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汪红蕾
会议报道
守护传统村落 传承中华文脉
——中国(福建·南平)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综述
■ 本刊记者 汪红蕾
福建南平古村落
3月 31日至 4月 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委会、福建省文联、南平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福建·南平)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在福建邵武举行。来自全国乡土建筑、民俗学、历史学等领域的 200 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在论坛开幕式上,九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就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作主旨发言。随后,三大主题分论坛同期举办,专家学者们就古村落文化价值、区域特色以及保护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最后,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汇聚成论坛的纲领性文件—南平共识。
南平共识指出,传统村落保护应该以人为本,村落的形态是由建筑、山水等物质方面构成,但是在村落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原住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保护和发展应当接续村落的历史,在空间的规划和业态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原住民的需要。传统村落保护应当以村民为主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传统村落不仅存在着大量空间形态的物质财富,也存在着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这便决定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文化研究先行的策略。
骆中钊
祁嘉华
南平市委书记袁毅指出,古村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农耕文明根脉活的基因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南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闽邦邹鲁”“道南理窟”之美誉。千百年来,一代代的闽北先民在这块沃土上拓荒创业、繁衍生息,滋养哺育出了理学大师朱熹、法医鼻祖宋慈、婉约派词宗柳永、民族英雄李纲等光耀华夏的历史人物,也给后人留下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众多富有古风古韵的古村落,无不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寄托着绵绵的乡愁。目前南平市有中国传统村落34个,省级传统村落 85个 ;还有 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些古村古镇每一处建筑都浸润着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村落都镌刻着传统文化的丰富符号,以一种鲜活、生态的方式代代传承。
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祁嘉华认为,传统村落是古人根据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建造出来的。因此,传统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的美好和历史积淀的深厚两个方面,而这两点恰恰是农耕文明的核心价值。尽管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思想方式中依然保存着传统文化的基因,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民族文化的根脉上有所继承、有所发展。这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南平地区的传统村落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最早的建于唐宋时期,多数建于明清,承载了千余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南平村落人才辈出,村庄中多建有书院和祠堂,留下了以程朱理学为主体的崇文重教之风、以名门望族为代表的精美建筑群落。总之,南平的传统村落以空间的形态承载着闽北地区的自然和历史风情,是这一地区一份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遗存。
郑国珍
刘 托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总设计师骆中钊的言辞中满是对故乡福建的热爱和深情。他认为,被人们称为“皇宫起”或“双燕归脊”的闽南“古大厝”,遍布在闽南语系的各个乡村,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成为海外侨胞和外出乡人思念故土、追寻根祖的寄托。闽南一带俗称“洋楼”的“番仔楼”是20 世纪 20 年代闽南侨乡民居的一个缩影,是传续“古大厝”建筑文化的现代建筑创作典范和闽南侨乡的建筑瑰宝,往往成为外地人对闽南侨乡民俗的最直接印象。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一座城镇的特色风貌,应该是当地居民生活的缩影,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表示,古村落具有多重价值,诸如历史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民俗价值、旅游价值、商业价值等。在这些带有实用性质的价值之外,还有一种超脱功利之外或之上的价值,那就是精神价值,这种价值更持久、更深刻,其他的价值如经济、商业、旅游等价值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增减消长,而精神价值会融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持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审视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幸福感。精神价值隐匿在其他价值之中,也是其他价值的支撑,对维系我们的生存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抚慰众生心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戴志坚
黄汉民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戴志坚指出,中国传统的宗族文化载体就是村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除官方记载以外,绝大多数蕴藏在村落里。古村落就是民间历史的载体。现在农村建房子,基本上都是钢混结构,采用水泥、铝合金、白瓷砖材料的比比皆是,与传统村落白墙黑瓦的景观格格不入,给古村落的整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之老房子人去屋空,年老失修,成了危房、烂房。同时,经过解放后 60多年的风风雨雨,传统建筑工匠体系已经岌岌可危,传统工匠有的已去世,有的年事已高,后继乏人。传统的建筑工艺(泥水:石、瓦、砖、泥;木作:大木作、小木作;装饰:泥塑、灰塑、剪黏)基本失传。
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祁嘉华总结出传统村落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村落的过度开发。村庄的原有风貌被改造,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一些村落已经完全商业化。二是村落的空心化。快速城镇化和一刀切式的城镇搬迁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相关评审中发现,村落户籍人口35人,实际人口 5人。三是村落的城镇化。这些村子大多在城市附近,是城市化的受益者。人口过万,年收入达4亿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古村镇专委会副会长郑国珍指出,自 2003 年底开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2 年底确定公布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以来,全国共评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528 个,其中福建占 42 个;传统村落 4153 个,福建占 229 个。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几年来用于这些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规划、维护、政治等经费,数以百亿元计。仅以众人周知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可以得到中央财政每个补助 300 万元计,就达 124.59 亿元,还不包括来自国家发改委和中央财政到文物、旅游、农林、国土、教育、科技等渠道的资金投入,以及从省市到市县镇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入。一批批古村落规划正在实施,一处处生态环境进入整治,一座座历史建筑得到维护,一项项传统产业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一桩桩文化传承正在深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导向。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日益被关注,旅游休闲的社会价值日益为人们多青睐,人文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大家广泛认同。
毋庸讳言,尽管目前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转,可大多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落后状态仍未走出低谷,社会各界人士更多的是匆匆“过客”,政策导向等还不够给力,存在着各种紧迫性。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形势面临的新挑战。修护好的历史建筑利用率低下、单一,乃至空置的现象普遍存在。
整治过的古村落依然趋于空心化态势,还未有奏效的办法化解;文化传承缺乏后劲,产业市场受到局限等问题尚未迎刃而解。“亮宝式”的村落展示,简单乏味的引导说明,同质化的建设改造项目等,屡见不鲜……
龙海市政协常委陈忠杰在提交大会的《闽南侨乡特色古村落的现状与保护对策》中指出现阶段闽南侨乡特色古村落消失或损坏的主要原因有:一、村民不重视,任其颓败坍塌。除了少量的传统古村落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保护外,其余的古村落缺乏保护的主体。随着居住功能的衰退,居民任其颓败坍塌。据统计,角美镇的吴宅村埭山社归侨、侨眷有 60户,侨乡特色建筑 50 多座,是名副其实的侨乡特色村落,现已坍塌 40 座,8 座被改成新房,目前只有两座有人居住。二、居民乔迁新居,旧房无人理会,古村落名存实亡。三、主动拆毁建起新农村。四、政府已经挂牌保护,但保护措施不容乐观。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总设计师骆中钊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的,不同的水土也会滋养出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每个地方蕴涵文化精、气、神的建筑,必然成为当地凝固的故乡魂。一段时间内,严重缺乏文化自信造成城乡建设互相攀比和标新立异的心态畸形发展,导致了建筑造型的简单“克隆”、抄袭、“猎奇”、跟风现象严重。使得当今很多建筑设计虽有形但没有神,更没有灵魂,有的甚至是既无形又无神。更为甚者,则只有与人、与环境格格不入、极不和谐的大尺度和奇形怪状,根本上是沒有灵魂的跟风设计。在这股逆流趋使下,“猎奇”“求怪”的扭曲心态四处泛滥,使得严重祗毁传统优秀民居的种种病态建筑创作时常出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邱运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今年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要求建立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建立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化工作,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可以说,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传统村落蕴含着世代传承的民风民俗,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们首先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从中华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实现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的共生、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共鸣。
二是要坚持科学调查,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以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全面地记录各类传统村落的多样性和原生信息,是抢救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各级文联组织和民间文艺家协会,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民协的联系沟通,继续做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周密组织,深入调查,精心编纂,全方位调查记录和深入挖掘传统村落蕴含的民间文化。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村民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文化工程,更是一项为民惠民的社会工程。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政府有责任,社会也有责任,生活在其中的村民更有责任。因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精心组织、科学论证、统筹协调,推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村民支持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发挥好村民作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作用,在科学整治村落格局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同时,使生活其中的村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不仅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更要保护好传统村落至今尚存的鲜活历史文化信息,继承和发展世代流传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家国情怀,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骆中钊强调,古村落保护的规划设计应能让人们看得到乡愁、摸得到乡愁、记得住乡愁。因此,应特别重视体现出参与性、体验性和回味性活动内容的创作。既要保护“古味”,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情风俗,又要适应当代人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在传统村落里的规划设计中,将山、水、田、人、文、宅六大要素进行整合,用文化创意为古村落的保护另辟蹊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对施工工艺的传承和对工匠的培训。
福建和平古镇南门谯楼
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祁嘉华指出,作为传统村落较为集中的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南平传统村落共同的特点。因此,在当地传统村落保护上,要寻找地域文化的魅力进行复兴。文化是南平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只有将文化作为保护的核心,将村落中的自然和历史优势发掘出来,才可能使传统村落的真正魅力发扬光大。宋代的闽北地区涌现出了“环溪精舍”“考亭书院”“武夷书院”等大批书院,因而闽北有很多以民间教育见长的传统村落。这些拥有书院的村落,应该把保护与发展的重点放到书院教育资源的发掘与弘扬方面,由专业人员对这些书院遗留下来的各种教育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同时,还可以把保存下来的书院进行整合,组建“南平书院群”,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掘利用传统教育资源,大幅度地提升南平地区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邵武和平古镇里遗存的古代建筑是一大特色。这里古城堡、古街道、古书院、古民居整齐有序,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应该请建筑维护、环境设计、自然人文等专业人员对唐代以来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痕迹进行发掘整理,并按照年代进行归类和修缮,凸显出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风貌,古镇将成为福建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古代建筑博物馆,不仅具有唯一性,而且具有重要的观赏性。”
原福建省设计院院长黄汉民说,村民要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传统村落里的古建筑是活态的遗产,不仅要保留建筑,人也要留下来。因此,传统村落要原貌保留,整体环境也要保留,它的保护需要民间力量、社会参与以及完整的保护体系。其中的关键,就是村民要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当前,我们民间保护力量薄弱、经验不足、资金不够,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广泛开展各种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适合我们的机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古村镇专委会副会长郑国珍指出,面对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社会角色快速变化的挑战,应继续坚持对“物”的守望。同时,更要加强对“人”的关注,通过二者的互宜、互动,使之不断融入和参与到当代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中,持续焕发活力。
第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抢救古村落生态环境和历史建筑作为首要目标的思维定式影响下,往往将有限的社会资源全部或集中投放到古村落规划、内外环境整治、破损建筑维护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古村落守望者、传承者、受益者更多的重视、关注和扶持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努力将留住人与吸引人紧密衔接;积极让高层次的组织者、投资者、参与者、留守者、居住者共同介入,实现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创造性转化,营造既能守望住“物”,亦能守护住“人”的社会氛围。
第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府可通过制定规划、编制方案、出台政策、配置资源、规范服务、监督管理等,加强对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正确引导,努力破解囿于现实与追求、政策与需求等因素的不对等交叉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供给与需求间的错位、出现的实效不佳,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不断激活古村落发展活力。社会各界可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下,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传承中来,诸如欧洲式的到农村赎买、置换老房子居住,中国式的到农村租房、借地,过上田园休闲式生活。
第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只有不断整合提升品位,才能有效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源;而只有实现了从自身“亮宝式”展示为中心,向受众者“认可式”参与为中心的根本转变,传统村落才能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之物质与精神载体,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传统傩舞
龙海市政协常委陈忠杰认为,保护闽南侨乡特色古村落刻不容缓。第一,尽快建立由市(县)长挂帅、各部门参与的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统筹全市(县)地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第二,尽快组织人员对古村落进行普查、造册和整理。保护闽南古村落文化遗产就是保住闽南人的根,要把保护闽南古村落文化遗产提到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构建两岸人民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高度加以重视。尽快组织人员对古村落进行普查、造册和整理。在全面调查基础上,筛选保存较完好、有代表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古村落,编入保护名录,分类分级进行保护,对已列入保护名录的建筑不能拆毁,禁止私下随意对特色建筑进行翻建、重修,从而避免优秀闽南侨乡特色建筑在翻建中毁失原貌。第三,严格执行“重点保护、合理保护、局部改造”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要在普查和调研基础上,根据国家、省的相关法规性文件,尽快拟定并出台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性文件,并以此为据,探索建立比较完备、具有本地特点的保护机制,促进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维修队伍建设,严格执行维修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维修方案审批制度,技术规范和设计、维修过程、竣工验收等技术指导和监督。在维修中必须遵循古建筑安全的原则,必须遵循不破坏原建筑价值的原则,必须遵循风格统一和尽量利用旧料的原则,维修时要以预防性的维修为主,要制定整个维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