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7年4月4日
地 点:甘肃省静宁县静宁宾馆三楼会议室
主 持 人:胡晓莉 静宁县兰亭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
王知三 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马勤祥 原静宁县政协副主席,静宁方言专家
王小龙 静宁县文广局纪检书记
莫 超 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教授
胡政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总编辑
张巨鸿 兰州画院特聘画家,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馆员
成兆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作家
张存学 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作家
赵小钧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家
马玉蕻 《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作家
巨 虹 《甘肃社会科学》副主编
杨文远 《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作家
赵凌艺 中国甘肃网记者
李泽琴 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助教
王勇强 静宁县威戎镇镇长,诗人
胡 菁 静宁县民间故事方言传承者
杨伟霞 静宁县民间故事方言传承者
刘桂香 静宁县副县长
伏晓艳 《丝绸之路》杂志社美术编辑
马晓慧 《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
截至目前,此次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考察团成员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人生经历与工作背景,考察途中互相交流地方方言、民俗、文化,并通过考察手记的方式由中国甘肃网实时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家的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国家大环境也促进了文化的研究发展。文化不分地域,其作为一根纽带将海内外不同地域的学者牢牢联结在一起。此次考察活动开始前,王知三老先生就与我们接洽,非常认真负责,他培养出一批致力于文化事业的研究者与爱好者,也是将来静宁地方文化的新兴力量,地县非常需要这类脚踏实地的学者,我们做文化工作也要走向田野,向大地学习。
我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困惑,不是结构、情节故事,而是语言的慎重性,我觉得写作时语言匮乏如同干涸的河流,因而一直在母语中寻找能激活文化活力的根性。从中国本位出发,西北地区被边缘化,中原地区有着评价周边地区的价值坐标。但考古证明,华夏文明发生发展中,西北地区占据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位置,是孕育文化的高地。
王知三 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静宁方言文化是西北地方语言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辨别静宁群体的一种“标识”。从地域历史上讲,它是属于一个地方的语言文化现象。讲述静宁方言,就必须对静宁语言文化关系进行思考,通过语言文化关系来研究静宁远古民族、静宁传统文化的过去和将来。
静宁的语言文化内容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官方(政府)的书面语言类文化;二是民间广泛应用的口语类文化;三是校园语言类文化;四是性别语言类文化;五是现代信息类,包括手机短信语言、网络类语言文化等。
静宁语言文化的传承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日常生活中的传承。比如吃饭、穿衣、睡觉、人际交往(交流)、劳动、生产等诸多生活用语的语言文化。这是静宁语言文化传承的主流,人际间往来交流,都需要用语言来表现,生活又创造和丰富了语言。比如吃饭,衍生了“咥饭”“咆饭”“细嚼”“慢咽”“瞎人穿,好人看”“人前茶饭,门背后针线”“穿戴随心病”“坐吃山空,立吃地陷”“懒人好吃嘴”这些总结生活经验的词语。
二是民间艺术的传承。比如民间社火、小曲小调、秦腔眉户、谚语、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的讲述、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在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里面,保存了大量的静宁方言土语,如表示地方词语“外”“那(奶)”,表示看的词语“习”“阕(que)”“娆(rao)”,表示速度的“蹩(bie)”“旆(pei)”等。
三是现代传承工具。比如广播喇叭、录音录像、旧式电话。生产队的大喇叭,录音机、录像机、电话等,都是静宁语言文化的传播工具,先进且能永久保存资料。
四是信息化传承工具。比如QQ、微信、视频等。这些都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化传播工具,传播速度快,浏览人群多,影响大。
静宁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前已有几位地方文化人正在进行搜集整理,编辑出版《静宁方言》;静宁有许多文学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大量运用静宁方言写作,作品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80年代,静宁县组织编纂的《静宁县志》,我主编的《静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都保存了大量的静宁方言文化内容,这对研究静宁语言文化都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我们借这次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做好静宁语言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保护,让静宁语言文化在甘肃丝绸之路语言文化中彰显它的地域风彩。
马勤祥 原静宁县政协副主席,静宁方言专家
我认为语言,包括方言,是人类生活的载體,是人类互相交流的主要工具和桥梁,研究方言就是研究地域的历史,当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民俗、民风等。我自小受父亲的熏陶喜欢看书,工作后从事文案工作,有两件事引起了我对方言的兴趣。
1982年,我在静宁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时,我陪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位姓赵的研究员到新城、西关、南关等处调查静宁方言。此次经历对我有很大启发。后来,我有幸参与编修县志,并被指认为社会编的组长,这期间,我结识了许多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其中一位赵宗礼老师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静宁方言,我之前陪同赵研究员后也零零散散收集了六七本子,最后我们精选了426条编入县志。这次经历让我对方言认识得到了一个大的提升。此后,我就随时注意收集整理,经过10多年断断续续的收集,目前已收集了静宁方言2000多条。《辞海》与词典上也收集了很多方言,其中有80%是我们的日常用语,这更加说明了方言的重要性。
我认为,静宁方言相比较其他地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朴实古老。静宁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有众多的史前文化,地方语言也具备独特性。我仔细翻看了《现代汉语大词典》,收编的词条有5.6万多条,其中也有不少方言,而这些方言80%以上是静宁地区老少妇孺耳顺能详、脱口而出的日常用语。例如,“眼睛让幠(hu)住了”“把几块木板饾(dou)在一起”“一群鸟儿砉(hua)地从地上飞起来”、“玍(ga)脾气”等都是日常用语。这些词汇的使用范围不广,外地人也不用,但被收到了词典中,可见其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是繁博多变。静宁地域以县城为中心的城川、八里、司桥、威戎、灵芝、原安、三合、细巷、红寺、甘沟这10个乡基本上属一个语系,方言差不多;四河、田堡、新店这三个乡,方言近似于通渭;其他七个乡方言近似于秦安。但将他们更细化后仍然有不同之处。语音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人员的流动、各民族间的交流、文化教育的普及、交通的改善、生活习俗的传承改变等。就民族间交流对语言的影响来举几个例子,“嘎哒玛西”(意为杂七杂八的小物件,来源于突厥语),“咵哩玛嚓”(意为行动敏捷、快)等,这类词语应该是少数民族语言,是被汉人借用沿袭下来的。
三是形象生动。比如“日眼”“撑眼”,意为让人讨厌、长得丑陋、穿得难看、行为举止刺眼;“日能”,意为好胜逞强;“胀死拉活”,意为暴饮暴食,吃喝无度;“胡生枝”,意为别出心裁、异想天开、胡闹胡整。还有因故事传说而约定俗成的词语,外孙子叫“磨镰水”,不走正道的人叫“吴儿”,既生动有具有趣味性。
四是方言在走下坡路,有减无增,被边缘化。随着社会的变更、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通讯设备的更新、交通的改善、人际交往的频繁、自然条件的转换,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加速了方言消失的速度。许多方言中的词语,年轻人已经听不懂了,比如“搬点”“改拆”“念各”“穷心”“筛花”等。但是面对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增加力量抢救。
王小龙 静宁县文广局纪检书记
我就搜集整理静宁方言的一些感悟,谈几点体会:
一、方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据我的观察,在静宁除了小学校园,一些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以外,其他官民之间、群众之间的讲话交流都使用方言。地道而纯朴的方言,除了传达群众生活中吃、穿、住、行等常用的信息外,往往透射出一方人们的性情喜好、想事和言谈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静宁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北方言区,虽较接近普通话,但声、韵、调皆有不同之处。县境中部的雷大梁,不但是县境南北文化经济生活观念的分界线,也是方言的明显界限。静宁方言有24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一声阴平声低降,二声阳平声高扬,三声上声反落底,四声去声高平长。
三、早在1993年,赵宗礼老师就为《静宁县志》撰写了“方言”一章,系统介绍了静宁方言的方方面面。接着,静宁县一中语文岗退休教师吴胜峰、原静宁县政协副主席马勤祥通力合作,依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合作编写了数十万字的《静宁方言词语选释》。另在一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静宁方言,同样收受了预期的效果。受此影响,我从2014年开始收集整理静宁方言,在三年时间里,共收集词条300个,每个词条下都有八九百字的举例说明,共计30万字。
我认为,静宁方言大致有以下五个明显特点:生动传神、浓缩概括、幽默风趣、以一当十、过耳不忘。
莫 超 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教授
首先向参与此次考察的诸位同仁表示感谢,也感谢王知三老先生为我们用心策划,此次座谈非常有意义,除了我们白天看到的地面上的收获之外,还听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比如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些语词的来源,有些词只有在静宁存在,比如“磨镰水”一词,只有在了解故事后才知道它的含义。每个词有自己的历史,而且这种历史是有特殊地域、特殊群体的,反映了方言的复杂与文化的广博,二者共同影响,造就了方言的形象性与准确性。马先生提到的方言词语中的字,有一些可能是俗字,多数是形声字,也有个别属于会意字,到底是哪一个字,还有待于查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了一本《方言调查字表》,全国通用,包含4000多个词,各个地方都可以据此相互比较。之前提到的关于父亲的说法,存在“爸”“达”“爹”“爷”,“达”可能来自于元代或者更早的金朝,或是其他相近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宋代以前不见于文献。
方言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音韵学多个领域,尤其是历史学,在调查语言的来源时,人的历史是不可避免的。音韵学是研究方言的一个短板,通过发音可以论证语言保留的时间状况,比如在明朝之后才出现“j”“q”“x”的发音。
我们走过的秦安、静宁是文化的厚土,也是方言的宝库,之前更多的是通过书面材料了解,此次考察我深刻地体会到做学问不能只限于书本上、书斋里,要做在大地上、发表在田野中。我要强调的是,首先,古今建置不同,现在主要着眼于眼前的建置,一定要注重古今区别。其次,方言与行政区域的关系比较小,研究时不能以行政区划为标准,要以历史为坐标。此次考察便是我们的一次探路,除了民俗、方言,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进行更宽广、更深刻的调查研究,并将我们的成果对外展示。这是两全其美之事,今后彼此应该加强联系与互相合作。
胡政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总编辑
一来到静宁,就感受到此地博大精深、淳朴厚重的文化气息,见到了众多的文化人士,读《静宁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了解静宁的民俗文化,参观博物馆了解玉石文化、仰韶以及以下层面的彩陶文化、金石文化,看到了古城文化,座谈会谈到了方言语言文化,感受很深。面对众多的文化符号,我提出一個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在当今社会下,地县区争夺名人、名地的现象,比如“成纪”建置曾三迁,不固定于一地,一般指的是一片区域,但秦安、静宁等地都将其划进自己的区域范围内,这就使学术上探讨的一些问题、省级与国家级通志的编纂都复杂化。谈到语言文字,成纪地区至少是中国语言文字和绘画的发源地。大地湾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的陶器上就有记事符号,据专家解析有十六七种符号是文字的雏形,伏羲在成纪“始画八卦”,也是亦字亦画的符号。我们来到中国文字、绘画的起始地,不仅要考察当地的方言现状,还要探究几千年来语言文字演变的历史。
张巨鸿 兰州画院特聘画家,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馆员
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先生提出“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中国画学主张。在中西方思想对撞交融中,中国绘画思想逐渐消解,我们开始追寻中国画的根脉。此次来到古成纪地区,看大地湾遗址,看地脉山川,体会其中蕴含的语言符号,并将其化为笔墨语言表现出来,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成兆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作家
听取了诸位的发言后,我有两点感受:第一,语言本身带着暗示性,其表达本身就暗示了一些不可表达的东西,其中的含义要进行设身处地的语境还原,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本质、文化观、语言观的研究有足够的重视。第二,用敏锐的眼光发掘、重视行政划分与文化地理的不重合性和差异性,打破地域的狭隘界限,对二者进行区别。
作为一个语言文化研究者,要“接地气”,对当地的民俗、方言进行全貌式的还原,但不能满足于此。为此,我认为要注重三点:要用比较的眼光,进行横向比较;要用史地的眼光与纬度,纵向地、延续地看;要重视理论的反思,不能局限于材料的整理,还要“就事论理,就理论道”,上升到语言观、文化观。
张存学 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作家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写作的语言一直在缩减的问题。这与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有关系。近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文化浪潮的席卷,特别是观念、哲学思想的接受,导致民族文化被缩减、被网格化。直接现象就是我们的母语与思维方式的被西化,带来的结果是我们母语的活力慢慢被淹没,或者说是被固化了。而写作者常用的字数量在2000~3000个,没有太大的扩展空间。在母语缩减的同时,我们也在渐渐远离母语——方言,其延展性、背后的信息感不断减弱。语言研究的目的不在于保存,而在于复活,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复活母语就是在复活我们民族的根性,这是应对文化全球化问题的路径之一。
赵小钧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家
我发现,在地方上有这么多的老前辈和年轻人都很重视自己的母语研究,他们对母语文化的坚守让我感动。文化研究一定要跳出狭隘的地域,如伏羲文化,它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圈,因此要以文化圈的概念来研究,彼此之间互通有无,保护好民族的文化,让它延续发展下去。
马玉蕻 《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作家
我与静宁大地,与静宁文化学者王知三老师,有着较深的情缘。十几年前,我到《丝绸之路》杂志社工作不久,就来静宁采访,结识了王知三老师。时隔不久,又来这里开过一次会。静宁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人文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
这次随考察团第三次到静宁,故地重游,故人相见,心情十分激动。通过深入民间、走进田野的踏访考察,使我再次看到了浸润在乡土文化中的王知三老师献身文化的执着与热情;使静宁深深印入我心际,也使我真正深知了静宁。这是友谊的情缘,也是文化的情缘。因着这份情缘,我将向王老师学习,努力做一个文化的耕耘者,也努力为静宁文化的宣传尽绵薄之力!
巨 虹 《甘肃社会科学》副主编
王知三老先生带领杨伟霞、胡菁老师用方言讲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并记录,我认为可以尝试将这种方式推广到省内其他县市,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用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表达当地文化,并将影像资料进行储存,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杨文远 《丝绸之路》副主编,作家
为了让考察团学者、专家多了解丝绸之路静宁段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静宁县委宣传部、静宁县旅游局等单位对静宁段考察项目安排得非常具体丰富。今天,我们参观了静宁县博物馆,考察了威戎古城。博物馆内仰韶文化彩陶、秦汉时期造型各异的青铜器、特征鲜明的各类陶器、精美的秦汉瓦当、琳琅满目的文物珍品,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使我对静宁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辉煌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明后天的考察充满期待。在这里,特别感谢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王知三先生对本次活动静宁段考察内容的精心筹划。
赵凌艺 中国甘肃网记者
我们中国甘肃网主要负责这次活动的采访,负责每天推送各位专家的考察手记,截至今天,大约40篇的考察手记已经在中国甘肃网上发表了。在此过程中,各位老师的勤勉让我深受感动,我将会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尽职尽责,做好编辑工作,继续跟随文化考察团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李泽琴 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助教
首先,方言來自于民间,如果脱离民间,只是在书本上做文章,这是不切实际的。其次,方言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它联结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能把他当作一个特定地方的东西人为割裂开来。方言带断了,亲缘带、文化带也就断了,这样的研究是不完整的,所以不能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待方言的问题。再次,方言研究要依托群体的力量。虽然方言很有利于人与人的交往,但民间仍然认为方言比较土,那么,如何提高民间对于语言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王勇强 静宁县威戎镇镇长,诗人
此次座谈会,听了各位专家发言,收获很多。语言依托于文化,因此,我们在城镇建设中要着重考虑文化因素。威戎镇今年要进行小城镇建设,计划体现古陇中、秦汉文化元素。另外,将对地域文化进行挖局、整理和保护。如彩陶生产厂的遗存较多,威戎镇党家塬出土文物较多,对这些地方我们应给予重视和保护。
刘桂香 静宁县副县长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里,莫校长带领各位专家来到静宁进行丝绸之路语言文化调查活动,是静宁语言文化界的福音,对静宁语言文化的收集、整理、抢救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静宁文化的补充、完善、提升以及对外宣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向莫校长和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将此次座谈会作一总结。
语言文化调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当代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最根本的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语言在文化传承中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古人云“言为心声”,写文章“诗言志”“文以载道”。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文明迈进了一大步。中国的文字很独特,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后产生会意、形声、假借字等,至今台湾仍然使用的繁体字中还有很多象形字。由此可见,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要放宽视野,在大环境中研究语言文化。我相信,今后考察团还会来静宁进行语言文化调查,届时,我们将全力支持专家们的工作。
最后,祝这次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