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
我在香港有过一年编剧导师生涯。
第一天上课,我就老实告诉学生,两班60人中,一半人毕业后根本不可能进电影圈,因为近年港产片减产,入行门槛提高了。可学院为赚取学费,录取学生的门槛越降越低,谁交得起那几万元学费,谁就能做电影人的梦。余下一半当中,再有一半人是进入电影圈或媒体6个月内便被淘汰。再过6个月,余下一半中的一半,也可能会选择自行离开。所以,最后能有七八个人生存下去,已经不错了。
同學们听我说完,非常沮丧。我本以为第二堂课就会见不到大家,可第二次上课,还剩下59人,算是个好现象。记得59位同学中,有一个小女生颇有灵气,文笔也不错。毕业后,她希望去投考香港一个电视台做编剧,我还特地为她写了封推荐信。她参加了面试,最后成功通过。
后来有一次碰到这个女生,我得知她并没进电视台工作,她找到了一份薪水比电视台要高的工作。我问她在做什么,她告诉我是做啤酒推销女郎。
推销啤酒这类靠姿色和以佣金计算报酬的工作,入职时的收入自然比初级编剧高。问题是,在电视台工作,将来有机会晋升为剧本编审,继而可能成为导演或监制。啤酒推销呢,能晋升成什么?高级啤酒推销?
我不介意学生当啤酒推销女郎,只是好奇,她为什么要花上4年时间念书,然后才决定投身啤酒推销女郎的行列呢?既然认为那份报酬比初级编剧优厚,为什么不省下4年时间,直接去做啤酒推销?为了此事,我对她颇有微词。其实我不生气,而是为她不懂选择人生方向而惋惜。
一年后,无意之中再碰到她,我才知道,她做啤酒推销女郎期间,有位客人拉着她喝酒猜拳,最后两人发展成情侣。男生的家人特别喜欢她。他们的情侣关系让男生生活稳定下来,于是家人鼓励他们买楼置业。为了表示爱和承诺,男生在房产证上写了二人的名字。那个小女生的博客,每天都在诉说当上业主的欢欣和愉悦。
我当日责怪她,是因为我把自己的想法放于真理的光明顶。其实,我无法提供正确的道路。要是她真的进了电视台,谁能保证她在一年后能当上业主,拥有自己的物业?我到今天还没有买楼呢。
现在,每当别的学院找我去当导师时,我都会想起这件事。它像烙印般提醒我,别强迫别人走你的路,因为没有一条路能够被重复,也没有一条路肯定可以通往成功,每个人都得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