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长 瞿 华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28;2.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服 务 经 济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与提升策略
夏杰长1瞿 华2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28;2.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表明,2000—2014年中国的IMS年均值在所选择的美国、西班牙和法国等16国中居于第五位,但其TC(CAI)和CA年均值名列第十位,RCA年均值名列第十二位,且2006—2014年TC(CAI)逐年下降,2004—2014年CA也逐年下降,RCA总体上也处于下降状态(2014年稍有上升)。TC、CA和RCA数值的变化表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上还未具有竞争优势。为此,文章提出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旅游服务业;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旅游强国
(一)旅游服务贸易概念与范围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凭借已有的或将被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从中获得报酬的活动*陈霜华:《国际服务贸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1页。。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境外)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地区)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根据WTO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提供,并经WTO服务贸易理事会认可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属于第九类,其中包括四项:(103)宾馆与饭店(包括供应饭菜);(104)旅行社及旅游经纪人服务社;(105)导游服务;(106)其他。旅游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有潜力的产业之一,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与经济地位逐渐被认识和提升。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文章选取2000—2014年旅游服务出口靠前的9个国家,即西班牙、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金砖国家”的其他成员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以及同处亚洲的马来西亚和泰国,根据2014年和2015年WTO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上述15个国家与中国(以下用国名首个汉字代替)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从而考察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大小。
1.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比较。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IMS)即出口市场占有率,是一国或地区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它反映一国或地区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比例提高说明竞争力增强*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659页;第660页。。其计算公式为:
IMSij=Xij/Xwj
(1)
其中,IMSij表示i国家j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指数,Xij表示i国家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IMSij值越高,表示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根据式(1)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见表1),2000—2014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IMS值经历四次“升降”波动,最高值约为4.8%,如2010—2013年该值呈下降趋势,即从4.8%下降到4.1%,之后升到4.6%,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从历年IMS值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与英国总体相当(2008年之前),均高于德、墨、日、加、马、泰、印、俄、巴、南,但均低于美、西、法(2014年除外),在多数年份低于意,总体来说处于中间位置;按各国IMS年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美、西、法、意、中、英、德、泰、加、马、墨、日、印、俄、南、巴,即作为旅游大国的中国位列美、西、法、意之后居于第五位,但与美国相距甚远(年均值相差约11.4个百分点)。2014年较2013年有所上升,与2011年持平。2014年,中国在16个国家中名列第三。
表1 2000—2014年中国与有关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IMS)/%
注:数据根据WTO官方网站Statistic Database整理而得,下表同。
2.贸易竞争力指数(TC或CAI)比较。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即TC指数,又称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CAI)或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alance,NTB),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②。它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由于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不可比较等因素。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该指数具有一定可比性。其计算公式为:
CAI=(Xij-Mij)/(Xij+Mij)
(2)
其中,Xij为i国j种商品的出口,Mij为i国j种商品的进口。一般情况下,它的取值范围为[-1,1],数值越接近1,表示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越小,行业竞争力越弱。根据式(2)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见表2),2000—2006年中国CAI先升后降再升(升至0.17),但2006年后不断减小,其中自2009年开始均为负数。按2000—2014年各国CAI的年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西、泰、马、南、意、墨、美、法、印、中、加、英、巴、德、日、俄,即中国居于第十位(低于5个发展中国家),与西班牙和泰国相距甚远。若按0.6≤CAI≤1属于极强的比较优势、0.2≤CAI<0.6属于较强的比较优势、0≤CAI<0.2属于较弱的比较优势、-0.2≤CAI<0属于微弱的比较弱势、-0.6≤CAI<-0.2属于较强的比较弱势、-1≤CAI<-0.6属于极强的比较弱势对上述各国进行归类,西、泰、马、南、意、墨、美属于较强的比较优势国家,法、印属于较弱的比较优势国家,而中国(年均值为-0.037)属于微弱的比较弱势国家,如果从2011—2014年数据看,中国属于较强的比较弱势国家。
表2 2000—2014年中国与有关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或CAI)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1976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价值的竞争力测度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该国或该地区全部产品(货物和服务)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上该种商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全部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之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661页。。其计算公式为:
RCA=(Xij/Xi)/(Xwj/Xw)
(3)
其中,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X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X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一般来说,RCA>2.5,表明该国该行业具有极强竞争力;1.25 表3 2000—2014年中国与有关国家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4.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比较。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简作CA)是沃尔拉斯等人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基础上消除进口而提出的一个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即从某产业或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其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一国该产业或产品的真正竞争优势*冯宗宪、郭根龙:《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0页。。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英文首字母相同。在简写上为了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区别,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用CA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CA=RCA-(Mij/Mi)/(Mwj/Mw) (4) 其中,CA表示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RCA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ij表示i国j类产品进口额,Mi表示i国全部产品进口额,Mwj表示世界j类产品进口额;Mw表示全世界产品进口额。当CA>0时,说明该国j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当CA<0时,则表示该国j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当CA=0时,表明该国j产业具有中度国际竞争力。这一指数越高,表明该国j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弱。从式(4)计算得到的结果来看(见表4),2000—2014年,美、西、法、意、墨、马、泰、印、南等9国的CA指数历年都大于零,德、英、日、加、俄、巴等6国的CA指数历年都小于零(英国、日本在2014年除外)。中国除了在2001、2002、2004、2005、2006这5个年份的CA值(分别为0.03,0.06,0.06,0.03,0.01)略大于零外,其余10个年份的CA值均小于零(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这一指数一直都为负数并不断变小)。按各国CA的年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西、泰、美、南、马、意、法、印、墨、中、加、英、日、巴、德、俄,即中国居于第十位。因此,总体上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另外,2004—2014年中国的这一指标值不断下降(从0.06降至-1.01),说明其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断减弱。 表4 2000—2014年中国与有关国家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 续表4 (三)基本结论 综上,通过IMS指数值比较可知,2000—2014年,中国的IMS年均值(4.21%)在上述16个国家中名列第五,其中2008—2009年在上述16个国家中居于第五位,2010—2013年名列第四,2014年上升到第三位,可以称得上旅游服务出口大国。通过TC(CAI)指数值比较可知,中国在上述16个国家中居于第十位,且2006—2014年中国这一指数值一直是下降的。通过RCA指数值和CA指数值比较可知,中国在上述16个国家中分别居于第十二位和第十位,且2004—2013年中国RCA指数值也都是下降的(2010年与2009年持平,2014年有所上升),或者说2000—2014年中国RCA指数值总体上也处于下降状态(2004年开始尤为明显,其中2010年与2009年持平,2014年稍有上升)。CA指数值从2004到2014年也是一直下降的(见图1)。2006年之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由顺差不断减少变为逆差不断扩大,与中国的TC(CAI)、RCA、CA指数值不断变小并存,即便是IMS指数值,2010—2013年也是一直下降的(2014年略有上升)。以上研究表明,2000—2014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还不强,或者说在国际上还未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亟须进一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扩大入境旅游消费,增大旅游服务出口,缩小旅游服务贸易逆差。 图1 2000—2014年中国的IMS、TC(CAI)、RCA、CA指数值 (一)加强旅游业发展顶层设计 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看,应切实重视旅游业发展,做好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旅游业是一项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性、对国民经济带来诸多贡献的朝阳产业,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产业,应根据旅游业自身特点和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与战略,发挥市场作用和地方的积极性,在结合国家和地方实情的基础上,加强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领全局性,使中国旅游业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二)培育和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拥有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一个国家产业称雄于世界的基础。以突出特色、创建品牌及创新发展为基本要求,推动旅游产品由观光式旅游和以热点城市为主的旅游产品,向以具有一定文化内涵、主题独特与主题集中的线路为主的旅游产品和以面为主、以对资源的全面利用为主、以参与式为主的旅游产品演进,以服务于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和以后的全民旅游(普遍化旅游)。要不断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要建立健全旅游产品研发体系,培育可持续的专业化研发队伍。既要密切关注旅游消费需求,又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止旅游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 (三)建立健全运行高效、务实创新的旅游管理体系及体制机制 在旅游行政管理体系上,要建立一整套较完备的与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一支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行业协会与旅游企业的关系,完善第三方评估。要借鉴国外旅游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旅游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旅游活动各环节涉及多个领域,其市场监管职责分属多个部门,需要各相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相关经营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只有形成行政执法合力,才能保障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会同公安、工商与物价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时,建议建立以旅游部门为主体的“一站式集中执法”综合执法长效机制,解决“小马拉大车”和“投诉容易处置难”的问题。 (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或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实践者和重要财富创造源。目前,在国际化、品牌化、差异化和特色化视角下,我国亟须培育和打造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或与旅游相关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大力鼓励和支持各类旅游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利用“互联网+”“旅游+”等方式分类发展,既需要做大做强,又需要做精做细,以便在某个领域突显特色。国家和地方政府可设立旅游企业发展和扶持基金,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或旅游企业集团率先成为区域性和世界性著名品牌,然后逐步推动后续企业追赶提升。 (五)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旅游业发展差距较大,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不容懈怠。国家须进一步利用法律、经济和政策等各种有效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统筹兼顾,协调和促进有旅游发展条件、需要帮扶的地区发展,为这些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和智力等方面的支持。各地应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积极实施“旅游扶贫”和“旅游致富”战略。通过实施巧用优势和创造优势的策略,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本地区及全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六)增强国际营销能力及合作能力 国际旅游营销是中国旅游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为了刺激国内旅游和吸引更多境外游客,需要多措并举。一是需要确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员参与”的原则,形成全方位营销和全民营销格局。二是政府和旅游企业适当增加国际旅游营销投入。与国外相比,中国国际旅游营销投入还比较低。三是更新营销理念,实施市场导向、生态学营销、社会营销以及服务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策略。四是加强与境外旅游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五是充分发挥营销组合的作用,变人们的旅游动机为旅游消费行为。 (七)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旅游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又包括政策体制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旅游业竞争力报告2015》显示,“环境和服务”严重地拖了中国在全球旅游竞争力排名的后腿。要切实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或旅游产品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不能因为发展旅游而破坏或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和其他氛围。旅游环境建设亟须综合治理,比如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治安、自然灾害和雾霾天气等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用系统的思维,正确引导,多传递正能量,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监督机制和环境行政问责机制建设,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和绿色饭店等绿色企业,以确保中国旅游业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税收负担重是我国旅游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之一,有必要积极推进相关税收和财务制度改革,切实为旅游企业减负。整体而言,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劳动成本居高不下,困扰了不少旅游企业,因而降低劳动成本及与劳动相关的税收成本尤为重要。建议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特别是要提高个税的纳税起征点,允许人力资本进行折旧,计入成本并在税前扣除,从而既鼓励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又降低旅游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强其盈利和投资能力。 (八)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中国旅游”品牌 服务品牌和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和行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然而,近年来权威机构的相关调查报告表明,中国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者满意度不高*根据历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研究成果整理而得,网址为http://www.ctaweb.org/html.ykmydtc.index.html。。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应以“全域旅游”理念建设“中国旅游”品牌。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旅游产品生产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追求的不仅仅是旅游人次的增长,更是旅游质量的提升。 (九)实施旅游业创新驱动战略 须加强旅游领域创新驱动和相关创新在旅游业的应用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旅游业发展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等。旅游创新应是持续的、高质量的和有效益的,既包括旅游业本领域的创新,也包括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创新成果在旅游业的应用。目前,“互联网+”“旅游+”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为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也定将为中国旅游创新铺设更好的环境和基础。 (十)创新在线旅游的监管方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旅游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市场监管体系下,实行的是工商登记、行政许可、商品检验、年检、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和专项行动等监管方式,基本是“行政”或“人治”,对在线旅游这样的平台经济不一定适用。因为在线旅游借力互联网平台把交易体系放大成巨大的非现场交易场景,过去的监管政策、监管手段甚至监管队伍,对在线旅游平台的管理已经难以胜任。对在线旅游平台的监管,要从单一监管走向协同治理、多边共商,实施“政府管理平台,平台制定细则”的监管准则。 (责任编辑 陈汉轮) Empirical Analysis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XIA Jiechang1& QU Hua2 (1.InstituteofFinanceand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 100028,China; 2.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China) Tourism trad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and is also becoming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 a country or region. The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s trade shows that China’s IMS annual average in 2000 to 2014 is ranked fifth in the selected 16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pain and France. However, the TC (CAI) and CA annual averages are ranked the tenth, the RCA annual average is ranked the 12th, both the TC (CAI) and CA hav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in the respective periods of 2006~2014 and 2004~2004, and the RCA overall has also been in a declining state (though slightly up in 2014). The changed data of the TC, CA and RCA shows that China’s tourism trad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not yet had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this e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tourism service industry;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urism power 2017-04-0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项目(2017CJY006) 夏杰长,男,湖南新宁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10.3969/j.issn.1671-2714.2017.03.005二、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