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制度下的穷人

2017-06-19 15:56:17李子旸
中外文摘 2017年13期
关键词:住房面积失业者福利制度

□ 李子旸

福利制度下的穷人

□ 李子旸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福利制度的国家。说到德国的穷人,最奇怪也是最被视而不见的事实是,他们在经济上并不穷。说他们是穷人,完全是基于福利制度的人为定义。

德国规定,个人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收入的60%的就是穷人。德国早已是经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很高。于是水涨船高,在德国,人均月收入低于1035欧元(相当于7700人民币),就是福利制度定义下的穷人。

与此同时,德国最低生活保障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早在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就进了最低生活保障清单。到1985年,清单已成厚厚一大本,赫然可见下列内容:150克腌黄瓜;100克家庭装冰淇淋,皮克勒侯爵风味;一张双程火车票,二等车厢,30公里……

德国福利制度规定,单身失业者领取住房救济金的最低标准是45平方米。结果,这些人的住房面积比德国人均住房面积还要多2平方米。

在德国穷人的家庭里,微波炉、游戏机、智能电话、计算机、大屏幕液晶电视,应有尽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国穷人是新潮电子产品的最早消费者。对最新型号的手机、硬盘摄像机、DVD播放机等最新科技产品,他们趋之若鹜。他们好像习惯于通过购买最新电子产品来缓解现实生活的挫败感。德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商城深谙此道,专门为这一人群设计了促销标语:“我可一点儿都不傻。”

实际上,在今天的德国,符合福利制度定义的穷人和中产阶级在物质上的差异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穷人和中产阶级在其他方面有深刻且难以弥补的差异——称之为“鸿沟”更准确。

在德国,夫妇二人失业在家,有两个孩子,那么,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每个月有2000欧元,足够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如果父亲不想吃救济,想要出去工作自力更生,那么,至少每小时挣到10欧元才能达到原有吃救济的水平。

所以,在德国下层阶级那里,不值得去工作已成广泛共识,多年失业者大有人在。长期失业,而不是贫穷,成为下层阶级的显著标志。

找工作是不是很难呢?正好相反,德国许多地方都严重缺乏劳动力。

由于本国的失业者舒舒服服地在家吃福利,很多企业不得不转而从外国引入劳动力。那些德国本国的穷人,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问题在于,既然失业比工作挣得更多,为什么要去工作呢?

和短期失业不同,长期失业,尤其是那种没有后顾之忧轻轻松松的失业,对人的影响非常深刻。

对于劳动者来说,工作并不仅仅意味着获得收入。工作还意味着荣誉感、勤奋、成功、追求效率等工作伦理。而正是这些工作伦理为人的生活创造出意义,让人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外在形象。

对那些长期失业吃福利的人来说,按时早起、学习、努力等生活习惯都已消失。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们的生活已经不再有意义。

(摘自《意林》)

猜你喜欢
住房面积失业者福利制度
住房消费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
中国市场(2020年3期)2020-02-04 16:14:15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法失业者拒绝工作机会要受罚
环球时报(2019-01-04)2019-01-04 04:18:30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考试周刊(2016年66期)2016-09-22 13:24:38
德国户均租房面积96.8平方米
环球时报(2016-08-02)2016-08-02 07:58:50
国企重组若引发下岗潮善待民企可吸纳失业者
当代工人(2016年3期)2016-04-11 20:38:58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住房结构分析
房地产导刊(2015年3期)2015-10-21 19:59:50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住房结构分析
房地产导刊(2015年2期)2015-10-21 19:59:14
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