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写作教学初探

2017-06-14 17:44王丽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想象力文章作文

王丽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89-02

所谓创新作文,就是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约束,写出有新意、能张扬自己个性的文章。那么,创新作文教学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这里,我就自己对创新写作的一些认识作一点肤浅的阐述。

一、积累是创新写作的基础。

中国文学理论之集大成者刘勰,在他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谈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意思是说:积累学识来储藏珍宝,明辨事理来丰富才学,研究阅历来进行彻底的观察。他认为这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前提,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开端。知识积累既是创新的活水源头又是其最终归宿。若无丰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创新写作中,积累与创新可谓相铺相成,相映成辉。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做好知识积累工作。(1)凡遇到优美词句、名人名言、名人的典型事例,均须进行分门别类的摘抄或做卡片。(2)开辟班级剪报欄,重点剪贴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进人物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3)每天中午让学生集中阅读名著。(4)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手段,优化了知识积累,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备有一个摘抄本,一天积累一个项目,即一个成语,一首名诗,一则名言,一个精美片段,推荐一篇好文章,前四项需要背诵,定期检查,每周集中批阅,并不定期举行背诵比赛,这种比赛,既是对学生积累情况的检阅,又能对学生积累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积累知识的兴趣。

二、要加强思想方面的培养。

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立意求异。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的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或写作中一味地模仿别人的文章。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方面的积累。

第一,要鼓励学生“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吸取名人的思想精华。第二,随笔、札记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种训练方式。我们语文老师要抓住“随”的特征,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随时”摘抄下来,把脑中闪现的思想火花“随时”形成文字。真正做到“随”字,长期如此坚持下来,学生便构建了一个用之不竭的思想素材库。第三,以辩论赛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展现自己的独特思想,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想别人之未想,发别人所未发。那么,其创意不就出来了,创新便不再是一纸空谈了。

三、追求语言的真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最好的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可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作文抄袭、仿作、套作等假作文比比皆是,仍有大多学生的作文无病呻吟者多,真情实感者少。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

作文就是要说真话诉真情,以“吾手写吾心”。而要做到敢于说真话,诉真情,一方面在于教师的不断鼓励和理论引导;另一方面还是实践。

四、培养各种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是一种能力,但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如果没有其他能力做基础,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挖掘。因此,培养其他各种能力是创新的前提。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一)培育想象能力,拓宽思维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因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对培养创新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训练方式有:〈1〉假设作文:即假设某种情境,凭借生活逻辑,展开想象,如《唐僧取经回来之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2〉幻想作文:如科幻小说等。〈3〉续写:如《皇帝的新装》、《项链》等都可以续写。〈4〉扩写:一首诗、一段话、一篇短文都可以扩写。〈5〉联想作文:如将书包、皮球、袜子几个互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学生编一个小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每一种艺术都是一个棋盘,应当深入钻研,去找寻新的棋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培养创新思维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创作灵泉,使学生创新写作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想象力文章作文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