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贵州理工学院 550000)
摘 要:一直以来,房屋建筑除了供人们休憩养生,还需要防范自然灾害的侵害。一旦遭受到自然灾害,建筑物自身稳定性大打折扣,严重情况下,还会对人们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研究表明地震中91%以上人员伤亡原因是建筑物倒塌所致。新时期下,越来越多的新建筑理念出现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其中概念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房屋建筑稳固性。文章从概念设计概念及积极作用入手,从适灾、防灾两个方面探讨房屋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我国小城镇建筑工程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小城镇;房屋建筑;防灾减灾;概念设计
前言: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开发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但相比较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资金短缺、缺少科学规划等问题,导致小城镇房屋建筑综合防灾减灾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最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震等灾害频发,对小城镇居民稳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进行概念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念设计概述
建筑师对于方案的构思是复杂过程,也是建筑工程施工。概念设计是方案的根本,主要是将设计意图、造型特征等整合到一起,运用建筑语言表述出来。而防灾减灾概念设计,是立足于防灾减灾没目标基础,与立面造型相结合,从设计层面上实现减灾效果。
小城镇房屋建筑与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建筑师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概念设计思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有效性。通过对房屋建筑进行概念化设计,能够是建筑师注重房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室内空间等,更加关注居住者的需求,为人们创建安全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建筑师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概念设计是建筑领域发展的产物,具有创新特征,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够为建筑师带来更多创新空间[1]。此外在概念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防灾减灾设计,能够从宏观层面增强结构稳定性,对结构细节部分产生正向影响,为防灾减灾做好铺垫。可见,概念设计作为一项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将其引入到小城镇建筑设计阶段,能够立足于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居民生活具体需求,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完成对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最大限度上保障人们正常生活。
2、小城镇房屋建筑防灾减灾概念设计策略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小城镇自然条件也有所差别,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小城镇在综合防灾减灾中面临着很多不足,如地震、洪涝及台风等。为了防范上述灾害,在房屋建筑设计之初要进行合理设计。
2.1适灾概念设计
适灾概念设计,主要是针对灾害性质、破坏规律等进行建筑选址、布局,做到趋利避害,提高建筑对灾害的适应能力。第一,合理选址。趋利避害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优秀传统,能够为防灾减灾提供宏观层面的支持。虽然在现实中,理想的地址较少,多数建设基址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等,进行合理改造,能够做到趋利避害的目的[2]。由于是针对小城镇,因此在建筑物选址上,除了考虑基本地形因素,还要考虑到基本农田规划等要素,减少对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进行综合、全面评价之后進行设计。第二,因灾而异。建筑设计中,根据当地灾害情况进行设计,能够突出防灾重点。随着我国小城镇不断发展,洪涝、大风等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也愈发严重。因此设计师要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如针对陕北窑洞、海南船屋等都能够体现出该特点,而且大量民居能够形成地方特色,提高建筑物综合效益。第三,建筑主次有别。目前,我国相关规范明确规定,结构遭到破坏后,可以将建筑物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将此作为依据进行设计。针对设防烈度、结构类型等选择相应的抗震等级[3]。同时,对于同一建筑物不同部分,其对于建筑物稳定性、功能发挥都具有差异性影响,要做到区别对待,最大限度上提高建筑物综合效益。第四,强调实用性。建筑构造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设计中,要确保建筑物整体,协调各个连接点之间的关系,协调建筑各个部分之间的承重能力。
2.2控灾概念设计
任何灾害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及破坏机理,而这些正是建筑房屋设计的重要依据。现如今,我国肆虐各类灾害都有备案,并形成了数据库。将此作为基础掌握灾害破坏机理难度并不大[4]。因此在具体设计中,设计师要以控灾目标为切入点,实现对房屋建筑的合理设计,如在防洪中,要做到防、导及高等原则,而防火设计要做好围、隔及封等处理,防震设计要做好选址、稳态型体,针对不同灾害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设计,形成稳固的建筑物,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创建和谐的建筑环境。
2.3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高质量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应用稳固性,反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危险性,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时,无法保障人们生命安全。我国小城镇房屋建筑多以砌体、钢混结构为主,自身具有刚度大、耐火性等优势,在抗风、防火方面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同时钢混结构能够防水,可以在洪涝灾害区应用[5]。不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也有所差别。具体来说,土架承重房屋抗震性能主要集中在梁和柱上,由于无法形成刚性节点,受到地震的影响,节点要承受横向与纵向的压力,节点位置极易出现拉脱现象,导致结构遭到破坏。混合承重房屋,由于材料特性、力学有所差别,房屋整体性较差,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地震力越强,梁檀与墙体之间相互碰撞,导致墙体局部较易出现坍塌。因此,无论是对材料的选择、还是建筑结构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的概念设计,使得建筑物在防灾减灾方面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房屋建筑工程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综合防灾能力较为薄弱,难以实现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予以保障。因此未来房屋建筑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引入概念设计,充分考虑房屋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并从适灾和控灾两个方面入手,以当地常见自然灾害规律为基础,使得房屋建筑设计更加科学,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促进小城镇各个方面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春保,黄凯,陈培基,陈雄图,陈旭阳.广东农村地区房屋现状调查及防灾能力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03):121-125+136.
[2]王永哲.基于ArcGIS城市房屋建筑震害预测信息系统的研制[D].江西理工大学,2007.
[3]王宗让,王振山,苏明周,刘云贺,高亮.轻型门式刚架房屋灾害破坏及防灾减灾问题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868-873.
[4]毕小玉,张靖岩,王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建筑综合防灾能力评估体系[J].自然灾害学报,2014,(04):257-262.
[5]曹留伟,刘曙光,钟桂辉.基于结构及人身安全的住宅建筑洪水破坏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3,(01):67-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