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晓
摘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形势下,粮食安全愈来愈受到国家重视。近年来,工程建设用地率不断提升,为平衡占补,整理土地、节水改造和灌区续建成为重点工作,以保证耕地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增加。气、肥、热、水是粮食增产的必须元素。一直以来,水作为农业经济命脉而存在,其在旱田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干旱环境下,粮食产量会受到负面影响,不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本文以种植水稻农作物的某地作为案例,先是分析了农田灌溉用水相关内容,讨论了某地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田灌溉用水节水高产经济发展措施,希望可以丰富农田灌溉相关理论,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田;灌溉用水;节水;措施
与其他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城镇节水工程、农业和工业改造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对农业综合水价制度进行稳固,加大监管力度,充分利用水资源(分质利用、一水多用等),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污染情况下,依赖天然水的农业,对用水具有很大的需求。据统计,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为71%左右。由此可见,农业灌溉用水量极大。水资源问题制约着农业发展,灌溉用水量低,节水潜力空间较大,所以,只有推行节水型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成功解决上述矛盾。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田灌溉用水相关内容、某地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农田灌溉用水节水高产经济发展措施三个角度进行了論述,旨在做出重要的分享。
1农田灌溉用水相关内容分析
1.1影响灌溉用水的因素
现存的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灌溉和自然条件、农业机械、水资源禀赋、地区虚拟量等因素会影响农业灌溉用水。灌溉条件:当地水库储存水量大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自然条件:温度,湿度,年均降水量,光照等;水资源禀赋:水供应的地表水量,人均占水量等。除此之外,农户年龄、农户文化水平、农户农业收入等也会影响灌溉用水成效,为提高灌溉质量,既要依托技术,又要加强管理。
1.2灌溉用水指标
灌溉用水指标包括作物田间耗水量、净灌溉定额、毛灌溉定额、万元GDP耗水量、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等。其中,作物田间耗水量:农作物整个生育过程(从栽种到收获),计量单位为m3/亩或mm/亩;净灌溉定额: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给田地单位面积供水,农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计量单位为m3/亩;毛灌溉定额:田地翻耕期间和作物整个生育期间,根据渠首总引水量来计算灌溉水量(单位面积)。
2某地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某地灌溉水为补给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点尤为突出。据调查和研究,某地3-5月期间水量占比率为7%,6-8月水量占比率为68.1%,9-11月水量占比率为18.4%,12-2月水量占比率为6.5%。由此可知,6-8月,即夏季水资源占据很大的比例。汛期最大的6-9月,其站水量高达79.8%,而其他八个月占水量仅为20.2%。冬季和春季两个枯水季节,某地灌溉占水量低于10%,却为大部分农田主要水源。
2.2水资源浪费严重
从灌区大小角度看,某地灌区面积大,有必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当前,某地灌溉管理依旧采用粗放模式,渠道渗透问题显著,所采、用灌溉方式已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某地大多数区域灌溉时选用明渠,防渗渠道很短,加之未充分落实清淤、渠道管理工作,致使渠水利用率不尽人意,进而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另外,灌区并未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粗放型灌溉(有灌无排、大水漫灌等)随处可见。如果过度灌溉,则很有可能导致田间出现严重渗透,引发水土流失。同时,农药、肥料等残留物会污染农业,不利于安全生产粮食。
2.3土壤盐渍化
某地地理位置处于内陆,土壤中含有很多盐分。降水量不足和蒸发量强环境下,土壤会迅速积累盐,在过度灌溉和田间渗漏影响下,灌溉及排水会失去平衡,抬升地下水,土壤盐渍化加重。
2.4水资源利用率低
某地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效果较好,但存在建筑物不配套问题,以致每年都要修复水毁工程。另外,并未修建引水渠。与此同时,尚未健全已修建的渠道。由于资金有限,水利工程供水成本价格低于用水价格,难以定期修理、更换相关配套设施。长此以往,水量调配和灌溉管理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达成计划用水目标。
2.5管理模式较为粗放
随着时光迁移,某地灌区灌溉面积增加400余万亩,但是灌溉用水并未发生变化。虽然灌区管理及灌溉模式已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系列不和谐现象,例如:跑漏水、漫灌等。受多种因素影响,灌溉管理仍旧表现出粗放的特点,极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3农田灌溉用水节水高产经济发展措施
3.1提早泡田
根据桃花汛出现时间,建议提前1周左右开展泡田作业。格田平整情况下,组好浅水层泡面,避免发生淹灌水层现象,从而实现浅晒浅灌目标。实践表明,秋季翻田和早泡田是耙平耙细土壤的基础条件。
3.2保证输水渠道通畅
农田灌溉过程中,如遇到渠道严重渗漏问题,应建设顺畅的输水渠道;如遇到渠道轻微渗漏问题,近期不建议采取措施防渗。
3.3创新所有节水型灌溉措施
对节水型灌溉措施进行不断改进,大力宣传、推广及使用,对扩大耕地面积颇有益处。所谓的人们接受且广泛应用的节水型灌溉方法指的是便于管理,适于普通应用品种,稳定粮食产量的灌溉方法。
3.4泡田到生育阶段整个过程采用节水型灌溉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节水型灌溉方法并非仅仅用于泡田时期,还应用于所有生育阶段。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节水型灌溉事例,如:依据情况提前泡田插秧时间,对积温和桃花汛进行最大程度利用¨一。此外,选用饱满的水稻籽粒;以农作物成长阶段为依据,适宜断水、退水及落干,换句话说,为机械收割提供便利;秋季翻地时,平整格田,耙平耙细土壤,切忌插6月秧;对于6月末至7月初的的水稻和其他时期的水稻,应开展湿润灌溉或烤田作业,对没有意义的分叶进行有效控制。
3.5严格依照人机料法灌溉
其一,政府对广大稻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高水平节水型灌溉人才,工作人员节水兴趣低迷。同时,政府没有设立有关部门和配置专业人员,无法广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法;其二,对节水灌溉环境进行侯建,强化人们节水意识;其三,节水属于生产过程范畴,有必要完善灌溉配水网和配置高质设备仪器,并置办配套农业机械器具,加强生产紧密性,防止拖拖拉拉,为农业作业时间和耕种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其四,保证粮食稳产及高产,因地制宜,选种适宜的水稻品种;其五,树立生育全过程节水灌溉理念,始终采用节水灌溉方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农业部门生产对象为土地资源,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创造食品、工业原料。农田是种植的基础,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热等。水资源短缺情况下,我国十分重视农田灌溉问题。本文立足于实际情况,在探究农田灌溉用水相关内容和某地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了农田灌溉用水节水高产经济发展措施,希望能够缓和或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高效用水、粮食增产等目标,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