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芬
【摘要】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100例异位妊娠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妊娠包块最大直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β-HCG转阴时间、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妊娠包块最大直径及血β-HCG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1.48, P>0.05)。研究组血β-HCG转阴时间(22.13±2.77)d短于对照组(24.38±3.04)d, 治疗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7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VS 4%)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 安全性好。
【關键词】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75
近年人工流产及剖宫产率的增加, 造成异位妊娠的发病比例逐年提高。异位妊娠是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部分的妊娠, 90%以上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1]。在妇科临床中较常见, 如处理不及时或判断有误,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种类繁多, 药理学机制不一[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高渗葡萄糖等。本文拟收集2014年3月~2015年1月本院异位妊娠韩,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1月本院100例异位妊娠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29.5±7.4)岁;未产妇 28例, 经产妇2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8.8±8.1)岁;未产妇 27例, 经产妇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①患者自愿参加试验。②停经、腹痛史, 确诊为异位妊娠, 生命体征平稳。③异位妊娠包块直径<4 cm。
1. 3 排除标准 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包块破裂、活动性出血者。③伴有其他急慢性感染者。
1. 4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为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 每周复查血常规、B超等项目。
1. 4. 1 对照组 给予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0644), 使用方法:剂量单次肌内注射50 mg/m2, 连续使用6 d。
1. 4. 2 研究组 甲氨蝶呤使用方法同对照组, 加用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633), 使用方法:早晚服用米非司酮75 mg, 连续服用6 d。
1. 5 观察指标 对比:①两组妊娠包块最大直径及血β-HCG。②两组血β-HCG转阴时间及治疗成功率。③两组不良反应。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妊娠包块最大直径及血β-HCG比较 两组妊娠包块最大直径及血β-HCG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1.48, P>0.05)。见表1。
2. 2 两组血β-HCG转阴时间及治疗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血β-HCG转阴时间(22.13±2.77)d短于对照组(24.38±3.04)d,
治疗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7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恶心, 1例白细胞下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恶心, 1例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 以往受限于检查设备和检查技术的限制, 一般患者因急性腹痛、阴道流血而入院, 多需要采取创伤性手术治疗, 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盆腔粘连, 而且会影响患者再次妊娠的几率。随着目前B超技术和血β-HCG检查的普及, 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早期得到确诊和治疗。
与手术治疗相比, 药物治疗创伤小, 在保留输尿管功能的同时, 对患者心理创伤小, 药物治疗后患者恢复快, 不影响患者再次生育。因此寻求杀胎、抑胚药物, 同时副作用少的药物成为治疗的重点。
甲氨蝶呤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治疗肿瘤相关疾病, 甲氨蝶呤可以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研究发现甲氨蝶呤与滋养细胞结合后, 可以停止胚胎发育, 生长受阻。但是甲氨蝶呤在服用中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消化道不适等[3]。
米非司酮作为受体水平的抗孕酮类药物, 靶器官是蜕膜, 服用后能使蜕膜变性、水肿、出血、坏死。同时促使黄体生成素下降, 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米非司酮可以减少前列腺素脱氢酶合成, 促进规律宫缩[4]。当联合使用甲氨蝶呤时, 可以使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增加, 使胎囊更容易排除[5]。
本次研究发现, 两组妊娠包块最大直径及血β-HCG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1.48, P>0.05)。研究组血β-HCG转阴时间(22.13±2.77)d短于对照组(24.38±3.04)d,
治疗成功率92%高于对照组7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VS 4%)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 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 谢帮芳.甲氨蝶呤单用或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比较.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2):204.
[2] 徐静.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与单用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 11(6):760-761.
[3] 王瑛.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与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比较分析.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8(14):13-14.
[4] 王丹丹, 吴志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纯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对比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21):84.
[5] 胥慧颖, 胥振生.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对比观察.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 2005, 2(7):613-614.
[收稿日期: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