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7-06-16 10:11王丽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创新能力

王丽辉

摘 要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学院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引,由建构主义要素引出实践创新能力的特性,并由此引出课程的学习形式、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阐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新理念。学院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制订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和与企业合作办学、实现三位一体人才生态系统等方式,走出一条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 建构主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56-02

1 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决于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地方高校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素养,还应具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现代实际工作的需要。

西方认知学习理论内容丰富,作为其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理论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各教育层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方法论的指导[1]。在此背景下,将建构主文理论引入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课程实践,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实践创新能力建构的独特性

实践创新能力只有在技术真实发生的情境中得以建构 情境指学生的学习场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教学场景要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建,并深刻认识到情境创建是教学设计的内容之一。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不仅包括技术的理论知识,还包括教师在以往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形态的技术知识,如技巧、诀窍等,这些信息依附于教师的大脑和身体的感知、行为中,只能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教学行为表现出来[2]。教师将科学原理、技术知识等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学生将相关知识、使用的工具、操作的方案、处理突发事件等所有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实的、学生要掌握的实践创新能力。综上所述,实践创新能力必须在真实或计算机仿真的现实工作情境中,通过学生的技术实践和操作,才能获得完整的建构。

实践创新能力只有在工作任务中得以建构 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类的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影响: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是指个体将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顺化是个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做出改变的过程,当目前图式不能同化新接收的信息时,人类就要修改或创造新图式,这个过程就是寻找新平衡的过程。实践创新能力必须按照工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得以正确建构。每个领域的工作都具有独特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这一特点决定要想形成学生完整、全面的技术实践能力,学生学习的顺序必须同其在工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完全一致,否则会影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建构。

实践创新能力只有在学习过程不断反思中得以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意义建构是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而不同学生所拥有知识结构不同,针对同一个学生所建构的意义也不相同[3]。推而广之,教学应当在一定弹性范围内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用同一规范、标准要求不同的个体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实现。即在同一情境下的技术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反思,实现将与技术实践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有效整合,形成可迁移的,不仅适应当前实践操作需求,还要面对未来工作转换的技术适应能力。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反思必须处于中心地位,反思让学生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更好,还可以搜集证据来肯定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实践结束后的反思可以纠正一些错误认识并补充理解不足带来的错误判断。

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不仅与背景知识有关,与建构新知识的方式、建构新知识的顺序等都紧密相关。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往以学科逻辑顺序作为学校的课程模式,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先学习与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开课顺序重视了知识的由浅入深,却忽视了理论知识同工作任务的紧密联系,人为地将技术理论知识同技术实践知识割裂。技术实践能力的特性决定技术理论知识同技术实践知识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够得到有效整合[4]。

以“协作学习”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习形式 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主动地、积极地完成知识建构。这种以教师、同学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以完成共同的技术任务为载体,以提高成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影响、互助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建构知识的学习习惯,是建构主义理论“交流”“协作”的具体体现。

以工作环境学习为主导组织课程实施 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往的授课环境是课堂环境下的技术知识的学习。很少有相应的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帮助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也没有将工作环境的学习作为课程具体实施的重要内容。建构主义的课程实施强调将真实的工作过程转变并设计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学生在真实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做”的能力,通过技术实践过程的自主反思,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做有效整合,才能形成稳固的技术实践能力。

4 結语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的关照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应具备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发展趋势,作为地方高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要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娄欣生.论建构主义语境中大学教师的素质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4(8):28-30.

[2]傅伟,赵淑兰.从建构主义视角看现代教育技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4(5):73.

[3]陈科平,冉晋.知识转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2(2):51-55.

[4]刘瑜,李瑛.建构主义理论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A1):241-243.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