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人格成于丽娃河畔

2017-06-16 08:38许纪霖
新民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华东师大大学同学

我的精神人格,是在大学时代形成的。四年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我的精神摇篮。

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都有一个人格成熟期,那段时间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人格,甚至形成了某种情结,比如“少共情结”“红卫兵情结”“知青情结”等。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在心理学上有没有根据,但我自己的人生经验很可以证明这一点。

我的精神人格,是在大学时代形成的。四年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我的精神摇篮。

入学

许纪霖1978年在华东师大。

中学毕业以后,我曾经下过乡,但余生也晚,没有赶上“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辉煌年代。那已经是“文革”的后期。虽然还在高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但大家的心目中,已经在暗地怀疑是否好。革命的理想主义普遍退潮。中学生毕业是否下乡,是看你家里是否有兄弟姐妹在鄉下。因为我姐姐毕业后留在城里,所以,我理所当然地必须下乡。去的地方不远,仅一江之隔,属于上海郊区的南汇县东海农场——今天说起来,也算作浦东了。农场三年,基本是混日子。可以说,心灵底处,还是一张有待描画的白纸。

1977年,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对我这样在农场待得无聊的人来说,等于提供了一个跳龙门的天赐良机。那时候,在农场的熟人见面,总是问“你高考了吗?”就像问“你吃饭了吗”一样流行。我对自己考上大学真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可能是家庭遗传的因素,我从小喜欢读书,即使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年代,也以读书为乐。中学四年,每次考试,门门100分。唯一的失手,是一次数学考试,漏点了一个小数点,考了个99.5分,让我难过了好几天。幸而数学老师给我面子,期末总分算我100分,勉强保住了金身。而来到农场,三年光阴,闲得无聊,正好读了不少闲书——这样的底子,还怕考不进大学?!

偏偏命运要捉弄我一回。发榜的时候,竟然没有我的名字!连公认比我差的同事,都一个个笑盈盈拿到了入学通知书。怎么回事?我想不通。当时的成绩是保密的,直到后来我进了大学,才知道,实际上我考得并不差,4门科目,总分为349分,平均每门87分,其中数学还考了个满分。我的成绩,在当时属于高分。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录取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那年头百废待兴,拨乱反正刚刚开始,你无法解释好多个为什么。不像现在电脑排名,从高分到低分,绝对公平。

看着一个个幸运儿眉开眼笑地离开了农场,我简直觉得无法见人,只能灰溜溜地准备来年再考。真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一个月以后,我收到了大学补充录取通知书!原来,李春光先生给邓小平写了封信,大意是第一届高考考生质量实在太好,是否可以扩大招生。老人家大笔一挥“同意”,我就这样被扩招进来了!

唯一让我美中不足的是,录取我的是华东师大的政治教育系。这不是我所向往的志愿。说到志愿,还有段小故事。我在中学有一个十分要好的同学叫陈乃群,我俩中学四年,基本形影不离。在班级里,成绩也是双峰并峙,门门100分。私下里,我一直认为他比我聪明,我妈经常对我说:“你成绩好,是用功出来的,你看人家陈乃群,书也不怎么看,考试哪次比你差?”我俩那样要好,还有一个原因,乃志同道合,都写得一手好作文,立志当一个文学家。那个年头,文学家地位之崇高,其风头要远远压过今日的比尔·盖茨。比文学家更诱惑我们的,是当记者。于是,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俩共同约定:第一志愿填复旦新闻系、中文系,第二志愿填华东师大中文系,这一年,在上海考文科可以选择的高校只有这两所,我最后加了一个华东师大历史系,才将四个空格填满。

因为经过了太多的可怕的政治运动,许多人很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以后吃文字饭,觉得还是吃技术饭比较保险。陈乃群的母亲特地从湖北赶来,阻止儿子报考文科。他抗争了半天,最后还是抗不过母命,只好与我分道扬镳,进了复旦大学物理系。后来读到博士毕业,移民美国,改行当了一名电脑软件设计师。前几年回国我们见面时,回忆起这段往事,都感叹不已。假如当年没有母亲的阻拦,凭他的聪明、敏感,焉知中国学界是否又将多一位重量级人物?人生无常,机遇如云,一个偶然,就为你定了终身。

我也是如此。一纸政治教育系的录取通知,早早粉碎了我的文学梦。怀着半是喜悦,半是遗憾的复杂心情,我来到华东师大报到。美丽的丽娃河,以她的恬静、妩媚和宽容向我张开了欢迎的怀抱,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我喜欢这个校园,喜欢这个充满了知性、灵感和诗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求知

1978年初春,还是一个对知识、大学和大学生充满崇敬的年代。学校发给我们的校徽白底红字,是中共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校名。在那一年,没有什么比戴一个校徽走在大街上更神气的了,所有的人都会投以羡慕的眼光——大学生!你的感觉,不比如今的高级白领,驾驶着一辆奔驰或宝马掠过街面要差,而且也许更好——今天的白领没有我们当年那份神圣的感觉。

我们77级是“文化大革命”恢复高考以后第一届大学生,这一届华东师大的学生,可谓精英荟萃,人才济济。当年的上海高考招生委员会主席是华东师大的校长、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据说,他当时借职务之便,在招生的时候,让师大比复旦早到半个小时,于是,上海文科考生第一名,一些当年在社会上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统统抢到了华东师大。我所在的政教系,本来在文科里面属于被瞧不起的系科,在我这一届,后来也出现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学者,如经济学家陈琦伟,中国哲学史专家杨国荣,西方哲学史专家童世骏,国际问题专家、华东师大人文学院院长冯绍雷,等等。

学校知道,这批新来的77级大学生,与以前推荐入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不一样,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于是调集、配备了最好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在我们系,当初有几个著名的大学者,一个是哲学家冯契先生,是我们的系主任;另外一个是国际金融专家陈彪如先生,陈琪伟后来大学还没有毕业,就当了他的学术助手。还有一个,现在提起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基督教研究权威徐怀启先生。他是中国老一代学者中,很少几个精通拉丁文的。前不久,我刚刚看到他的学生赵复三先生写的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在我们刚刚入学的第一学期,系里有意地安排这几位老先生每周六下午给我们开讲座。可惜的是,当时我还太年轻,心浮气躁,全然掂不出大师的分量,他们讲了些什么,竟然如今一点也记不得了。像徐怀启老先生。记忆之中依稀残存的,只是一个穿着中式棉袄的老人,消瘦,疲惫,不苛言笑,时时在黑板上写下一串陌生的英文和拉丁文,让我们感觉敬畏。课讲完之后,也没有什么学生提问。过了一两年,就听说老先生去世了。他离开人世之前,想必很寂寞。

至于其他老师,特别是年轻一点的,据说特别怕我们这批77级的大学生。我至今记得他们在讲台上那种胆怯、不自在的神情。我的同学当中,有些人很有些身份和阅历,有当过公社书记、兵团党委常委、街道主任的,不仅是党员,而且还是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自然有点自命不凡。有一位姓薛的老师,教我们中共党史,他在上课时总是很喜欢说“我们党如何如何”。一位学生老党员就在底下,轻蔑地嘲笑他:“我们党?哼,你还不是党员呢!”

这些老三届同学,毕竟是红卫兵出身,常常会在课堂上发挥当年的战斗队余勇。有一次,课上到一半,不知为什么问题,突然老师与同学争了起来,乱成一团。一个从云南西双版纳来的同学,跳到讲台跟前,神情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很是慷慨激昂的样子,让我这个晚生的小子,领教了一番当年红卫兵的风采。

我所在的班级,大多是老三届,不少已经结婚,有了孩子。最年长的是我们的班长,1946年生人,入学那年已经32岁。而年龄最小的同学,只有19岁。班长就经常开玩笑,对那个小同学说:“我生都能生出你来!”40多个同学当中,我排行倒数第七,属于小字辈人物,没有什么人在意,倒也落了个轻松。

不过,在班级里我的成绩始终不是最优秀的。考试在任何年代都是死记硬背,班级里就有几个这方面的高手,永远可得高分。我偏偏头生反骨,任何问题喜欢多想一点点,喜欢标新立异。碰到开明的老师,会鼓励我一番,但有些比较死板的老师,就不愿给我高分了。好在我也不在意。大学四年,真正在课堂上,倒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我做学问,一直无“家法”可言,属于“野路子”那一类,这个毛病,就是大学时代种下的祸根。

那么,我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言以蔽之,图书馆。课堂里面的东西还是那样的陈旧,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外面知识界出现的各种新思潮和新理论。华东师大有一个很好的图书馆,下课以后,只要有空,我就往图书馆钻,特别是期刊阅览室,那些解放我们封闭心灵的新思潮和启蒙文章,最早都是出现在诸如《读书》《未定稿》这样的刊物上。

当年的大学图书馆哪像现在这样门可罗雀,其热门程度,只有牛市里的证券交易所可比。晚上6点半开门,5点半就要等在门口去抢座位。不仅抢座位,还要抢杂志。大门一开,就直扑事先瞄好的目标,晚一步就势必落入他人之手!我记得,金观涛、刘青峰关于中国超稳定系统的文章,就是以这样的百米速度抢来的。它当时发表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杂志《贵阳师专学报》上。那杂志差不多已经被人翻烂了,但依然被学生们反反复复抢着传阅。

除了图书馆,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了。书店坐落在河东大礼堂附近的角落里,门面很小,只有一个开间。我们常常利用课间15分钟的休息,去看看有何新书。教室在河西,要来回跑步才赶得上。即使这样,也乐此不疲: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新书,比如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实在比如今股市中的新股还紧俏,你晚到一步,就会遗憾终生!

那真是一个知识饥渴的年代。在我身体发育的时候,正好碰上三年自然灾害,而当我精神发育的当口,又是知识饥渴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学者,在学问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多问题意识,少学理基础,多少是大学时代落下的病根。每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就感慨万千,在课堂上多少次为我的学生现身说法,羡慕他们如今的读书条件多么好,谆谆教导他们千万珍惜,多去图书馆,多读点书——但我的学生在台下望着情绪激动的我,每每露出迷惘的表情,好像是在听一段史前史的古老传说。

激情

我的大学年代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我一入大学,就被这样火热的气氛包围了。

70年代末,正是粉碎“四人帮”不久,一切有待拨乱反正。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活跃,大学校园里,到处都是有关国家政治的讨论和辩论。我刚才提到,77级大学生的主流是老三届,正是他们把当年红卫兵的意气风发也带入了大学。我记得,刚刚入学不久,系里一批最活跃的同学就组织起来,就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问题自发地举行讨论会。这样的讨论会,通常放在晚上,在教室里举行。时间还没有到,已经是人满为患。参加辩论的,不仅有本系的,还有来自历史系、数学系等外系的同学。争到要紧处,那唇枪舌剑,比起如今做作的大专辩论赛来,不知精彩多少倍!那時的大学生比的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思想、信念和人格。我那时还很嫩,全然没有发言的资格,也不知说什么,只感觉个个都是高手,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回忆过去的一幕幕,依然犹如昨日之事。前年班级同学聚会,当年一班朝朝暮暮日夜相处的同学,经历了数十年社会的变革,也已经分化得厉害:有位居部门领导的大人物,也有依然一介布衣的中学老师;有名誉全国的专家学者,也有批一张条价值百万的公司老总;有坐私人专车来的,也有骑自行车来的。说起来有趣,不管你今天在社会上混得如何,只要这班人重新聚在一起,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彼此叫绰号的,嬉笑打骂的,顿时减去了几十岁!

我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与共和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充满了各种戏剧、冲突和激情。它塑造了我的青春、我的灵魂,还有我的思想。我的记忆无法拒绝它们,只能写出来让大家分享,作为大时代中一个小人物的历史见证。

猜你喜欢
华东师大大学同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沐春风感受名师风采——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遇见你时如梦方醒
磨课中的八“磨”八“度”——以华东师大版第25章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