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中夏令新

2017-06-16 10:41查一路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晴日落英佳丽

查一路

①初夏,从色彩和气息上讲,都是对春天的深化。新鲜的地气腾腾上升,热浪澎湃。热,让我感受到时令之变,吟起陆放翁的《初夏绝句》,从中能感受到初夏之味。“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②春已过,落英化作尘泥,初夏亦同样清新啊,布谷鸟声声啼鸣,植物疯长,路边是无尽的桑麻。之所以复述和解释诗的内容,大约我以为写初夏之景,以我有限阅读,觉得陆游的这首诗最为传神。

③我还是个孩子,在乡村,最欣喜初夏到来。换上汗衫短裤,手脚自由。来到可以嬉戏游水的池塘边,眼前所见,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一幅初夏图景。水,润而温,青蛙咕咕地鸣叫,蜻蜓在水边像飞机一样滑翔。人与动物,飞鸟、走兽与鸣禽,大地上的一切,瞬间热情饱胀,忽然有着更旺盛的热力与生机。

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麦子气息相混而散发出的馥郁香甜之气。麦子,终于在凝望中由青转黄,墙上的镰刀在子规的叫声中嚯嚯地磨得发亮,“晴日暖风生麦气”,晴日,暖风,麦气,生活也随之火火的。麦子,在大人、小孩的心中,是这个季节对人最美的犒劳。

⑤麦地沟里多彩、丰富。虫们在土坷垃上奔走,这里有无数个种类和家族的虫子在忙碌,赶在小麦收割前,在土洞里搭建粮仓。杂草和不知名的绿色植物夹在金黄的麦子中间,挤满了狭窄的地沟。声、光、影,主配角都有,这个舞台从不停歇地演着戏,充实着动与静的奇幻。俯身观察,与它们交流,终日乐而忘返。

⑥布谷鸟日夜唱着民谣,催人收割。月夜,荒野,沙沙声,麦子被一片片放倒,被磨成面粉,芬芳扩散开来,整个季节飘散的,都是麦气。

⑦我的故乡,有一种吃食叫“小麦粑”,是面点,但胜过所有面点。发酵过的面团,放在一种叫“粑叶”的青葱植物扇面上,上笼蒸蒸。在蒸汽中香甜一点点吐出。芬芳,在古历的五月熏醉了故乡的大人小孩。老家有位旅欧的长辈五十年后返乡,他说他沿途都闻到了小麦粑的香味,这一口咬下去,未嚼,泪就涌了出来。

⑧五月初五端午节,初夏的气息渐浓,我故乡蒸出了一笼又一笼小麦粑,一种美食,一种源于大地的杰作,一直被当作食神使者和时令精华,受到供奉。

⑨瓜菜果蔬,在热力催促下,忽然在初夏熟起来。收获时刻在路边、田园、果林,擦擦绒毛和露珠,顺手就能摘个瓜吃。桃子,杏子,李子,枇杷,杨梅,都红了,埋伏在绿叶中,热风一吹,熏熏然,酷似佳丽初长成,春意在心,面庞羞涩。它们,成为这个季节孩子们的全部心思。

⑩如今,我笑着挽起裤管,双腿满是尚未褪去的浅浅伤疤,这是当年果树的枝桠留下的划痕,它带着一种气息,沉淀在记忆中。

11感受并怀念着初夏:渐渐围拢的热浪,空气中的小麦气味,娇艳而充实的成熟,浸漫在动植物体内的热力四射与激情涌动……初夏,是对春天的延续和补充。春已过,无恨无憾,如秦观诗言:“芳菲歇处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训练题目】

1.“吟起陆放翁的《初夏绝句》,从中能感受到初夏之味”,作者所說的“陆放翁”是指谁?

2.阅读第③—⑨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初夏的?

3.第⑨段“桃子,杏子,李子,枇杷,杨梅,都红了,埋伏在绿叶中,热风一吹,熏熏然,酷似佳丽初长成,春意在心,面庞羞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笔下的初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短文内容分点概括。

5.作者认为“初夏,是对春天的延续和补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陆游

2.动植物、气息、食物等方面。

3.比喻,拟人。将初夏的果实比作佳丽长成,并赋予了初夏的果实人格化的特征,表达出作者对初夏景色的喜爱之情。

4.(1)清新;(2)充满热力与生机;(3)多彩丰富,娇艳而成熟。

5.示例:春天里落英化作尘泥,到了初夏便有了果实。春天的麦苗,到了夏天便有了麦收。

猜你喜欢
晴日落英佳丽
重逢
黑熊沟
放假前VS放假后,快说是不是你
家长群VS 你的群,究竟区别何在
2021,我们一起走花路吧
立夏
早春桃花
雨中落樱
华宝山庄赏月橘
雨雾中登天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