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张朋辉 青木 本报记者 郭媛丹 刘欣 ●任重
“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将于本月21日在华盛顿举行。”16日,中美同一天宣布该消息。美方此次代表是国务卿蒂勒森与国防部长马蒂斯,中方代表是国务委员杨洁篪和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房峰辉。外交安全对话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4月的海湖庄园会晤时达成的共识。对于特朗普就任以来中美两国即将首次举行重要机制会晤,外界自然充满期待。不过,也有部分美国媒体趁机制造杂音,热炒诸如“特朗普是否过于信任并依赖中国的对朝政策”等论调。蒂勒森前两天表示,“中国在太平洋制造不稳定”。中美问题专家李海东16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些言论都反映出美国想主动设置并引导议题的“老大”心态。不过就对话本身而言,这样“细致务实的磋商”有助于双方确定共同关注、可开展合作的重大领域,并且管控分歧。
新型,高效,高级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6日宣布,根据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达成的共识,经双方商定,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将于6月2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双方会充分用好这个机制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方愿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动对话取得积极成果。
北京时间16日早些时候,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也发表声明宣布了外交安全对话下周三登场的消息。美方声明将该对话机制称为“新型的高级别机制”,并表示,美中两国希望借此平台扩大合作领域,在关键外交与安全事务方面减少分歧。
奥巴马任美国总统时期,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从2009年至2016年举行了八轮。特朗普今年就任总统后,与习近平在今年4月的首脑会晤中启动了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的外交安全对话相当于奥巴马时期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战略轨。以前的战略与经济对话覆盖面广,阵容庞大,人气很足,但是对话时间短,无法就重要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现在中美之间有4个对话机制,分工很明晰,会更加高效。英国路透社16日称,中美双方的经济对话可能将于7月举行。
《环球时报》记者本周参加了一场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举办的中美高端智库对话活动。其间,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陶文钊表示,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有些类似于美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2+2外长防长对话。他认为,相比中美经贸关系,两军关系尽管近年来有相当大的改善,但仍然是个短板。安全对话达到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级别,可被视为中美军方关系的一种“突破”。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外交安全对话会将中美元首会晤确立下来的合作蓝图具体化、实质化。
首要议题,朝鲜?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首次对话,朝鲜很可能是首要议题”,法新社16日报道说。前两日,蒂勒森就美国国务院2018财年预算案在国会出席听证会。面对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时,蒂勒森称,中国是否在对平壤施压将是下周高层对话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中国采取了“看得见”的行动,但希望中方能够给予更多帮助。“美国之音”报道称,蒂勒森说,华盛顿要求北京不让朝鲜获得像石油这样的基本用品,“如果会谈失败的话,美国将制裁与朝鲜进行贸易的中国公司”。
韩联社16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当地时间15日出席众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听证会时也称,朝鲜问题在下周的对话中“分量突出”。马蒂斯表示,美方在朝鲜问题上对中国做的说服工作,得到了一些积极的回应。
“特朗普打赌中国会帮忙,但其助手问:这值得吗?”美国《纽约时报》16日以此为题刊文称,为争取中方在朝鲜问题方面的合作,特朗普软化了对其贸易政策和南海问题立场,然而越来越多的特朗普助手担心,他可能押错了宝。自4月以来,中国对朝采取行动的证据“不足”,比如未宣布关闭丹东的贸易公司,今年朝鲜总共发射16次导弹,有9次是在最近这两个多月。白宫官员因中国没有采取更多行动而沮丧,他们打算在下周的外交安全对话上向中方官员提出这一问题。
《纽约时报》还称,特朗普的“利益交换策略”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引发担忧,那里的官员认为,美国会对中国在南海的姿态沉默以待,又或者会取消对台军售。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16日报道说,马蒂斯是特朗普在对朝问题上最重要的助手。这位防长本月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向盟友承诺,与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不会削弱美国对中国南海活动持反对的立场。
对于蒂勒森表示,美国考虑对与朝鲜有商业往来的企业实施制裁,陆慷16日回应说,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涉朝决议均应得到完整、准确执行。对于有关国家在安理会决议框架外采取单边措施,中方从来都不赞成,也不认为这有利于缓解半岛紧张局势和推动半岛核问题妥善解决。
“中美双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但就达成目标所使用的手段而言,双方有差异。”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强调以稳妥、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美国则坚持通过冒险的、全方位的施压方式解决,比如频繁搞军事演习、部署“萨德”等。美国试图将自身主张强加给中国,但中方并不认为这是建设性方案,因为这种做法对朝鲜半岛以及周边地区有非常大的不安全性。
“是对话,并非谈判”
除了朝鲜核问题,香港《南华早报》16日评论称,美方最近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批评、对台湾问题的表态都为特朗普时期的首次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定下基调”。
《南华早报》说的美方表态,是蒂勒森近日出席美国众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听证会时说的。他称,中国试图通过建造岛礁、部署军事设施控制南海,这是中美关系中“最紧迫的议题之一”,中国正在太平洋地区“制造不稳定”。他还说,中国试图把贸易“武器化”,用钱解决朝鲜、南海等问题。
“南海裂痕或难平”,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6日称,外交观察人士预计,中美在南海问题上分歧明显。美国对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索持反对意见,因此坚持向该海域派遣军舰进行“自由航行”,而中国批美国的表态及其做法不负责任。
对于台湾问题,蒂勒森在本周另一场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说,美国长期忠于一个中国原则,同时也信守对台湾的一切“承诺”,但他对于“未来50年,一个中国政策是否是可持续的”提出疑问。对此,陆慷15日表示,蒂勒森提到的未来50年究竟意味着什么,需要美方自己做出解释。而台湾岛内有些人对此产生了一些幻觉。“如果这些人对未来50年的发展大势仍然看不清,我建议他们不妨回头看看已经过去的50年。”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方近期频频在朝鲜、南海、台湾等问题上发声是想增加对话的筹码。吴心伯认为,蒂勒森所说的言论没有什么新意,不过他在外交安全对话前夕这么说是有意向中方施加压力,但中方的基本立场并不会因此改变。“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时期算起,中美双方之间的类似对话会已有十余年历史,在如何应对方面,中方有丰富经验。”
李海东认为,美政府官员的表态首先是想阐释清楚特朗普政府在亚太区域政策的具体规划,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对中国的一些怨言。与此同时,这种做法也展示了美国一贯的“老大”心态——主动设置并试图引领下周的外交安全对话议题,希望推动中方按照美方确定的观点进行集中讨论并予以接受。
“解决分歧的一步”,德国全球新闻网16日称,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不过外交安全对话可被视为中美两国务实外交的象征。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近日说,之前都说中美可以求同存异,但如今,可以考虑进一步缩小两国之间的差异。新启动的4个对话机制就是给中美沟通提供的机会。
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是否会产生什么实质成果?吴心伯对《环球时报》记者强调说,要注意“对话”一词,这是一个对话机制,不是谈判。中美双方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各自政策、方针,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共识,而不是就具体问题进行谈判,“这并非事务性会议,关键是了解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想法”。
李海东认为,此轮对话将会确定未来一段时期双方共同关注和可开展合作的重大领域,并相互了解双方存在分歧的领域和商谈化解方式,以将这些问题进行默契性管控,避免纷争性议题扰乱中美合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