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摘要:6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使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本文主要从健康、教育、就业、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几个方面考察贵州省贫困的改进发展的具体情况。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贵州反贫困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如何调动贫困户生产积极性,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贵州反贫困工作的重头戏。
关键词:贫困;健康;贵州省
作为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建国以来经历了从解放初期经济上的“一穷二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温饱无忧”,再到 21 世纪的“快速奔小康”阶段。 60 多年经济社会发展使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包括生理层面的物质生存贫困,社会层面的社会人文贫困,能力剥夺层面的能力发展贫困与社会网络层面的社会排斥贫困,本文主要从健康、教育、就业、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几个方面考察贵州省贫困的改进发展的具体情况。
一、健康改进状况
因病致贫的情况在贵州农村并不罕见。健康是人力资本的前提,是人的基本能力。改进是通过能力提升改善贫困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1)健康保障体系的发展
通过健康保障体系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因病致贫的的发生率。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面向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企业职工劳保医疗,由相关企业负担医药费用。二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由政府财政负担医药费用。三是面向农民的合作医疗,一般由乡镇集体负担医务人员劳动报酬,农民个人承担药品的费用。这种医疗保障制度下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医药费压力主要集中于国有、集体企业与地方财政。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初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卫生资源办医院和药店的格局。1998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成立,结束了企业劳保医疗,企业职工看病不要钱的日子彻底成为了过去。2008年贵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05万人。2003年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农村全面推广新农合,2009年贵州全省新农合参合农民参合率达94.2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现阶段解决城乡居民(除公务员外)看不起病,因病致贫难题的主要途径。其优势在于覆盖率广,基本所有城乡居民都参与其中;其缺点在于参保力度不够,一旦发生大病,面临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药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都是杯水车薪。要缓解因病致贫难题一方面需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完善食品安全制度,通过清洁的空气、土壤、水,健康的食品来提高人们自身身体素质,降低人们患病风险。
(2)居民健康改进状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贵州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成就,1978年,贵州省人口死亡率为7.38‰,2008年人口死亡率下降为6.77‰。尽管贵州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三项数据一直高于全国,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人口出生率差距从1978年的10.37%缩小到2008年的1.35%,贵州省死亡率从1978年的高于全国死亡率1.13%降低到2008年的低于全国死亡率0.29%,自然增长率差距从1978年的9.24%缩小到2008年的1.63%。这些数据背后凝聚了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的大量工作。
二、教育改进状况
反贫困工作调动顺利开展离不开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两免一补”政策的惠及范围不断扩大。在巨大的财政资金援助下,许多因贫失学的学生重返学堂,贵州省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4年贫困大省贵州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超过了99%,比197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小升初毛入学率达到100%,比1978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以上。
三、就业的改进状况
实施积极劳动政策,扩大就业面,鼓励自主创业,积极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是能力型反贫困政策的核心之一。人们愿意花费时间金钱接受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与改造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成功自己当老板。就业情况从侧面反映人们的物资收入情况与对社会的适应情况。提高就业率,降低就业率,有助于贫困人群获得更多脱贫机会,重拾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安定都是积极有利的。在中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指引下,第三产业就业率与就业人口大幅增长,1978年,贵州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为72.52万人,仅占总就业人口的6.8%,远低于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12.2%。到了2014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增加到447.25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3.4%。同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在就业总人数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比例大幅下降。1978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为872.89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82.84%,到200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为1171.02,占就业人口的61.3%。这表明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三产业。
四、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贫困状况是否改善的最直接体现。建国以来,贵州经历了从解放初期经济上的“一穷二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温饱无忧”,再到 21 世纪的“快速奔小康”阶段。 60 多年经济社会发展中,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548.21元,比2000年的5121.22元增长了3.4倍,比1993年的2300.38元增长了8倍,比1985年的682.27元增长了32倍,比1978年的261.26元增长了85倍。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的增长。2014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費为15254.64元,比2000年的4598.3元增长了2.3倍,比1993年的1876.24元增长了7倍,比1985年的617.52元增长了23倍,比1979年的273.6元增长了54倍。人均消费的增加速度要缓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速度,这意味着居民储蓄的增加,人们对贫困的抵御能力在增强。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在不断缩小,1979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64.56%。201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71.22元,比2000年的1374.16元增长了3.85倍,比1993年的579.67元增长了10.5倍,比1985年的302.14元增长了21倍,比1978年的109.3元增长了60倍。
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贵州反贫困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到2015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已降低到493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4%,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如何调动贫困户生产积极性,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通过生态移民、整体搬迁与绿色发展带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民族反贫困问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贵州反贫困工作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