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2017-06-14 22:20张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内容

张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既未能体现出二者的统一,甚至还出现对二者的误读。这些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本文即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惯常采取的“拓展”“朗读”等方式上展开论述。

有的老师注重知识内容的拓展,这无可非议,但对“拓展”的内容缺乏界定,表现出一种课题教学中的随意性。看似知识延伸有深度,富含人文性,实际上既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也让学生无法把握重难点。

如在教学《锦瑟》(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谈及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也可介绍其他著名的无题诗,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去体会这类诗歌的特点及内涵,这样的拓展是很好的,可说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但如果大量介绍则未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课堂内容及时间的安排;或者在《锦瑟》的主题上对每一种观点都进行前期详细的介绍则显得没有必要。这样的拓展既让学生不知何从下手,自己也失去了调动学生比较赏析的机会。

因此,对于课堂知识的拓展应该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放得出去,收得回来。教师应该明确,拓展只是在某个教学点上的发散,是为了在内容上获得更充分的理解,开拓视野,但鉴于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老师在拓展后应有明晰的语言唤回学生的思维关注点,回归课堂、教材本体上来;二是在内容的拓展上应有充分的准备,不能随意联想延伸,想到哪里是哪里;三是在内容上的拓展要有重点,有选择,要紧扣授课内容,同时在拓展的内容中再另生枝节。

其次,我们过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往往弱化朗读。在新课标及其他一些教育理论的呼唤下,我們开始重新审视高中语文朗读的作用,审视语言涵咏中语文的魅力。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不过由于理解的深浅,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曾听过两位老师上同一篇《师说》的公开课,同样是将“朗读”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但表现形式及教学效果却是大有不同。

一位老师在利用幻灯片将一些相关内容介绍完之后,就进入了朗读环节。他采取了学生默读、齐读,教师范读,学生反馈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高。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之中缺少几个重要的支撑点:一是学生朗读的不足未能指出,二是教师范读的要领未能明确,三是学生缺少研读细品的时间。这样下来,课堂貌似互动,其实恰恰缺少“授人以渔”的支撑,朗读对于学生而言,只是老师课堂上的一个形式而不具备迁移的可能,只是就读而读。相反,另一位老师在背景知识等方面的教授并无大的变化,但在朗读这一环节上则下足了功夫。这位老师先是让一个大组学生朗读,然后自己范读了一遍,让其他同学比较二者的区别,然后老师又把自己这样读的理由阐述了一番,又刻意地把自己认为该停顿的长与短、轻重音等慢慢演绎了一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细细体会、实践,最后让未曾朗读过的学生齐声朗读了一遍,让刚才朗读过的学生来听效果、作比较。整堂课朗读的效果前后对比十分显著,学生在朗读的情感、停顿、语气、抑扬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很好地达到了“通过朗读这一‘能力与方法增强对古文的涵咏体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改的探究式、交互式学习的理念。因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诵”对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意义,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采用录音放读、教师范读、精彩选读和赛读等多种朗诵方式,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参与中体会情感,帮助理解;又以情动人,涵咏语言的音乐美,真正体会语言文学的艺术韵味,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能看课堂上老师是否“博学”,不要只看课堂是否热闹,学生的活动形式是否多样化,而要看目标是否明确及实现的方式是否紧扣语文教学本身。

我们不能否认,拓展性的语文能更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能起到辅助作用,能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但如何选择,把握好“度”,如何适当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这一切都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工具性人文内容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