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兴 杨妙霞
摘要:地方高校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特色化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组建硕士层次完整人才链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是该类高校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多样化诉求。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以化学类研究生教育为载体,构建需求导向下的协同培养体系,聘请三类导师,挖掘三种教学资源,提升研究生培养保障度;参与三类课题,扮演三种角色,设置交叉学科前沿研究领域,提高培养体系运行有效度;最终获三种研究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化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近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正以每年10%左右速度扩大,又恰逢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期,硕士研究生培养出现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就业困难等瓶颈。目前,国内外把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职业性(即专业学位,以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为主,毕业生能较快从事职业领域实践工作)和学术性(即学术学位,以理论和学术研究为主,毕业生攻读博士或从事科研工作)两种12]。近年来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接近1:1,在校生比例约1:2。然而,与传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比,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践领域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探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个性化、特色化需求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应尽之责。
我国现有高等学校2 879所,具备“大学”称谓省属本科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占“大学”层次高校69.58%,占据高等教育体系主体地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但与国家部委以及省部共建大学相比,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软硬件建设短板。实践培养模式上,容易存在“同化、矮化、弱化”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既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优势,又受制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多样性。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牵引作用,资源共享协同,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职业性特色和个体差异化的形成,成为地方高校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既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培养突出职业应用性的同时,又要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如何解决上述培养问题?出路在于明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适时转型,坚持需求导向,建构协同育人新模式。搭建起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间的沟通桥梁,形成硕士层次完整人才链条,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切度,同时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向性;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多种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生态培养圈,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
1.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瓶颈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兴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日趋旺盛。然而,却出现硕士就业难,高新技术企业招不到人的怪象。究其原因,对地方高校而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存在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绝对割裂(即双轨制)或者绝对趋同的现象,导致职业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不能真正融合;二是地方高校大体沿袭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同质化倾向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效果上区分度不够,特别是单一主体的培养单位主要参照学术学位模式定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致其知识结构与社会行业脱节,造成潜力不足、适应周期过长的现象;四是缺乏既能有效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型研究人员沟通,引进、消化、吸收科研成果,又能引导专业型技术人员将其再创新、转化为科技产品的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链条断裂;五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调剂且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研究生报考意愿没有得到充分落實,再加上个体发展意愿具有多变化、多样化特点,因此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契合社会与个体双重需求,培养特色化硕士人才变得尤为迫切。
2.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重要一环的地方高校,可坚持学术与市场双导向,即二元价值取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专业学位硕士是依托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职业背景和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在培养模式上可有效地将双轨制下研究生培养基础与经验加以复合,积极挖掘、统筹,综合应用校内外研究生教育资源,从而培育有别于重点大学的特色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闽南师范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以现代分离分析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以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综合双轨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势经验,探索特色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将培养定性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性成长双向需求”,定向在“应用基础能力提升”,定格在“突出职业性兼顾学术性”,定点在“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并重”。实行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构建“学-研-产”“产-学-研”“产-研-学”良性生态圈,形成“三类导师”“三种教学资源”“三类课题”“三种角色”协同培养模式,“三种研究成效”协同循环与提升。
二、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之思
地方高校要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挖掘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需的科学问题,继承学科研究的区域特色与学术性优势,同时攻克区域产业关键的共性技术难题,获取课题的应用前景与区域行业扶持,从而在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交叉领域发力。以职业性“兼容”学术性为指向,以“应用基础能力”为诉求,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个体需求多样化,定位“职业型为主”培养目标规格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较重点大学学生而言更具多变性和多样性,这些均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要求,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成為研究生教育以生为本的体现。美国历来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格局,避免培养和发展的趋同化,不树立国家样板大学,使得高等教育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能满足地方高校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或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等,既可实现侧重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可充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向学术学位研究生过渡的桥梁。
2.推行多元化课程设计,定性“服务地方发展”为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要关注区域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科学问题、技术需求、管理难题,职业性与学术性并进,开设学术课程群(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特色校本课程)、职业课程群(技能培训和专业实践)、应用基础课程群(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管理课程群(行业及人力资源管理),将上述课程群融入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校内导师组、校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三者共同设计,实现基础学科理论、开发应用、专业管理三元能力融合,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匹配。
3.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定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地方高校应改变重理论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等学术型研究生原有评价模式,积极建立以社会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地方高校要依据课程群类别,把分类评价机制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中,确保与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标准相一致,使培养效果得以综合性、专业化反馈。学术课程群以校内导师组直接评价为主,校外知名学者参与诊断式评估为辅;职业课程群、管理课程群评价采取重点邀请未参与课程设计行业专家监督课程质量,再由课程设计三方专家针对反馈反思改进;应用基础课程群由行业专家与学科带头人共同评价;专业实践课程评估参照研究生拟从事行业执业资格标准,由学校与实践单位共同依据学生实验技能成长进行评定。最后,改革学位论文研究体系,要涵盖学科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两个领域。
三、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现实探索
闽南师范大学在率先探讨地方高校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聘请三类导师(校外博士生导师、本校硕士生导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或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挖掘三种教学资源(合作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大学、本校教学研究资源、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基地),提升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参与三类课题(承担基础型科研项目,参加应用型科技开发项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扮演三种角色(硕士研究生、项目技术人员、本科生导师助理),设置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及其应用领域,提高培养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获得三种研究成效(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研项目),赢得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1.重视三类导师协调指导,定格在专业与学术的复合培养
研究生导师多样化的学缘结构、学派结构、学科结构、能力结构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
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三类四层”导师指导制。聘请三类导师进行四层次指导(见习指导、实践指导、全面指导、协同指导)。一类导师为本校硕士生导师组,注重通过理论讲授、学术讨论、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论文指导等指导学生如何把研究领域相关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项技术复合整合,形成与社会需求和研究生发展意向双向匹配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一类导师为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培养学生用技术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问题,同时传授学生分析、创造和设计的技能、技术;一类导师为协同发展科研机构的导师,提供科研资源和学术思想共享,参与课题项目的共同开发,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外出进行研发学习,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艰深、复杂、关联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指导帮助。
2.参与三类课题研究,定局在综合科技问题的解决
课题项目类别不同,对硕士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不同,锻炼提升的层面不同。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要求在读硕士研究生参与三种不同类型的课题项目,具体如下:在校外博士生导师、校内硕士生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素养,解决学科交叉领域内的科学问题;参与高校导师或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的科技开发等横向课题,培养自身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能力,突破专业技术难题;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调研、选题、实施,申报校内研究生资助课题,锻炼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三类课题、三种角色、三种成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定向促进地方行业发展和硕士生多样性成长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考虑研究生发展路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既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又要立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还要关注能够输送优质博士生生源。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是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实践应用。
学校抓准学科前沿与区域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交叉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范畴内合理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既能发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有利于研究生申请博士生资格,又能获得地方行业发展急需的发明专利、科技产品或社会服务成果。比如化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为导向,以“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分析化学”福建省重点学科、化学类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依托;集“学科建设、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三大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实现“重点实验室、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行业龙头企业、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瞄准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药物科学研究前沿,关注精细化学品分离检测、功能食品研发、药物分离检验、环境监测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一体化。
4.提供三类实践基地,定点在科研和实践应用双能力发展
闽南师范大学通过与伙伴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发展联盟,筹措研究型、实践性、见习式、教学类的实践基地。通过资源共享,解决研究生实践资源不足、硬件落后、应用脱节等突出问题,引导硕士研究生三年不间断、螺旋式地参与各类实践,同时让学生有机融入“学-研-产”“产-学-研”“产-研-学”生态循环,实践训练呈现长期性、学术性、应用性、效益化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