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蓉
摘 要: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在我国现有的高校管理模式以及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似是固定的模式,但是就制度本身来讲存在着改革与创新的内在要求,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推进。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改革目标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03-02
引言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也由原来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逐渐的理性化。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高校办学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所以收支平衡依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如何强化财务管理,依然是高校经济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资本的运作在逐渐扩大,经济活动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改进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仍然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通过管理制度、管理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对财务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实现进行分析。
一、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学校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学校内部经济活动的根本,受到发展目标的制约。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有以前的封闭式改为开放式,管理目标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依然是收支平衡,由于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教育成本也越来越高,竞争风险逐渐加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给高校财务管理增大了压力,与此同时也丰富了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是高校的内在给定性,财务收支平衡就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随着自主办学的规模逐渐扩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与办学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高效财务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转变管理观念势在必行,要把效绩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中来,不但要追求社会效益,而且要追求经济效益。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1.预算目标。任何项目都要做好前期预算,有目标地进行发展。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是高校经济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预算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高校需要制定预算管理体制以及预算执行比例指标,实行盈余预算,有效地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预算安排提供依据,财务管理部门对资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系统的预算。
2.收入形式比较单一。虽然目前高校的收入较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从单一的财政拨款演变到由财政补贴、事业收入等多种预算的形式。现在的高等院校是一个容量很大的经济实体,拥有的资源也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仅仅有这几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负担起自己的使命,突破常规模式,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与企业紧密地结合到一起,逐渐减小高校财政方面的依赖程度。
3.缺乏评价指标。高等教育的规模在逐渐地扩大,可控制资源也在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了高校融入社会的进程,高校的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高校的财务分析指标中不包括事业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效果方面的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不够健全,忽视财务分析,没有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高校的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影响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高等教育的出资人大部分为国家,国家掌握着高校的净资产,但是国家并没有要求偿还,也不会分享经济上的效益,国家会把这些资产都交给学校来管理、分配。而高校财务控制制度并不完善,一般情况下只对财政资金进行控制,各项来往款项的审批不够健全,有时会出现长期拖欠的现象,财务控制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也不够强,对重大资产项目没有充分的论证,使对外投资的决策失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损失,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财务预算方面不完善。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任务。在高校的财务管理预算中,往往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式,使得学校的资金在各个部门分配不均匀,导致了一些急需资金的部门由于资金短缺而失去发展的机会。高校在财务预算方面,缺少相应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对经费的预算无法给出准确的分析,甚至有些高校没有预算计划,随意地增加开支标准,导致年终总结时对资金的流向无法正确地核对。
3.财务人员缺乏管理意识。高校的财务工作一般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基础核算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高校对财务管理部门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高,只是懂得会计基本工作程序的人员。随着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办学经费不单单有政府支持,还有其他的融资方式,资金的筹集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会计工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收支核算。由于财务人员的素质基础较低,所以不能在重大经营或投资工作中给出正确的决策依据,缺乏风险意识,不考虑到高校运营的实际情况,不能够发挥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造成高校财务资金缺失,使得资金运营出现一些弊端和漏洞,影响了高校资金的运行,阻碍教育工作的发展。
4.運行机制不够健全。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一般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存在着统一领导与财权的分配矛盾。目前,高校的财务统一领导寻在着极端问题,财经纪律不够严谨,追求小集体利益,过分地重视领导的权利,产生了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现象。学校的财权掌握在校长和中层领导手中,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是没有建立经济责任制度,在审批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没有承担支出效果,最后把责任都落到财务人员身上,与高校实际的经济活动相背离,对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造成了很大影响。
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1.确定资金的需求量。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首先要合理的确定资金的需求量,如果资金的需求量确定得过多,就会造成资金的沉淀,资金量需求过少,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短缺。高校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无论运用那种方式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都应该首先预算资金的需求量,使得资金的筹集和支出相对平衡。资金的筹集要适时,提前获取要承担多余的资金成本,滞后筹集会丧失投资的机会。所以,资金的筹集要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计算好不同方案下的标准离差,科学地对资金进行筹集,避免资金的决策失误。
2.加强投资决策管理。投资决策在财务管理中处于中心环节,主要是把所筹集的资金分布在各项资产的占用形态上,形成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要考虑的是如何进行资金周转,怎样用同样的资金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获得同样的利润占用较少的资金。在资金管理中,满足高校交易性动机,加快应收款回笼,在保证信用的前提下推迟应付款支付。在固定资产方面,要选用合适的折旧政策,因为固定资产的投资相对比较大,变现的能力差,所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围绕如何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来进行,以净现值的指标为主导,制定合理的折旧政策。折旧政策影响着企业的筹资、现金流通以及投资和分配,所以高校在财务管理上要加强投资决策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运用。
3.提高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高校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有高水平的财务人员,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廉政建设,重视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道德观念,及时地对观念和知识进行更新和改革,提高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培养,适应财务工作环境。只有综合素质整体的提高,充分地运用会计知识,才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高校财务部门要重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更新观念,积极努力创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4.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设,要确立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树立群众观念,在校长的带动下,使党政各部门共同参与,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职工在开源增收、堵漏节支中的积极性,促进高校事业的稳定发展,树立市场经济观念。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应对风险的能力,遵循高校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住资源的经济属性,通过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明确高校发展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把财务管理与高校的顺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使得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落到实处。
结语
一个优良的财务管理制度,要符合高校教育机制的有效运行,就如同高校教育机制的添加剂,能够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改革与创新在高校的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财务机制的管理,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在良好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将高校的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王仕会.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和实现[J].北方经贸,2014,(6).
[2] 周平華.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思路的探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4).
[3] 黄兰霞.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4] 周宇霞.探究新时期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5,(7).
[5] 张小军.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其实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
[责任编辑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