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冰?郑国璋
由山西运城和临汾、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组成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开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等优势。但却因为政区分割以及附近西安、洛阳等经典旅游区的存在,导致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多年来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在旅游资源的争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协调、对客源的恶意争夺都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本区域的旅游合作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系统的区域旅游合作理论。本文在分析本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对本区域的旅游合作优势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引言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主要是指由山西省的临汾市、运城市,河南省的三门峡市,以及陕西省的渭南市共同组成的一个位于黄河中游两岸的三角形区域。本区域位于我国中西部接合带,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黄河金三角区域对发展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一、本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晋陕豫三省都有围绕各自省会城市建立的城市群,分别是太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天水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从而形成三个增长极。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增长极的成长将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而黄河金三角地区正好位于这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受极化作用的影响,黄河三角区域的四个城市都被各自的省会城市群边缘化。
(二)可行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不均衡性以及区域旅游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区域性是旅游和旅游业的基本特征,旅游区域是由一定的旅游资源、资源的组合以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相关要素组成的旅游活动的空间。不同的旅游区域由于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政府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旅游环境建设和市场开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域属于区间旅游层面。
二、本区域旅游合作优势分析
(一)客源优势
一级客源,晋陕豫各省会城市及其外围城市客源。金三角地区处于太原,西安,郑州三大城市圈的连线的中心,随着区域内交通设施的发展,缩短了本区域与省会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本区域的黄河两岸自然风光独特,对于处于省会城市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太原,西安,郑州这三大城市群本身就是旅游区,每年的游客众多,客源基础相当雄厚。
二级客源,位于海外的华人,以及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实力日益增强,海外华人以及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日益强烈。而本区域的华夏根祖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能满足海外华人归根认祖的需要。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竞争优势。
三级客源,主要指长三角、珠三角、黄渤海三大传统客源市场以及石家庄、重庆、呼和浩特、兰州等邻近客源市场。本区域拥有的典型黄河民土风情、黄河风光,以及传统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于处于上述这些城市的人群很高的吸引力。
(二)政策优势
旅游政策是旅游行政机构干预旅游活动的主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旅游发展目标和达到这一目标的策略。本区域的三个省际边缘城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多年的合作经验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使得本地区在基础设施、农业合作、能源资源,尤其在旅游产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
(三)资源优势
本地区拥有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城盐湖、西岳华山、霍州陶唐峪等雄伟壮观自然景观。还拥有尧庙、舜帝陵、关帝庙、永乐宫、司马光墓、虢国墓地、仰韶文化遗址等深厚的华夏文化,以及众多寺院如普救寺、关帝庙、水神庙等丰富的宗教资源。
(四)交通优势
旅游交通服务是指为旅游者实现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所提供的各种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和运输服务的总和,它是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位于本區域中心的运城市已建成一座等级为4D级的机场,是本区域重要的航空枢纽。区域内拥有同蒲铁路和陇海、侯月铁路,以及连接西安与太原等地的旅游轻轨专线。区域内的运城市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9.2公里,本区域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山西省分别与陕西、河南、签署了《界河水路交通管理合作协议》, 本区域的水路交通也日益成熟。加快区域交通网络的对接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以及构建互动发展平台,真正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大力提升各城市的实力。使得各市之间形成一个密集的流动网络,旅游通道更加便捷,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金三角地区若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就必须坚持以府为主导,搭建一个共享的金三角旅游信息的平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充分挖掘自己的整体优势,抱团发展。设计经典线路,从时间概念上绕开本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同质矛盾,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众多的优势。树立旅游品牌,使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达到共赢。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