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新蓝海还是新挑战

2017-06-15 07:30杨帅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区块金融信息

杨帅

有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4月底,全球总共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19.47亿美元,在获投公司数量上中国共有61家,位列全球第二。

当前,区块链技术成为市场焦点话题之一,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计算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其应用实践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并逐步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而在中国,“区块链+金融”概念的深入,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

行业困境催生“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虚拟货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简单来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记账技术,它能让参与的各方在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安全性高、信息透明、高度自治性、数据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等特征。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体系不同,一般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专有链三类。

那么,“区块链+金融”为何而生?

金融服務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典型应用领域,由于该技术所拥有的高可靠性、简化流程、交易可追踪、节约成本、降低操作风险以及改善数据质量等特征,使其具备了重构金融业基础架构的潜力,能够解决行业发展的诸多痛点。

当前,金融行业发展仍面临部分现实困境。

例如,在支付结算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基础设施架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极大地增加了其对账、清算和结算的业务成本,同时涉及很多人工处理的环节,也容易出现操作风险。

在资产管理领域,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资产由不同的中介机构托管,权益确认不便、交易成本高企。

在证券领域,证券交易生命周期内的一系列流程耗时较长,增加了金融机构中后台的业务成本。

在用户身份识别领域,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用户数据难以实现高效交互,重复认证成本较高,间接带来了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使得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监管工作较难落到实处。

针对上述痛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可以在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效率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

例如,对于各类资产的管理,如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均可被整合进区块链中,成为链上数字资产,使得资产所有者无需通过各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发起交易。实现合约的自动执行,保证相关合约只在交易对手方之间可见,而对无关第三方保密,并通过相应机制确保其运行符合法律和监管框架。

针对支付结算过程,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或者某种“结算工具”的创设,与上文的链上数字资产对接,即可完成点对点的实时清算与结算,从而显著降低价值转移的成本,缩短清算、结算时间。

此外,针对客户识别(KYC)领域,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数字化身份信息的安全、可靠管理,在保证客户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客户识别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保险业应用例证

具体到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正逐步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和布局。2017年3月,上海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四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其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能直指保险征信的长期痛点。

区块链在投保、承保、理赔、客服等价值链环节,可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骗保、篡改原始病例虚假理赔、投保人客户信息流失被盗卖、保险赔偿金被冒领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

一是基于区块链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征,可确保数据交易的真实性,实现客户信息一致性管理,优化业务流程,解决销售误导、骗保骗赔等问题。

二是区块链开源、透明的特点,可构建以各保险机构为节点的联盟区块链,通过共识算法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实现行业数据在公司内部各业务环节、不同公司间(共保或再保)的跟进与共享,提高经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三是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理赔,提高理赔效率,降低索赔欺诈的概率。

四是构建行业的信用共享机制和安全体系,服务于反保险欺诈、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征信等领域。

热概念,冷思考

当然,在鼓励创新、探索前沿的同时也应看到,“区块链+金融”仍处早期研发和试水阶段,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仍需探索、完善。

首先,要认真审视区块链技术公认的“特点”。

例如,绝对的信息透明是否可能,是否会带来信息保护难题?基于区块链规则的“智能权责处理”与线下资产确权如何关联?各种账本维护者是否有道德风险?账本规模会否膨胀?交易费用与能耗是否会快速上升?

这些都需要认真审视。通过技术、金融、法律等跨界合作,共同识别并解决区块链的缺陷和不足,才能使得这一革命性技术具有更长远的生命力。

其次,区块链并非全新技术,而是多种成熟技术共用、衍生而成,须与其他技术(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云计算、机器学习、量子计算等)一起构成下一代金融业的基础。其应用价值将依赖于物联网、加密、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以及云存储、云计算的支撑。

“区块链+金融”应淡化“去中心化”,而强调分布式、弱中心特征。由此,才能有利于开拓新市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但这绝非颠覆性的,只是在广泛应用场景中带来链式和点状的优化。

再次,区块链创新监管需要“底线思维”。

在实践中,要推动区块链企业发展与合作,使得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有效支持。对于以区块链项目为名,实际却是非法集资活动、打着数字货币旗号的各类传销币、冒充区块链创业项目的高杠杆风险等违禁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同时,可以借鉴“监管沙箱”制度实践,给予“区块链+金融”适当的监管,平衡创新与风险的矛盾。

猜你喜欢
区块金融信息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订阅信息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展会信息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