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对策分析

2017-06-14 09:20柳玉玲黄碧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6期

柳玉玲+黄碧丹

(闽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石狮 363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港口经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以宁德三都澳港区为例,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渔业经济与货运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港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实地调研、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和撰写研究报告四部分展开进程,深入研究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三都澳港区 港口经济 渔业经济 货运经济

一、宁德市三都澳港的基本情况

1.三都澳的地理位置

宁德市三都澳港区,包括城澳作业区、漳湾作业区、白马作业区等,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东南部,距离宁德市区有30千米,是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三都澳城澳港被认定为国家一类口岸,也是世界级天然深水港,并且可以停泊10至50万吨的轮船,轮船海面交货可全天候作业。三都澳港区地形口小腹大,是一个十分奇异的海湾,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海湖。三都澳港区的深水域面积以及航道水深都可与许多世界名港相媲美,不仅如此,三都澳还有避风良好、不冻不淤、码头施工便利等许多优点,被称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1]

2.三都澳的开港优势

(1)区位条件优势

在区位条件方面,三都澳港区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间,处于两个开放大港(福州港和北仑港)之间。在地理位置上三都澳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最近的出海口,随着宁德地区陆上交通的改善,三都澳将成为这些内陆省份重要的出海通道。

(2)自然条件优势

在自然条件方面,三都澳口排列着青山、斗帽、东安、横屿、鸡公山等岛屿,与沿岸山岭及岬角交错纵横,成为三都澳港区天然的屏障,挡住来自太平洋海域的狂风巨浪。[2]

二、宁德市港口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港口经济的概念

港口经济(Port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口航运、旅游、临港工业、商业贸易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港口经济是产业集群、流量经济、开放经济以及关联产业。港口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及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3]

2.宁德市港口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由于宁德市三都澳港区中三都澳码头以及城澳码头的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港区旅游经济与货运经济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发展,三都澳港区都受到交通、地形、经济等方面的限制,数十年来三都澳港区的经济发展都未有重大突破,而宁德市的港口经济也是停步不前。最重要的是三都澳港区一直以渔业经济为主,而港区渔业经济的无序发展,导致港区海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这一切也严重阻碍了宁德市港口经济的发展。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现有多个千吨级码头泊位,仓库面积约3055平方米,堆场面积约55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并配备40吨门机及35吨固定吊机各一台,16吨吊机2台,8吨吊机2台,3吨叉车5台;城澳作业区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工程在十多年前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并投入试生产,海岸线长192米,码头结构形式为高桩梁板式,前沿水深11.5米以上后方陆域47692㎡,其中集装箱堆场11057平方米,件杂货堆场10078平方米。当然,三都澳港区目前共有东冲口、三屿、三都、白马门、漳湾等5处锚地,锚地面积分别为283.5万平方米、306万平方米、426万平方米、40.7万平方米、43.8万平方米,总面积共1100万平方米。

目前宁德市港口经济主要以渔业经济和旅游经济为主,货运经济为辅,渔业经济是宁德市港口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占将近60%。

3.宁德市发展港口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渔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① 渔业项目建设用地、资金困难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及工业项目用地需求,渔业建设项目用地难、审批难情况普遍存在,制约渔业项目的发展,金融政策的影响,导致渔业企业融资困难。

② 海上養殖无序发展

由于《海域法》实施起步较晚,群众依法用海意识淡薄,我区海上水产养殖业出现无度、无序的现象。三都澳内现有网箱养殖达27多万箱,海上养殖趋于饱和,养殖密度过大,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

(2)货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 交通不便,货运经济发展缓慢

三都澳港区陆路交通不便,不利于货运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天然良港,三都澳港区拥有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但是其陆路交通却无法与海上交通相媲美,到目前为止三都澳港区的高速公路还没有规划成功。而货运业的发展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保证货物到达港口后可以及时的输送至目的地,也可保证游客的疏散往来。

② 地形问题,港口的建设严重影响货运经济的发展

三都澳港区地处东南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不利于港口库存仓库的建设。发展货运经济除了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外,港口库存仓库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三都澳港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港口库存仓库的建设问题成为本港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③ 经济落后,不利于港区货运业的发展

三都澳港区经济腹地狭小且经济落后,不利于货运经济的发展。三都澳港区的经济腹地主要包括了宁德市区,福安市,霞浦县三地,而且这三个地方的经济都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这一切往往都限制了三都澳港区货运经济的发展。[5]

(3)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① 三都澳海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三都澳港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限制了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由于过度开发,近年来,三都澳生态环境已遭受破坏。由于海上网箱养殖分布密集,海带、龙须菜等种植过度,都严重影响到港口所必需的航道,时刻威胁着港区交通运输安全,同时也威胁着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 三都澳港区旅游景点环境遭到污染

三都澳港区拥有三都岛、青山岛、东冲半岛、福海关遗址、中华畲族宫等多种特色旅游资源,近年来,由于港区旅游业的渐渐发展,游客的逐渐增多,使本港区旅游景点的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也是本港区的旅游经济遭到了冲击。

三、宁德市三都澳发展港口经济的对策建议

1.渔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

(1)加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优惠政策带动产业发展

由于渔业项目建设用地、资金困难,为此可以通过加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来保证项目用地紧张问题,并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带动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政府等部门加强与相关银行协调,给予渔业重点项目企业贷款扶持。

(2)加快网箱渔排升级改造,促进渔业养殖发展

由于渔业海上养殖的无序发展,为此可以加快海湾深水网箱养殖、陆基养殖的发展,同时利用渔业项目资金按规划布局发展全塑胶网箱养殖。同时也可改变“泡沫+木板”的传统渔排养殖模式,提出环保型“塑胶渔排”升级改造模式,力争在五年左右改造“三都澳旅游休闲娱乐区”内传统渔排10万口以上。

(3)打造渔业种业体系,完善渔业产业集聚区

以三都澳为中心,致力于培养优良种群,在巩固大黄鱼、香鱼、牡蛎等传统育苗的同时,着手于培育虎斑、鸟贼、黄姑鱼等20多个渔业新品种,争取年育苗10亿尾,成为全国重要的渔业苗种基地,也推动了渔业多元化发展。以沿海、岛屿育苗,海上塑胶网箱养殖,海产品分类、精深加工、贸易、物流为产业体系,推进以大黄鱼为主导的渔业产业集聚。加快建成以大黄鱼、海带、鲍鱼等优势品种为重点的万亩塑胶渔排养殖示范片区,稳固发展牡蛎、泥蚶等经济水产品养殖区。

(4)加大科技成果转换,打造沿海渔业产业带

创造条件吸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装备等高科技企业来三都澳港区投资,借鉴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工艺,引进深加工生产线,提升港区大黄鱼精深加工附加值。同时,鼓励本地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创建科技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力争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的水产品。

2.货运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府投资,加快港区交通建设

三都澳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天然良港,拥有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但是其陆路交通却无法与海上交通相媲美,到目前为止三都澳港区的高速公路还没有规划成功。而货运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保证货物到达港口后可以及时的输送至目的地,也可保证游客的疏散往来。所以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完善港区的交通建设。

(2)寻找有利地形,建设大型港口库存仓库

发展货运经济除了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外,港口库存仓库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三都澳港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港区仓库无法建设。所以需要寻找港区有利于建设港口仓库的地理位置,促进货运经济的发展。如三都澳港区中的漳湾码头,溪南码头,都可以建设大型的港口库存仓库,加快三都澳港区经济的发展。

(3)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

三都澳港区的经济腹地主要包括了宁德市区,福安市,霞浦县三地,而且这三个地方的经济都不发达,外来投资较少,而这一切往往都限制了三都澳港区港口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放开政策,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加快经济的发展。

3.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对渔排网箱进行升级改造,保护港区海域生态环境

由于过度开发以及渔排上渔民的各种生活垃圾,三都澳海域的生态环境已遭受严重的破坏,随处可见白色泡沫以及海漂垃圾。为了保护港区生态环境,提倡对渔排网箱进行升级改造,巩固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提倡文明旅游,保护旅游景点生态环境

由于港区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增多,使本港区旅游景点的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能让港区旅游经济得到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旅游。

四、三都澳港口經济的发展构想

当前,三都澳港口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实现三都澳港口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三都澳港区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1.开发三都澳地质公园

目前,三都澳港区有斗帽、青山、鸡公山等著名岛屿,还有上金贝、松岐村等国家级传统村落,同时也获批省级美丽乡村的称号,这些往往都有利于三都及城澳旅游服务中心的建成。为了三都澳地质公园的发展,未来三都澳港区可以着手建设斗帽4A级景区,建设青山、斗帽、鸡公山旅游服务中心,申报国家海岛生态修复项目。当然在面对资金困难时,港区负责人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寻求政府的支持,大力开发三都澳地质公园旅游产业,为三都澳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建设现代港道物流园区

近年来,三都及城澳港的经济有了小小的突破,但是三都澳港区的总体经济却未见突破。为了能利用三都澳港区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港区经济发展起来,三都政府应该启动港区22个码头泊位的整体连片开发项目,建设港区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港口物流园区。

3.提升“数字海上渔城”

三都澳港区是中国“大黄鱼之乡”。为了促进港区旅游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三都政府及全体三都渔民应该着力推进环保型、抗风浪的塑胶网箱养殖,建设海上养殖“数字渔场”,改变大黄鱼传统养殖模式,力争在五年内建成集生态养殖、自由垂钓、现代娱乐、休闲观光渔业于一体的“数字海上渔城”。

4.打造海上丝路博物馆小镇

三都澳港区在历史上是海上茶叶之路,闽东地区的茶叶通过本港区销往海外。目前三都澳港区中的三都岛依然保留着海上茶叶之路的遗址,为了让三都澳港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三都政府可以规划建设闽东茶叶博物馆、海上邮路博物馆、人文与宗教博物馆、海上渔业博物馆、海上茶乡休闲驿岛等,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共同开发三都澳港区生态文化旅游业,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三都澳港区的海上丝路博物馆小镇。

参考文献

[1] 郭建科,韩增林.中国海港空间效应[M].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2014(3):11-12.

[2]董洁霜.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5):123-125.

[3]宋昕,黄磊.基于RFID的港口商品车业务流程优化与系统应用设计[J].物流技术,2014(2):05-06.

[4]李南.港口民营化改革理论与政策[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0-21.

[5]郭伟.旅游开发原理与实务[J].青岛:青岛出版社,2014:36-39.

作者简介

柳玉玲(1990.06—),女,闽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学号:155041133

指导老师:黄碧丹 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