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决定命运?

2017-06-15 15:21
南方周末 2017-06-15
关键词:学子节点志愿

陈斌

高考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阶段了。这是一个人生重大选择的节点。

我们的人生,既不是布朗运动,接受随机性或命运的摆布而随波逐流,也不是时时刻刻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实际情形是介于两者之间:当节点到来之际,选择的窗口就会打开;一旦完成选择,在下一个节点到来之前,路径基本就会锁定。

选择决定命运。人一辈子面临的重大选择节点其实并不多:出生在什么地方,去哪座城市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去哪个单位上班,跟谁结婚……出生不由己,严格说来是“被选择”的。后面列举的三个选择往往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你选择去上海上大学,很可能会在上海工作,你的结婚对象很可能是仰慕你的小师妹……

所以,填报志愿这个节点很重要。这个节点不仅锁定了在下一个节点到来之前你人生的路径,还会极大影响后面若干个重大节点的分布。你今后人生的轨迹,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就被这一张薄薄的表格决定了。

填报志愿其实蕴含着三个选择:去哪座城市,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这三个选择也不是彼此独立的,选择上海意味着排除了北京的大学;选择北京的大学意味着排除了北京之外的城市;好的专业与师资不是随机分布的。那么,这三个选择应该怎么安排先后顺序呢?

这里姑且武断地给出一个顺序:首先考虑城市,其次考虑学校,最后考虑专业。

好的学校往往位于大城市,让“优先考虑城市还是学校”的选择焦虑大大减轻。不过学子在这两者之间的权衡还是清晰可见的。

在较好的城市读一般的学校,还是在一般的城市读较好的学校?学子对此并没有一律的选择,但毫无疑问选前者远远多过选后者。同样的专业,京沪高校的二本甚至大专录取分数线往往比内地高校的一本还要高,反映了学子中存在喜爱一线城市高校的倾向。京沪学子有喜欢在本地读大学的倾向,也远远超出恋家可以解释的限度。

当然,对最优秀的学子来说,没有这样的选择焦虑,因为最好的学校总是在最好的城市,但他们选择的结果也符合这种选择倾向。

一线城市是人口净流入速度最快、经济最繁荣、各种机会最多的地方。去一线城市读大学、见世面,以后在这座城市扎根工作、结婚生子,意味着你长期持有了这座城市的看涨期权,你的命运与这座城市深度捆绑在一起。大学期间结成的同学人际关系网络,在一线城市往往可以长久保留下去,因为往往大多数人毕业后会继续生活在这座城市;在其他城市往往是随着大家各奔东西而曲终人散。这至少能部分解释为什么一线城市学子不愿意挪窝而其他地方学子争相向一线城市涌。

至于在好的学校读差的专业,还是在差的学校读好的专业,相信绝大多数人在北大清华读最一般专业与在三本大专读最好的专业之间会选择前一种,道理何在?

上大学是人力资源投资,你将获得两项增值:一是文凭,二是专业知识技能。上大学的一项功能,是给用人单位提供甄别人力资源质量的信息,大企业招募应届生时,一般首要的考虑是毕业学校,对具体专业反而考虑不多。这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考取了好学校本身,就是你能力的最好证明。你学习能力强,具体工作自会上手快。所以千万别信“文凭不重要”,单为了得到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强的人完全可以免费学习名校网络公开课。

最后考虑专业并不是说专业不重要。选专业当然重要。首先,建议在大学太容易混的专业不要选,专业容易混的程度与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是正相关的。其次,学什么要立足于个人的现实。约翰·亚当斯说:“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孩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猜你喜欢
学子节点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北在哪?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浅谈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节点信息收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