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秀华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5-000-01
摘要氣功是我国所独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结晶,从发展至今其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与基地,我们应该在高校当中设立健身气功这一课程,让气功这一传统优秀文化能够在高校里通过教育得到继承和发展创新,将我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发扬光大。文章主要就当前我国高校里健身气功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健身气功
练习气功的目的在于修身养性,讲究的是调身、调息与调息,但健身气功并非锻炼身体那么简单,它还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理论与古代哲学思想的有机融合,和中医等我国传统的生命科学有重要联系,在练习气功的时候不但需要练习者进行肢体活动,同时呼吸和意念也非常重要,它对人们的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非常值得高校对其进行普及和推广。
一、高校健身气功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一)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许多高校虽然设立了健身气功课程,然而不少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学大纲都是不一样的,许多学校所使用的健身气功教材多为一些培训丛书,同时也缺乏明确的教学大纲,而教案与教学进度等和教学相关的各方面都是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设计的,并未有统一的教学目标等。健身气功一共有四种功法,但在调查一些高校的健身气功课程的实际情况之后笔者发现许多开设有该课程的学校只是按照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来开设部分课程和功法。在这四种功法当中最为受欢迎的是易筋经与八段锦,而五禽戏因为实际联系中动作比较舒缓且强度不会很大因此其开课率为第二名,而六字诀则至今还未有学校开设了该功法课程。目前还没有学校将健身气功课程设计成必修课。该课程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功法技术是实践课的主要内容,且上技能课的时候一般会用音乐进行配合,每一个功法所安排的课时多为10~12个课时,而理论课则是1~2个课时。不过也有一些学校因为场地、设备等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因此将课堂设计成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不过,健身气功并非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和音乐播放等器材才能练习,像操场一角等场地老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健身气功的教学,而学生自由练习的场地选择范围则更广,宿舍、走廊等场所都可以。
(二)学生现状调查分析
在调查研究之后笔者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健身气功课程是为了获得学分,因为有兴趣而选择该课程的人数只占了29%,将其作为一种健身活动来练习学习的只有11%。在调查学生对健身气功教师教学满意度方面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满意的,原因在于老师的讲解比较透彻,动作示范规范且合理,整个课堂非常有秩序。在选修健身气功课程的女生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她们觉得健身气功的运动强度不大,和田径或者其他球类体育课相比要轻松许多。但同时也有一些男生不喜欢该课程,原因在于他们觉得健身气功课程枯燥无味,他们更喜欢比较激烈的、运动强度更大些的体育活动。就学习的结果来看,健身气功在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免疫力、柔韧性等多个方面是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的,同时健身气功这种讲究呼吸吐纳的运动形式以及心理调节作用还是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同。
二、高校健身气功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培训和科研水平
经调查研究发现,致使高校的健身气功课程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健身气功专业教师严重匮乏。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和培养一支健身气功教师队伍,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健身气功老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科研能力,完善培训与深造制度,从整体上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专业水平。除了学校与相关单位的重视与培养之外,作为一名健身气功老师也需要从自身做起,不仅要上好课,教好学生,还需要对健身气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推动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科学根据。
(二)加强健身气功的学科建设,开拓教学内容
健身气功教学的教学质量如何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觉得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可学之处,但如果老师讲解教授的内容太复杂,则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很难建立学习课程的自信心。所以,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及学生的实际运动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与安排,并制定一个长期的合理的课程建设和发展计划,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合理安排课堂上的运动量。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健身气功课程的财政支持,设计安排系统化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健身气功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理论课教学一样重要,只有加深学生们对于健身气功作用及其原理的理解,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目标才会更明确,学习效果更明显。
(三)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教学管理,发挥高校学生体育协会作用
虽然气功在我国发展的时间非常长,但实际上不少大学生对于健身气功的意义与价值都还不太了解或者说不认可,因此高校本身需要注重健身气功,积极建立健身气功协会并通过比赛等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协会作用,加大对健身气功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健身气功,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理念,最终将这一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闫洪杰.江苏省高校健身气功比赛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5(20).
[2]项汉平,丁丽玲,刘治国,等.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