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静
有人说:“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
一、课前预习培养兴趣立足课堂,借课外阅读助课堂教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小学生对读书对阅读不可能顷刻之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我们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作者等情况在揭题时提供多元信息,增加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可谓一举多得。
如学习《将相和》一文,可安排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篇章、学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指导学生阅读整篇著作。学习新课之前,安排学生阅读与课文的作者、背景、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出其不意地利用教材诱发学生潜能,使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探究与生成的过程,实现“由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变成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的转变。
二、找准切入点,在文本空白处拓展阅读深化课堂教学
在空白处补充,加深理解。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有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段:“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这样的“微笑”,“小手中还捏着一根小火柴”,这些细节,我想学生是很难体会出其中的真意。如果老师利用下面的诗歌让学生去读:每次点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 看到梦想?/她说你要勇敢 你要坚强/不要害怕 不要慌张/让你从此不必再流浪/妈妈牵着你的手回家/睡在温暖花开的天堂。学生要细细回味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天堂的渴望,而这样的“微笑”,“小手中還捏着一根小火柴”,这些细节更会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三、课堂收尾处做好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以内读促外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学习与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亦如此。阅读得以扩展,内涵才得以丰富,能力才得以提高。故此我们要有意识、有系统地把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面,让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达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某文体的课文,引导学生选读同类体裁的读物,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内容涉及祖国的万水千山,为我们描绘了令人神往的大自然景观,学完本组课文之后,我特意安排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搜集以前课本中或课外读物中的祖国风光读本,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本组课文主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和阅读分析能力。又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深秋的怀念》一课后,我推荐学生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我专门向学生们推荐了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在这种特殊的意境之中感受文本内容,继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门学问,它就像一只鸟,只有张开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两翼,才能振翅高飞。最后,我引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来总结观点,那就是——“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今后,我将进一步强化此观点,全面提升学生们的整体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