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建工程是指土木建设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将对土建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加强施工技术和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措施
土建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因此要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才能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1 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必要的。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广泛推广,工程项目也要与时俱进,相应国家号召,倡导绿色施工,而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噪声污染、施工粉尘的污染、工业垃圾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情况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要提出“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思想,促使建筑技术和项目管理模式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此外,随着建筑体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建设难度的加深,土建工程中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传统的技术水平很多都无法适应新的土建工程,所以就要不断创新技术。应对新时期施工技术,企业应该做到:(1)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人是施工活动中重要角色,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过关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土建工程的质量,企业在人员应用上必须严格筛选,要及时经常组织工培训,接受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以提高施工技术,不合格的工程人员必须淘汰。(2)大力投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今这个信息化、科学化的时代,要利用科技,不仅要应用于国内,还要着眼于世界,谁在信息和科技上取得了进步,谁就走在了时代的前边。企业如果能在科学技术上有创新研发,并结合土建施工规范开展工程,必能为自己赢得绝对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不能盲目,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发挥最强效果。
2 施工技术存在的弊端
2.1 土建施工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于各类工程当中,土建工程是比较复杂的一个体系,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它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人身财产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往往“走捷径”,不按照相应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实行施工,加上监理监察力度不足,就会导致工程最终出现安全问题,所以企业必须吸取经验教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
2.2 技术弊端
企业在引用先进的土建施工技术时,导致我国技术种类繁多,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往往导致的是企业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参数,而是略懂皮毛,照搬照抄,没有衡量实际的施工技术是否适合,从而达不到预期工程效果和延缓工期。
3 施工技术措施
3.1 技术规范化标准化
施工技术标准是施工技术的依据,技术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以及专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的选择有多种,地方的有关政策以及自然条件下,对企业颁布的地方标准,具有相对强制性,企业和地方的自定标准必须要高于这两种标准,这样才能作为管理的依据,才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技术标准又必须根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这样才能从具体的工程项目中选用技术标准,才会使工程施工工作有序进行。技术规范对施工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施工安全、技术要领等做出具体技术规定,并进行指导施工作业活动。
3.2 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
传统的施工技术这里就不再论述,主要探讨新型技术对施工技术的作用。
3.2.1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必然会导致整体的工程建筑施工出现质量的下滑和偏差,极易出现所谓的“豆腐渣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出现,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质,提升了建筑物的堅固性,增强了其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比较常用的种类有:聚合物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浸渍高分子混凝土以及碳纤维材料复合混凝土等。
3.2.2 新型抗震技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因而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地震频发地带,这时,只有应用先进的抗震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固,因而对于抗震技术的研究也是土建工程新技术开发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地震高发地带进行施工时,可采用复杂结构抗震的设计,将抗震结构、隔震结构与消能结构有机的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增强其抗扭性能,提升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3.2.3 新型岩溶注浆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尤其是公路及铁路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地质状况,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常年受到流水的侵蚀、溶蚀,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崩落和塌陷而成的地质现象。地下溶洞暗河密布,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为工程的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若在岩溶地貌区施工过程中遇到溶洞,可结合先进的地质勘测技术,采用注浆法对溶洞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增强溶洞内填充物的强度,并在地基定桩前在桩基外围加套钢护筒,令桩基更加坚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 土建施工管理探析
4.1 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土建施工管理包括整个施工周期,相应地要从用工材料、设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对其实行控制,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合格。
4.1.1 材料设备的选用。材料设备选择要合规,中国的建材市场也是越做越大,各种新型建材材料层出不穷,其性能和价格也各不相一,在选择时要符合建筑要求,按照工程图纸进行选料,不允许偷工减料。施工设备的使用也要得当,要能满足施工要求,还要不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4.1.2 技术和工艺。这里的技术指的是施工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养,施工单位首先要有相应项目的等级资质证书,施工还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和技术标准,对于招揽的施工人员也要有基本的符合作业要求的技术能力。工艺上要讲求“准确”“快速”,要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工艺程序,使用最短的时间和资源达到最好的效果。
4.1.3 责任和预检。施工前要分配好各部门的施工任务,并建立起质量责任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要做好现场的施工记录,明确各个施工的对应人员,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责任到人,能及时督促处理。预检是在正式验收之前,施工部门做的自我检查,这个过程要做到虚心、谨慎,保证在真正验收时不出问题。
4.2 安全质量控制
施工安全要“以防为主”,施工前,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工作人员要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并为项目施工单位配备安全工作人员,对于特殊岗位,要求有必要的安全证书和技能证书。另外,各部门要对其负责的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作出预测,并事先制定好相应的紧急应对预案,以备不时之需。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作业,不得随意而行,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4.3 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施工成本包括直接用于施工建设中的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也包括间接用项目中的运营经费,如办公费。施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公司的后续发展。成本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对于间接成本,控制上的不确定性较大,即便是可估算的直接成本,在实际的施工中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加强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要稳步向前,不断创新,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泊.土建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2]马德顺,赵育.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及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4.
[3]冀玲芳.土建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新技术[J].化工新型材料,2002.
[4]党海滨.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7.
作者简介:陈敏明(1970,10-),男,广东广州人,工作单位:广州自来水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兰州大学2011级土木工程本科生,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