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朋友出去吃饭,直到旁桌的两个人同时起身离开,我才意识到他们是一起来的。在差不多半小时里,他们表现的就和陌生人一样,女孩子在玩自拍,而男孩则在用手机阅读。我问我的朋友,他们是怎样不交流就能同步离开呢?朋友回答说,“他们很有可能是相互发短信告知对方可以起身走了。”
在中国,这种低头族现象更为显著,而且大众对这种现象的接受程度比西方国家高。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年龄在 16-24岁的中国年轻人中,87%的人每15分钟就会查一下微信或QQ消息。
微信是由中國科技巨头腾讯公司研发的APP,目前该应用拥有将近7亿用户。微信推出的语音消息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比文字消息小:也只有在中国你会看到人们对着手机说话,就像拿着对讲机一样,然后大声播放对方回复的语音消息。
因为应用程序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生活小助手,人们与手机的互动越来越多。微信和支付宝等多功能应用不仅拥有与Facebook和whatsapp类似的社交通信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人们不可或缺的服务,比如手机打车、支付天然气费用、预订电影票、网上购物等等。而且越来越多的服务可以在一个APP上实现。
微信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商业工具。腾讯的报告还显示:去年,大多数微信用户的微信联系人都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邮件已经被微信所取代;现代人们在工作沟通中都希望得到快速回复,并迅速采取行动—如果你太长时间没回复的话,你甚至会发现自己被对方删除了。
在网络上耗费如此之多的精力后,人们难以承受“离线”生活也就不足为奇了。最近一篇文章开玩笑地将“面瘫”列为“微信综合症”的症状之一。“人们在微信聊天的时候表现得很兴奋—发送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和符号—但其实他脸上一直只有一种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