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冬梅
摘要:以"读"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读的方法,可以创设情境范读,把握重点品读,边读边比表演读,自主学习自读,交叉组合熟读……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读认同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同时个性化的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体会和理解,为以后的独立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做一个真正能自主学习的读书人。
关键词:范读激趣;品读促悟;边读边比;自读自悟;熟读多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13-02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读"是阅读教学的本质。于永正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可见在"读"处下功夫,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文本身内化为学生的血肉,让学生获得语感,体味文章的美,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还可以通过读,让学生悟出课文的内涵,自悟自得,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因此,课程标准关于阅读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让课堂因读而精彩!
1.创设情境,范读激趣
每一篇课文都有各自不同的创作背景、生活场景,它可以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海边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观;它可以把学生带到神奇的大兴安岭里去感受林海的自然美;它让学生有时是个小小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有时是小小天文学家观察火烧云的变化……教学内容在空间、时间上有这么大的跨越、跳动,要想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课文,更好的领悟课文,做到有感情朗读,老师要充分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使学生读出感受来。
如教《草原》一课,课前我先播放了草原风光及动听的歌曲,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了草原的整体图像。开始学习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是呀,草原是无比辽阔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是柔美的,那小丘的线条,就像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草原是一块无边的绿毯,瞧!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神奇的一块土地呀!让我们一起去亲近这一块令人向往的地方吧!"(在我声情并茂的说这段话的时候,边播放与之相关的草原景色。)這一段情境交融的导语,把学生的思绪牵到茫茫的草原之中。接着,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老师的配乐朗读,充分地感受,并把自己感受到的告诉大家。这一激趣、范读的过程,拉近了学生与草原的距离,起到了"激情导入"的作用。
2.把握重点,品读促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说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让学生读课文,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要把书细细地读,品味出重点字词的内涵,品味出文章作者斟文酌字的精湛。
浙江的一位老师在上《火烧云》一课时,就设计了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环节。在分组读、个人展示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后,请同学再读第二自然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体会体会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有的认为是"红"字,有的认为是"火"字,也有人认为是"烧"字。学生毫无顾忌地发表各自的意见:
生:“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
生:“火”字写出了火烧云的样子。
生:“烧”字让我们有天空的云从西向东移动的感觉。
生:“烧”字让我们感觉色彩特别丰富,特别美。
生:“烧”字与课题相对应。……
师:火烧云烧起来了,火烧云火起来了,你是怎样想你就怎样读,读出烧的语气,读出火起来的语气,读出红的色彩。(竞赛读,看谁领悟得到位,读出自己的感受。)
品读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同时也需要学生的交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倾听学生的话和教师的话中学知识。
3.边读边比,享受朗读
翻开每一册书,总能读到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或者写景,或者抒情,总能给人美的享受。但由于每位同学的生活体验不同,对文字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的层次,影响了朗读的效果。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我找到了捷径。
《荷叶圆圆》是一篇非常富有童趣的课文,当我饱含深情地范读完课文以后,学生却无动于衷,读起来像和尚念经,我的劲头一下子消退了不少。不过,我没有放弃,也许是自己投入得还不够,还没真正感染学生。于是,我抖搂抖搂精神,亮了亮嗓子,又重新读开了,读到情动处,还情不自禁地加上了肢体动作: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我的身体轻轻摇晃)。"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我的双手合在一起枕在头边做睡觉状),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我夸张地眨眼睛)。
没想到,就是这挺随意的几个动作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看到他们都喜欢我这个小小的变化,脸上多了许多惊喜。特别是当我接着往下读书时,有几个学生还兴趣盎然的跟着我边读边比划,甚至有的同学还表演起自己创意的动作来。顿时,我心头一亮:抓住课文中动词多的特点,配合适当的动作表演读,学生肯定会更有兴趣,读得更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