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慧
2017年4月5日清晨,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考察团成员在王知三老先生的带领下来到静宁县八里镇,在此探寻丝路驿站的历史文化,感受关道岔村、大路村的民俗文化。
承古拓今:千年古驿关道岔
到达目的地,车子停靠在一条岔路边上,我们纷纷下车,一面刻有“丝路驿站”四个红色大字的墙面立即闯入了视线,大字的下面镶嵌着一个旧时大车的木轮,昭示着历史的车轮在这段丝绸古道上走过的繁荣与沧桑。这条路素有“静宁城西第一岔”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顺着路往下走,便到了静宁县八里镇关道岔村。
站在古道上,面对的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已值清明时节,但这里的春天似乎来得很迟,对面山上仍是一副冬天的妆容,满眼的灰黄色。即便如此,还是掩盖不了扑面而来的泥土的质朴与淳厚气息。关道岔地处陇口要道,交通便利,过去除了官道从此岔经过外,还有南、北两条通往县城的人畜便道。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中线从长安出发,西行经平凉静宁,过官道岔去兰州,再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其中关道岔是必经之道,商旅来往,驼铃阵阵,交通往来鼎盛,使此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朝前期,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先后迁到关道岔,在此开荒种地,建庄修房、养畜牧羊,把故土晋地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和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带到这里,加上商路畅通,当地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关道岔拓路建屋,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今,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下,关道岔村内有窗明几净的房屋,外有山清水秀的九龙山,一派和谐安详的气象。
顺着古道走下去,在右边高耸的土墙上,分布着用石灰、水泥做成的一面面凹进去的白色墙体,上面书写了关道岔的介绍性文字,绘有《丝绸之路地图》《光武帝刘秀在九龙山》等图画。其中一幅《商旅贸易图》色彩艳丽,描绘了古代官道岔驿站繁荣的贸易场景,有参差而落的房屋,有牵着骆驼、赶着马车、担着扁担而来的各色商人。大柳树下,孩童嬉戏,老妪倚柱而望,人们互通有无,呈现出一派祥和富庶的热闹景象。“异域驼铃风雨路,汉唐气象大胸怀”,如今,站在这里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平静的村庄竟然在几千年前作为丝路驿站而一度繁盛。
走在丝路驿道中,遥想商旅往来、车马喧嚣的热闹场景,令人不禁想从现实中寻找到一些能勾连古今之情的蛛丝马迹。边走,边看,边想,好在还有一些东西可以印证古道的历史变迁。在一家农户大门外,生长着一高一低两棵古老的弯柳。古树虽未抽芽,但在单调的黄土和天空的衬托下,显得依然虬枝峥嵘、苍劲古朴、生机勃勃。关于这两颗柳树的由来,本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这棵树是由一位丝绸商人栽下的。这位丝绸商从长安出发,过关山,趟泾水,已经人困马乏,盼望着在驿站好好整休几天后再赶路。于是,自从翻过六盘山后,他每走一段都要打听离下一个驿站还有多远。然而,当他们的商队到达了官道岔驿站(“文革”前称为官道岔)所在的位置时,却不知道身处何地。时值春季插柳季节,于是丝绸商人就随意地在驿站旁边插了两颗柳树,顺口说:“就叫它望路柳吧!过往的客人望见两棵柳树,就知道快到官道驿站了。”于是,人们就将这两棵树命名为“望路柳”。在古代,它们是丝路商旅们路途中的一个路标,而今是彰显、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物。
望路柳旁是一口干枯久矣的水井,对面就是歇马亭,专门安置过往的骆驼、驴、马等牲畜。歇马亭右侧有一个用来煮罐罐茶的泥胚小火炉,里面配有巴掌般大的炉齿。都说静宁有“四宝”——烧鸡、锅盔、罐罐茶、红富士。其中的罐罐茶是中国西北部分地区一种原始的饮茶方式,沏茶方法不是用开水冲,而是用一只铁罐子或陶罐煮,以这样的方式煮茶,其色呈褐红色,味道浓厚,轻饮一口就觉得其苦难当,但渐渐地,苦味淡去,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味,令人回味無穷。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物资匮乏的贫困年代,人们相邀坐在一起,如白居易和刘十九一般,只不过,诗中所洋溢的欢快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都被融进了罐罐茶中,他们以茶代酒,沟通情感,叙说生活中的欢乐与烦恼。至今,喝罐罐茶的传统仍在静宁及周边地区延续。睹物思人,看着它们,就仿佛看到古时,骑马牵驼的商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疲惫不堪地抵达官道驿,他们坐在小火炉边上,用清冽甘甜的井水煮一杯罐罐茶,喝下去不仅可以解渴充饥,又可以提神暖胃,恰好用来慰藉他们的劳顿之苦及思乡之情。他们在此休整、交易之后,又伴着哒哒的马蹄声和清脆的驼铃声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幽幽古道之中。
时至今日,古道历经千载风雨最终被湮没,只留下望路柳、歇马亭、枯井等物一直默默凝望着身边发生的沧桑巨变。它们成就了几千年前的驼队马帮,经历和见证了关道岔的兴衰荣辱,如今又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不屈,履行着文化的使命。
传承创新:民俗文化体验园
考察过程中,我们不时会看见一些用青砖灰瓦做成的文化墙,其造型精美多样,是将过去旧式民居上拆下来的青砖灰瓦,以正在流失的本土民间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在八里镇关道岔村民俗体验园中,文化墙的青砖上刻有一些关于古代狩猎、征战内容的浮雕壁画,另有一些人物、动物、花卉的图案。这些浮雕内容丰富,述说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关道岔村民俗体验园入口处,“民俗文化体验园”七个红色大字被刻写在七个磨盘上,每个磨盘下面由一个辘轴作支撑。园内还建有一座平安楼,是用于登高站岗以保村寨平安而用;一些民俗主题雕塑栩栩如生,如人牛耕地、用扁担运苹果等雕塑,展现了机械化程度不高时期的一种原生态劳作方式,也是对以前农村生活的一种纪念性的保留。
接着,考察团又来到位于八里镇大路村的九龙山民俗文化村。一个硕大的“石磨算盘”被置于园内右侧,其以废弃的石磨作为算盘的珠子,56个磨盘均有轴承,一起转动,寓意“时来运转”“如意算盘”“好运连连来”。在九龙山民俗博物馆内,另一番风景正等待着我们:院子结构为四合院形式,一棵青柏立于院中,另有桃花争奇斗艳,与绿竹相映成趣。博物馆内的石磨坊、酿醋坊、榨油坊等,展示了对古老生产工艺的恢复还原。此外,还有纺线车、铡刀、耧等古朴的农耕生产工具,以及陶艺、剪纸、手工鞋垫等精美的民间手工工艺品。这些民俗工艺品都凝聚了人们的无限智慧,是静宁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考察团成员当中,很多人以前都见过乃至使用过这些旧家什,如今,当再次见到它们时,就如同见到了儿时的玩伴一般,令人欣喜亲切而又感慨万千,一种温情便油然而生。
以关道岔丝绸之路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静宁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依托,静宁县八里镇打造了如此独具特色的关道岔村、大路村民俗文化体验园,旨在保护民俗、传承文化。而将关道岔村、大路村原已废弃“旧家什”收集并传承下去的发起者,正是关道岔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设计者、静宁县天地博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宏利。他在村中走访时,看到关道岔很多人家门前堆砌着废弃的旧式砖瓦,一个变废为宝、弘扬民俗文化的点子便闪现在他的脑际。于是,他从各家各户收购来废弃砖瓦,在八里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设计了彰显民俗文化创意的60多种不同造型的文化墙,创建了展示社会历史变迁的九龙山民俗博物馆,保存了这些记录陇东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旧家什已失去了其原本的实用价值,然而,它们却在当代人的记忆中成为一组不可磨灭的文化意象与精神象征。在此,感谢坚守在传承传统文化岗位上的人们,是他们以新颖的创新理念让逐渐失去的民间技艺重获新生,是他们以执着的精神唤醒了人们深厚的乡土情感,也为本地的乡土文增添了一份自信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