是衡量其地上生物量的净积累的一个重要指标,地上生物量的生长速率因饲草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差异[11]。“中苎 2号”在不同生育期和环境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生产速率也大不相同。在不同时间段间,“中苎2号”风干物物质日产量和粗蛋白日产量达到最佳产量的高度处理各不相同,因此,在一年内,不同气候条件下,不能固定一个高度进行收割。

“中苎 2号”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叶茎比下降,叶风干物质年产量增加趋势低于茎的年产量。蛋白产量上,叶和茎增加倍速相差不大,不同阶段叶的蛋白产量是茎的产量 3倍左右,占总的产量比例在 75%左右,因此,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高度,虽然叶茎比急剧下降,茎和叶对蛋白产量的贡献率是基本不变的。

3.3 根据营养品质变化确定“中苎2号”饲草化优质刈割模式

很多研究表明,饲用苎麻随刈割株高增加,饲用品质也出现下降[27-28]。“中苎 2号”在第 1次刈割的饲用品质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随着高度的增加,整株和茎的粗蛋白含量在明显下降,粗纤维含量增加,RFV值下降。叶的营养随着刈割株高增加,叶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叶随高度的变化与与喻春明等[20]研究相似,在 40~70 cm高度范围,不同刈割期高度的苎麻叶粗蛋白含量变化不大,与曾日秋[18]和朱涛涛[27]研究不一致,这可能是本试验的头次刈割的高肥料和收获季节有关。随着高度的增加,“中苎 2号”茎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和叶茎比的下降,成为其整株粗蛋白下降的两大主要原因。

不同批次间,随着高度增加,整株营养品质在下降。参考任继周[11]的饲草评分方法,以粗蛋白等级数与纤维素等级分数乘积结果大小对不同刈割模式的不同批次的“中苎 2号”的营养价值做出评价如下:H1处理刈割中第 3次和第 5次为 6分,其他批次为 9分,平均分为 8.0分。H2处理第 3~5次为 6分,其他批次为 9分,平均分为 7.2分;H3处理第 1~3次为 6分,其他批次为 4分,平均分为 5.2分;H4处理第 1次和第 5次为 6分,其他批次为 4分,平均分为 4.8分。由得分规律可以看出,随着高度的增加,饲用苎麻的品质在下降。不同批次内,随着高度增加,整株 RFV随着高度而下降,但不同批次内各高度处理间差别不一样。

综上,由于“中苎 2号”随着高度增加营养品质在下降,因此,在风干物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日产量差异不明显的前提下,应在最低高度刈割。

3.4 确定纤用苎麻“饲苎1号”的刈割模式

综合每个时间段的“中苎 2号”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性状,确定其每个阶段的最佳刈割株高如下:

第 1时间段是从 3月 6日 ~4月 22日,与“中饲苎 1号”相同,以 H4处理最好,此时仍处于快速生长,整株干物质日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粗蛋白日产量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时刈割,粗蛋白含量仍然处于上等,粗纤维品质处于中等。根据 RFV值评价纤维品质,此时 H4与 H3处理差异不显著。根据此时 H4处理的收获高度,建议刈割株高为 120~130 cm。

第 2时间段是从 4月 23日 ~6月 15日,苗期生长慢,旺长期生长快,以 H3处理最好。此时此时,H3处理叶风干物质日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整株和叶粗蛋白日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粗蛋白含量仍然处于上等,粗纤维品质处于中等,RFV值大于108。根据此时 H3处理的收获高度,建议刈割株高为 100~110 cm。

第 3时间段是从 6月 16日 ~7月 22日,“中苎 2号”的苗期苗期处于最适气温,可以在旺长期在高温干旱来临之前刈割,以 H3处理最好。此时 H3理整株和叶干物质日产量与蛋白日产量显著高于 100 cm之前的两高度处理。粗蛋白含量仍然处于上等到中等,粗纤维品质处于中等,RFV值大于 108。根据此时 H3处理的收获高度,建议刈割株高为 100~110 cm。

第 4时间段是从 7月 22日 ~9月 2日,此时间段为高温阶段,没有影响“中苎 2号”的苗期生长,旺长期气候比较适宜可以延长刈割株高,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就要刈割。此阶段以 H3处理最好。此时,H3与 H4处理整株和叶干物质日产量与整株粗蛋白日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高度处理;但叶蛋白日产量上,只有 H3处理显著高于 H1与 H2处理。此时刈割,粗蛋白含量仍然处于中等,粗纤维品质处于中等。RFV值在 103.34~112.82,根据此时 H3处理的收获高度,建议刈割株高为 95~110 cm。

第 5时间段是是从 9月 3日 ~10月 27日,“中苎 2号”出苗后就碰上适宜苎麻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苗期和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都很很低。虽然叶片数目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但茎秆老化,必将影响到饲用品质,因此此阶段可以在 60~65 cm收获。如果刈割期提前超过 10 d,以 H2处理比较好。此时 H3或 H2处理都可以风干物质与蛋白产量差异不明显,显著高于其他高度处理,同时 H2处理的营养品质高于 H3。根据此时 H2处理刈割的收获高度,建议刈割株高为 90~100 cm。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苎麻品种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3.

[2]熊和平.苎麻多功能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J].中国麻作,2001,23(1):22-25.

[3]王文采.中国苧麻属校订[J].云南植物研究,1981,3(3):307-328.

[4]刘飞虎,郭清泉,郑思乡,等.苎麻种质资源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0.

[5]魏金涛,杨雪海,严念东,等.“中饲苎 1号”苎麻嫩茎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517-6519.

[6]Machin D H.Ramie as an animal feed:A review[J].Tropical Science,1977(19):187-195.

[7]刘国道,罗丽娟.中国热带饲用植物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507-508.

[8]喻春明.苎麻多功能深度开发利用系列报道之二:苎麻作为牲畜饲料的利用价值及潜力[J].中国麻业,2001,23(2):24-27.

[9]熊和平.苎麻饲用价值和方法的评价[J].饲料研究,1989(4):19-21.

[10]熊和平,喻春明,唐守伟,等.苎麻新品种“中苎 2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2):69-72.

[11]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2]揭雨成.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3]樊晓东,孙在红,钞振华.影响饲草生物量形成的因素[J].草业科学,2003(10):33-36.

[14]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3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49-80.

[15]田雨佳,曹志军,李胜利,等.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对滤袋法测定纤维物质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2):350-355.

[16]Paul R.Peterson.The relative Forage Quality(RFQ)Index Replaces RFV.CPM Short Course,2006,11(26):1-5.

[17]Rohweder D A,Barnes R F,Jorgensen N.Proposed Hay Grading Standards Based on Laboratory Analyses for Evaluating Quality[J].Journal of Animalence,1978,47(3):747-759.

[18]曾日秋.饲用苎麻资源筛选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9]熊和平,喻春明,王延周,等.饲料用苎麻新品种中饲苎 1号的选育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05,27(1):1-4.

[20]喻春明,王延周,郭运玲,等.饲用苎麻收割高度对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麻业,2002,24(4):31-33.

[21]汪红武,田宏,熊常财,等.牧苎 0904饲用苎麻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湖北农业科学,2015(20):5080-5083.

[22]吴勤,宋杰,牛芳英.紫花苜蓿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规律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7(6):21-24.

[23]陈晓远,罗远培.土壤水分变动对冬小麦生长动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4):403-409.

[24]章竹青,郭卫星,彭梦霜,等.2014年长沙地区气象条件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5(2):102-104.

[25]白玉超,郭婷,杨瑞芳,等.氮肥用量、刈割高度对饲用苎麻产量、营养品质及败蔸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12):112-120.

[26]郭婷.氮肥及收获高度对饲料苎麻饲用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7]朱涛涛.苎麻与南方主要饲草的饲用价值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28]Squibb K L,Mendez J,Guzman M A,et al.Ramie-a high protein forage crop for tropical areas[J].Grass&Forage Science,1954,9(4):313-322.

The Study of Cutting M odel of the Fiber Ram ie Variety“Zhongzhu No.2”as the Forage

WANG Yanzhou,YU Chunming,TANG Shouwei,DAIQiuzhong,ZHU Aiguo,XIONG Heping*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sha 410205,China)

Compared with the forage variety of ramie,the fiber varieties has distinct advantages of diversification of varieties,wide planting area and so on.Hence,it can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roject“fiber used as the forage”in the south with the research of fiber ramie ueds as the forage.In this paper,the fiber ramie variety“Zhongzhu No.2”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changes of growth performance,yield and forage quality of the ramiemowed at different heightwere throughly asses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cutting height for the fiber ramie.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The growth rate of"Zhongzhu No.2"in vigorous growing st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 seedling stage with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before September.The yield of drymatter and crude protei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utting height.Forage quality and leaf-steam r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tting height.The optimum cutting heightof"Zhongzhu No.2"in Changsha within a year were as follows:120~130 cm from March 6 to April 22;100~110 cm from April 23 to July 22;95~110 cm from July 22 to September2;From September3 to October27,it can be harvested at60~65 cm,and if the cutting time is advanced bymore than 10 days,it can be harvested at90~100 cm.

ramie;Zhongzhu No.2;forage

S563.1

A

1671-3532(2017)03-0120-10

2017-03-13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19-E0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BFC05)

王延周(1977-),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南方饲料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E-mail:wyzhcf@163.com

*通讯作者:熊和平(1955-),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麻类作物遗传育种与多功能开发。E-mail:ramiexhp@vip.163.com

猜你喜欢
日产量苎麻时间段
达州市改制成功6BM280G型移动式苎麻剥麻机
苎麻副产物复配育苗基质对番茄育苗的影响
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苎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苎麻剥麻机应用调查与建议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