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化”联动: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2017-06-15 14:58陆积峰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姚县委书记
创造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姚龙头企业农产品

陆积峰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姚县委书记

“七化”联动: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陆积峰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姚县委书记

大姚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全县山区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按照中央、省州党委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立足大姚的资源禀赋和基础,全县要实现如期脱贫摘帽、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特色化、规模化、组织化、科学化、市场化、品牌化、改革化“七化”联动,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有力支撑、优势所在、出路所在。

一、坚持特色化发展

“特色”就是“独有”,就是“魅力”。近年来,大姚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始终坚持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坚持走“一县一牌”“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发展核桃、花椒、蚕桑、中药材、魔芋、果蔬等特色农业,以三台、桂花为代表的核桃,以铁锁为代表的花椒,以石羊、金碧、新街为代表的蚕桑,以石羊、三岔河为代表的板栗,以赵家店为代表的杨梅,以桂花为代表的魔芋,以龙街为代表的果蔬,以六苴为代表的百合,以湾碧为代表的芒果等“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模式初具雏形。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要在供给侧寻求突破,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特色农产品。

一要树牢特色即优势的理念。一个地方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谋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持久的特色竞争优势。大姚必须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着力在特色化发展方面下功夫,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培强做大区域特色农业,真正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二要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大姚资源分布和区位状况,坚持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果蔬牌”,完善坝区、山区、半山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发挥产业样板的集聚示范效应。要在继续巩固发展壮大粮烟畜、核桃、花椒、蚕桑、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板栗、华山松、辣木、咖啡等,建设“特色经济林果基地”;发展蔬菜、百合、冬早蚕豆等,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发展樱桃、杨梅、芒果等,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充分利用金沙江、渔泡江、小水库、小塘坝等资源,发展“渔业养殖基地”。

三要完善特色农业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效益最佳的原则,按三产融合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调整,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通过信息化、标准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深度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坚持规模化经营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在规模,规模就是竞争力、影响力、话语权。大姚县通过多年持续打造,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201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4.67万吨;种植烤烟6.34万亩,实现产值2.34亿元;核桃面积162万亩,产量2.9万吨,产值达7.59亿元;花椒面积38.3万亩,产量达2064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州首位、全省前列;蚕桑面积8.12万亩,蚕茧产量达2073吨,蚕桑种植面积、养种量和产茧量继续保持全州第一,蚕茧质量步入全省一流行列;畜牧业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产值达11.4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4.3万亩。当前,全县农业规模种植、规模经营程度仍然不够、水平依然不高,针对农村存在的轻壮劳力短缺和土地撂荒等问题,要在集中土地资源、组织农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下功夫。

一要把土地集中起来。2016年,大姚县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引导农民流转土地2.4万亩,实现了部分区域按户连片耕种、减少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下步,要继续坚持在农村土地基本政策、保障群众利益前提下,尊重群众意愿、依法规范,通过土地合作、租赁、信托等方式把土地集中起来,把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流转结合起来,使土地在流转中增值,通过规模经营增效,增加农民来自土地的财产性净收入,增强农业经营效益。推行土地合作模式,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生产活动,获得经营收益。推行土地反租倒包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租赁土地使用权,付租金给农户,再发包给专业户、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经营。推行土地信托服务,设立土地信托服务中心、土地信托服务中转站开展农民土地信托事务,把农户自己不愿或无力耕种的土地有偿转让给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使用。2017年力争流转土地3万亩以上,集中打造百亩连片、千亩连片、甚至更大规模的现代农业基地,着力建设粮烟畜、核桃、花椒、蚕桑、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基地。

二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农户分散经营已经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把农业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适度、目标明确、机制完善、管理科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经营主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规模经营,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解决好一家一户做不了、干不好的问题,实现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

三、坚持组织化推进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力举措。通过多年持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县共有重点农业龙头企达24家,其中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有专业合作组织431个,会员20138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群众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龙头企业小、弱,合作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发挥作用不好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要坚持把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求突破。

一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要实施龙头企业跨越发展计划,采取县级领导挂钩帮扶、财政资金担保、协调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等惠企、利企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开展农业精准招商,主动对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合资合作,培育和引进一批上规模、有实力、带动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引导县内金沙林牧、齐和牧业、广益、利英、七彩丝绸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联合和协作,加快形成一批联系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小巨人”。力争2017年再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实现齐和牧业、仕华公司2户农业龙头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目标。

二要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健全组织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生产、统一服务、产品销售、对外联结等功能。引导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互相参股,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要围绕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桥梁和纽带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全县核桃、花椒、蚕桑、中药材、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建立起服务功能及带动能力强、内部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解决部分名存实亡的“空壳合作社”问题。2017年,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争取认定一批国家、省、州示范社。

三要培育专业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合人社、农业、扶贫、科技、党校、团委、妇联等培训资源,扎实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每年组织一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科技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培育一批规模经营户、科技示范户、营销专业户。2017年要开展培训1万人次,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97个。

四、坚持科学化生产

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化生产,建立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品质,依靠农业科技增强农业生产效益。大姚县在多年的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科技措施推广和使用,致力于在品种选育、科学种养、中耕管理、设施配套、生产加工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先后研究制定了大姚“核桃种植标准”“核桃提质增效十项技术标准”、花椒“六个一栽培技术标准”、蚕桑“五项核心技术标准”、蜂蜜“质量认定标准”等标准化措施。今后,在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要继续在科学化生产上下功夫。

一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筛选出适合县域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优质种系。积极运用计算机、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农业新科技,广泛推行节地栽培、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精准喷洒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年内要完成2.1万亩高效农业节水灌溉和2.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实用、高效的生态农作制度,开展“粮改饲”试点,收储青储饲料5万吨。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着重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两支队伍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科技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开发与经营,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选派科技特派员,强化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星创天地”。

二要提高农业科技装备和水平。改善农业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要加快引进推广适应山区、半山区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灵活型、实用型农业机械。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农机购买信贷扶持模式。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结构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扩大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健全农机服务网络,抓好农机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2017年要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6万元,实现农机总动力达2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达49%。

三要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的生命线。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探索、总结、制定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大姚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农药肥料使用标准、产品质量等生产标准,推进全县农业生产标准化,力争80%以上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全部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标准化,并努力在全省、全州范围内形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大姚标准”。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对实行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应用全面,生产效益好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奖励。依法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进行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强化农产品生产主体备案和生产记录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

五、坚持市场化运作

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只有盯住市场抓农业,认真研究产品价值实现问题,才能占领市场,赢得市场先机。

一要立足市场导向。推进大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遵循,认真研究市场,收集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脉搏,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比较优势,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

二要拓展销售渠道。高度重视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力度,培育县乡集贸市场和标准化农贸市场,形成一批辐射能力强、市场对接能力强的农产品、农资、畜禽交易市场,推行农超对接、农商对接。顺应“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依托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深入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启动建设县、乡、村3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行政村电子商务网点50个,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三要培育市场人才。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教育、农业、科技、人社、供销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对有从事农村经纪活动需求的人员及时开展引导培训,加大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大力培养农业信息经纪人、科技经纪人、信贷经纪人、集市经纪人,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穿针引线”。支持、鼓励、引导农村经纪人和农户走联合经营之路,采取“公司+经纪人+农户”“合作社+经纪人+市场”等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劳务、农业技术、农机作业、土地流转等新型经纪业务。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农村经纪人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观念,鼓励他们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与竞争。

六、坚持品牌化打造

质量是农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大姚县以实施品牌化战略为手段,不断提升大姚农业品牌价值。全县粮油、蔬菜、干果、畜产品、水产品等5个产地获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认定面积达97.5万亩。“大姚核桃”成功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殊荣,“中国核桃之乡”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锦亿”野生松茸干片、“映塔”小把粉丝、“滇星”蜂蜜核桃汁、“百草岭”硬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全县24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获得了13 个农产品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7个产品获“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4个商标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要继续实施知名农产品打造工程,加强政策引导,重视农业品牌打造培育、推荐营销和社会宣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农业商标和品牌,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

一要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要深入推进质量强县战略,树立“绿色”品牌意识,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社会宣传和管理使用,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全力打造“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千里彝山·大姚核桃”生态走廊建设,努力建成稳定安全的高原特色绿色农产品保障基地,安全可靠的大姚系列特色食品加工销售基地。重点打响“大姚核桃”“大姚花椒”“百草岭蜂蜜”等农业品牌。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品牌注册、培育、拓展、保护等手段创建自身品牌,把“三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申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不断强化措施,推进品牌创建工作,组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云南名牌农产品申报,争取4个龙头企业“三品一标”认证,开展15个商标品牌创建。对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一定资金奖励,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二要规范品牌使用。维护、使用、宣传已获得的商标和品牌,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申请和使用。鼓励金融机构向农业企业提供以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质押贷款。加强商标管理,防止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对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和“中国驰名商标”进行业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研究制定大姚核桃品牌使用的授权和监管办法,实行动态监管。

三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以互联网、电视台、报刊等媒体为平台,以车站、公路沿线为节点,构筑大姚农产品品牌宣传网络,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推介大姚农产品品牌,提高公众对大姚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扩大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通过举办农产品推介会,组织参加博览会、展销会、评奖评优活动,扩大大姚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

七、坚持改革化驱动

改革里有“化蛹为蝶”的秘密,更有乘势而上的动力。大姚县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创新创业机制,激活农业发展内生动能。

一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运用方式,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当前,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给农民颁发“土地身份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适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农村土地作为经济要素的完整功能。

二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以“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和便利化行动,把土地这个“命根子”变成“钱袋子”。按照试点先行、风险可控原则,稳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三资改革”和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块地”改革,真正让全县农村沉睡的“死资产”变为“活资金”,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培育发展村镇银行,鼓励发展服务“三农”的专业化小额贷款公司,多方式、多途径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拓宽“三农”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服务领域,鼓励引导保险业务和资源向农业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农民覆盖。

【大姚名片】

大姚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县城距省会昆明263公里,距州府楚雄118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4146平方公里,山区占81.7%,辖8镇4乡,总人口28.29万人,居住着汉、彝、回、傣、傈僳、苗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22万人,占35.8%,其中,彝族人口9.3万人,占32.7%。大姚县是全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47个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全省50个工业扶持重点县、全国首批命名的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全国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之一,进入201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享有中国核桃之乡、彝族药业之乡和彝族文化之乡的美誉。

大姚县百草岭风光

猜你喜欢
大姚龙头企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一个年轻媒婆的消亡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蜻蛉翼下展开的大姚(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